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良被骗和追账的故事,是许多追讨欠款的中国企业的一个缩影
文/本刊记者 王娜
与3月份时相比,杨志良就像换了一个人。
“欠了我10万美元的货款就失踪了,钱收不回来,公司的生产都成问题,这半年时间就像是一场噩梦。” 他焦虑的对《法人》说。
杨是浙江义乌一家外贸服装公司的总经理,今年3月,一位自诩为高博士的人闯入了他的生活,就是这位高博士让杨志良感受到了“财神爷”的临幸,也让他的噩梦就此开始。
陷阱
2005年3月的一个广交会上,杨志良与高博士相遇。
高博士,自称是江苏徐州人,在德国念的大学,之后去了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并在那有一家自己的外贸公司。“阿布扎比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最大的一个,那里有绝美的风光,有时间你一定要去。”杨志良对高博士的话仍然记忆犹新。
之后的两天里,两人很快熟识,杨志良对这位高博士也是极尽地主之谊,他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去阿布扎比观光“绝美风光”,而是感觉到一股财富的力量正向他袭来。“高博士跟我说他来参加广交会就是为了寻找合作伙伴的,我们当时谈得很好,并很快签了一个3万美元的单子,同时将以后的合作做了一个简单的规划。”杨志良陷入回忆中。
虽然第一笔单子金额不大,但是杨志良已然嗅到了之后的发展前景。通过几天的接触,杨觉得高博士在阿布扎比是个“能耐人”,因为高博士的电话簿里有许多商界名流的号码,他经常打一些高级别的商务电话。
很快,这笔3万美元的单子就完成了,杨志良发货,高博士按照合约在货到一个星期后付款,正当合法的贸易往来。
不久,两人的第二笔买卖在这种愉快的合作氛围下迅速开始了。5月中旬,高博士给杨志良打来电话,称上次发来的那批裤子销路非常好,这次再要1万条。“1万条裤子,价值10万美元,这个数目对于我们公司来是比较大的,我当时有些犹豫,就问他可不可以先付30%的定金。谁知高博士突然很生气的说,老杨啊,你也太不信任人了,我要是骗你,第一单就不给你钱了,再说,咱都是中国人,我好意思骗你吗。我一想也是,第一单合作的挺好的,也不想失去这个客户,就答应了。”杨志良说起当时的情形直摇头,“哎,太信任他了。”
就是这种信任和对客户过分迁就的心理,让杨志良掉入了别人精心布局的陷阱里。
追债
“在裤子生产的过程中,高博士打了好几个电话来催货,说有客户急着要。我这边赶紧加班加点地生产,之后又急忙把货物空运过去,真是做到仁至义尽了。”杨志良想到这些仍然耿耿于怀。
之后,杨志良给高博士打去了电话,高博士称货已经收到了,两人在电话中寒暄了几句,都没有提货款的事。一转眼,10天过去了,高博士那边仍然没有任何动静,杨志良有点坐不住了,毕竟10万美元不是个小数目。于是,他给高博士拨去了电话,“我那天就坐在办公室给高博士拨了一天的电话,可是任凭怎么拨都没人接,当时脑子里真的是一片空白。”
第二天一大早,杨志良起床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继续给高博士打电话,不过,他这次换了一个电话拨过去,拨了几次之后,终于有人接听了,不过,这回接电话的不是高博士,“对方说了一堆我连听都听不懂的话,我当时也顾不了别的了,对着电话喊要姓高的接电话。就这样僵持了差不多一分钟,对方把电话给挂了。”杨志良说着说着情绪有些激动。
之后的几天,杨志良说自己急的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每天坚持往阿布扎比打电话,通过各种途径查高博士的相关情况,“这人就是一个大骗子,说自己有一家外贸公司,实际上就是一家皮包公司。”杨很气愤。
就这么又过去了两个多月,突然有一天,高博士接电话了,杨志良的怒火顿时就上来了,他对着电话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可谁知高博士冷冷的抛出了一句:你的货全是次品,卖都卖不出去。“这真是可笑,是次品你就把货发回来,我给你重做啊,这就是故意设套的诈骗。”杨志良的言语中都是无奈。
之后,这位高博士又失踪了。“我真的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能要回来这10万美元货款,只怪自己太疏忽。找几个人去把他打一顿,领几个员工去阿布扎比静坐,真是什么损招都想了,但自己毕竟是正经生意人,这些招数也就想想罢了。当然,我还想到了打官司,但是打这种官司程序复杂、费用高,赢了官司也不代表钱就可以要回来。”杨志良对《法人》说。
9月下旬的时候,杨志良听朋友介绍说现在有专门的信用管理公司可以替企业追账,他马上找到了这家公司,“我现在主要的工作就是协助信用管理公司追账,尽量多地提供有利资料,希望能把钱追回来。”杨志良没有放弃希望。
在私营企业异常活跃的浙江省,对外贸易也得到了快速、持续的增长,浙江省外经贸厅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浙江省出口总额为581.6亿美元,按照2004年中国海外应收账款欠账率4%来计算,浙江省外贸企业一年被欠账款至少高达23亿美元。这成了不少浙江企业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时遇到的一个新难题。
而杨志良遇到的情况在浙江省也屡见不鲜,“每个季度我都能接到上百个电话,既有来诉苦的,又有请求帮忙讨债的。”浙江省公平贸易局张局长说,“有人开玩笑说,我们都可以成立跨国讨债公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