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商学院 > 正文
 

20 30和40创业进行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7日 09:13 新京报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自己的一份事业,许多朋友都渴望发现某种巨大的市场空隙大干一番。20岁的激情,30岁的精干,40岁的成熟,创业之路其实是我们的成长之路。然而成功不可复制,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拥有的资源不一样,经历和成就也就不一样,对于成功这件事,是不能够与别人相比的。相比昨天、相比去年,你进步了,实现了自己的心愿,那么你就成功了。

  

2030和40创业进行时
漫画/鲁嘉

  

2030和40创业进行时

  [20]李刚:每天卖掉1200套服装可能吗?

  年龄:25岁 职务:公务员

  创业经历:准备投入20万元资金正在考察女性服装、饰品市场

  “我刚毕业,资金少,加上朋友的资金才有十几万。

  在这样的资金规模下,我考察了服装、快餐、高级巧克力和咖啡外卖后,现在我决定做饰品和服装零售,定位是18岁-35岁的年轻女性。”参加工作两年的李刚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想出人头地,而且一定要出人头地。但是当公务员得等上好多年,能不能有结果,还未必自己说了算。

  所以我现在就要创业,把财富掌握在自己手里。”李刚开始想在商场里设立柜台,考察后发现,商场的收费项目很多:第一,商场是统一结算的,每个月商场都要从商家的总收入中提成。

  按照柜台的位置和大小,商场一般的提成率是27% -35%,再加上7%的税。第二,商家要交付商场管理费、水电费,另外,节假日还要交赞助费。第三,如果是小品牌进大型商场的话,要缴纳5000-30000元的进场费。不但如此,商场每月还会进行排名,收入靠后的品牌,很有可能会被清理出场。

  李刚算了笔账:假设在商场里每月要有1万元的纯利润,那么每月至少要有6万元的收入,相当于每天要卖出8-10套服装。换个角度再考虑,商场一般都会有3-4层是销售服装的,每层大概会有50个品牌,如果每个柜台一天卖出8套衣服的话,那么一个商场每天至少要卖掉1200套———这可能吗?况且比起初期投入的资金,在商场里面的回报率太低,这个生意就不值得做了。

  李刚接着考察专卖店。

  在深圳,直接出租的商铺很少,一般都是转租的,中间商会加收2-3万,甚至十几万的转手费。前段时间他看好一个店铺,全新的,位置非常好,邻近一些大型超市和商场。房东将房子交给中介出价300元/平米/月,他去跟中介谈,价格杀到了260元/平米/月,但还是比他能接受的底线高一些。他回去仔细想了一晚,不甘心错过这么好的店铺,咬咬牙认了。然而当他第二天准备去找中介签合同时,却被告知已经被租出去了,价格是280元/平米/月。“就一天的工夫,这么好的机会就没了。竞争真的是很激烈。”“现在看来,十几万元根本搞不定。我现在想再找一位合伙人,”李刚说,“我年轻,不怕输。”

  [30]光耀:十四个月拿到第一单

  年龄:33

  职务:私企老总

  创业经历:公务员下海启动资金10万元代理韩国综丝产品

  “说实话,如果当初想到创业会这么难的话,我是不会下海的,”光耀说,“那时候只能用无知者无畏来形容。”两年前,光耀在国务院下属机关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天,他的师兄带着一项韩国的新发明“塑料综丝”来找他。光耀的师兄拿到了这种产品的中国代理权,并给光耀提供了十万元启动资金。光耀要做的是———辞职下海,然后寻找客户。

  光耀的师兄之所以看好这项发明,是因为综丝是纺织生产中必用的配件,现在用的综丝是钢制的,在南方的湿润的空气里,容易腐蚀、生锈。塑料综丝不仅避免了这些弊端,而且成本降了三分之一。光耀带着综丝来到了苏州,江浙一带的纺织企业多。但是,这些企业对这种新产品都持谨慎态度:因为布的好坏与综丝的质量直接挂钩,而且综丝的上机费就要2万到3万元,江浙一带的纺织厂多为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他们不敢轻易尝试,更不敢直接大批量上马。

  这时候光耀的心里很没底。一是自己已经失去了稳定的工作,没有收入;二是花着师兄投资的钱,却开拓不出来市场。他只能一家一家地说服厂家先免费试用,当过了一个月,发现没有起毛、断丝等情况再谈购买。然而,把综丝放在机器上试验的时候,才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强度不够,不到一个月就断了;硬度不够,抗变异能力不行;强度、硬度够了,再成型又成了问题。整整一年的时间,光耀都在处理技术上的问题。

  创业后的第十四个月,2005年年底,光耀接到了第一单。“虽然第一笔生意只有10万根,才2万块钱,却让我见到了希望”,光耀说。目前,已经有十家企业购买了他的综丝,他的公司平均每月已经有20万元款项的进账。

  “做事业一定要腿勤、嘴勤,心态要放好,我的成功纯粹是‘熬’出来的。”光耀说。

  [40]殷伟宏:赔了四千万,我曾想跳楼

  年龄:37岁

  职务:某钢铁公司总裁

  创业经历:服装、炒楼、钢铁贸易

  “我曾差一点就跳楼,”殷伟宏永远不会忘记当年的惨痛经历。从1990年开始,21岁的殷伟宏开始创业。一次,他去到哈尔滨出差,发现北方人对名牌衣服非常热衷,而那时,南方到北京的服装生意还很冷清。于是他与一位在东莞的同学合伙做服装贴牌生意,两年里净赚200万元,淘到他的第一桶金。

  1992年的邓小平南巡,带动了南方改革开放的进程,房地产市场随之火爆起来。殷伟宏带着初期积累的200万元投到惠州房地产市场。开始时是炒地皮,依靠朋友给他的信息,他一次性将资金全部投入,购买一块5元/㎡的地皮,然后于一星期后卖给一家工厂,净赚400万元。

  “那时每天七八点的时候,与地产圈的朋友在一起喝茶,互相交流地产信息,谈生意,有时一晚上会卖出上千万的楼花。”当时他地皮、楼花一起炒,将地皮以每平米几块钱的价格买入,再以百倍的价格卖出;整栋地买入楼花,12层的楼房,一层四户,每户大概90平米,他会以500-600元/㎡的价格买入,再以3000元/㎡的价格卖出。

  为了把地产生意做得更大,他向银行贷款,前后共贷过2000万元。

  1993年4月,中央开始宏观调控,9月,银根紧缩。“炒房产的公司本来就是垫资做的,这时候却贷不到一分钱。”到了11月,他手上的几栋楼花降到100元/㎡都没人要,而之前贷款的银行和借钱的朋友又找上门来催债。

  公司被迫宣告彻底破产,他所有的东西几乎都被用来抵债。———在房地产投机中殷伟宏赔了4000万元。

  一无所有的殷伟宏回到老家,在两个多月里,一直把自己关在家中,整天痛哭。一位远在美国的朋友专程来探望他,给了他两种选择:要么跳楼,要么振作。慢慢地,他想开了,并决定从头再来。

  从1996年开始,国内钢铁市场日渐萧条,做过钢铁贸易的殷伟宏仔细分析市场后发现,普通的钢材市场已经饱和,而特种钢材还鲜有厂家生产。通过别人给他的信息,他了解到市场上有少量的电池原料钢材的需求,而大厂家做的是每月上千吨的普通钢,不肯为每月几十吨的小订单投入生产。殷伟宏看准了这个市场缺口,1997在香港成立了一家钢铁贸易公司。因为这种特种钢的生产需要深度冲压和特殊工艺,殷伟宏从日本和韩国等地进口特种钢材,再转卖给国内的需求厂家,现在年销售额达2.5亿元人民币。

  谈起创业的艰辛,他认为有两点是最困难的:一是信用,二是勤奋。

  本版采写实习生 张羽飞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