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战略管理 > 新浪财经管理专栏_中国人力资源网 > 正文
 

影响2004年中国企业实践的十大管理思想(1)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09日 10:59 新浪财经

  庞亚辉 叶秉喜

  2004年,各种管理思想在中国得到空前的传播,管理大师们亦以“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架势乐此不彼地到中国兜售和演绎其管理思想。那么,在诸多的管理思想中又有哪些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对本年度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的企业又从哪些管理理念中获得了什么样的收获?同时又有哪些管理理念需要中国的企业进行反思呢?

  故此,本刊并邀请上海卓跃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推出这组“影响2004中国企业实践的十大管理思想”,并奉献给广大的读者,以积极协助中国的经理人和企业家更好地推动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与管理创新。

  继任者计划

  近些年来,以GE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让位,新CEO伊梅尔特成功主政为代表,有计划有条理地为组织寻找最高执行长官的继任者的思理论在西方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并在实际执行中趋于成熟。关于继任者计划的实施主要有两个类型:一是,观察家族(或者小私有)企业并从继承者中寻找继任者的方法。此种方法需要防范,第一在位者(创始人)没有预计到自己的突然去世,第二他没有能够很好地与其次子或其他直系亲属沟通,在他死后或者退休后只能有一个最高执行官。二是,观察大型公共企业寻找最高执行长官的方法。以上两种继任者计划的实施已经有了共识,即把选择继任者的问题留到最后一分钟是不明智的,任何未来的最高执行长官都需要进行培养。毕竟,当责任的接力棒从一个人手中传给另一个人时,它需要有一个交接的过程和时期。

  就企业实施的情况来看,卓跃咨询认为,目前的继任者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外来者,领导风格完全与以前的不同;二是外部的局内人,有的人很了解这个公司,但实际上却并不为该公司工作;三是经过比赛取赢家,内部候选人公开地与其他内部候选人进行对比,并竞争职位;四是老板的“宠臣”,候选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现任最高执行长官及其机构一手提拔,并着手培养。

  中国企业实践思考:继任者计划是一套培育各级领导的流程工具,国内企业虽然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和摸索也在考虑各个层级的接班人计划,但通常没有形成规范和顺畅的流程和制度,更多的是盲人摸象凭感觉。尤其在04年中国企业发生了诸多企业家的“突然退休”和企业家的意外身亡事件,使得这些企业突然发现自己没有一个足够能力来掌舵并引领该企业继续奔跑的领军人,更使中国企业家的继任者计划的缺失异常凸显,也同时推动了企业界和经济理论界对企业继任者计划的探讨。

  那么,中国的企业该如何顺利建立企业的接班人梯队呢?其实,培育企业的各级领导人,应与企业整体经营策略紧密结合,因为随着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市场地位在不断地演变,需要与此相匹配的企业的领导能力的变化和提升。简单地说,整个企业继任者培育过程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步骤:第一,理清企业经营策略与长短期目标;第二,根据企业的经营策略,判断现有领导人的品质与知识结构及领导人必须具备的哪些能力,并由此可能达成的企业目标;第三,找出哪些人是企业的未来关键人才,锁定成功潜力最高的人选,投入较多的资源加以栽培。

  竞争战略

  作为哈佛商学院的教授和竞争战略理论的权威,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可称作“可能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对于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在产业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其经典著作《竞争战略》中,波特提出了行业结构分析模型,即“五力模型”认为,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这五大竞争驱动力,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并同时指出公司战略的核心,应在于选择正确的行业,以及行业中最具有吸引力的竞争位置。迈克尔•波特还提出了“三种通用战略”,包括成本领先、差异化和专注化,说明由于企业资源的限制,往往难以同时追求一个以上的战略目标。

  波特战略理论被视为80年代主流的战略理论,而在今天这种商业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其理论在某些方面已经不太适合管理实践的需求。如他的战略观念将现有的产业结构视为既定,较少考虑产业变革以及相应如何建立长期竞争优势方面没有论述。正因为他假设的产业结构是比较确定的,“五力模型”很难用来分析迅速变化或前景不确定的某些行业。电信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标准的不断变化、政府管制政策的调整,使得产业充满不确定性,很难再用波特的框架预测行业的竞争格局。

  中国企业实践思考:波特今年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继续兜售他的竞争战略,他也与诸多中国国内企业家进行了多角度的对话。实际上,中国企业家已经非常善于以低成本的方式进行竞争。中国企业在成本方面的固有优势和以低成本方式为主的竞争手段,已使得在某些行业中国内的产品价格决定了其在全球的价格。正如波特指出的那样,成本领先战略的主要风险之一就来自于后来者的模仿。而出于国外企业技术的垄断性和中国企业缺乏技术的创新性等原因,中国企业目前大多处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附加价值比较低的制造环节,企业的模仿者过多,产品与服务过于同质化,从而形成无奈的竞争格局。成本竞争的苦果使很多企业家认识到需要新的竞争方式,如产品、技术或者经营模式创新来提高盈利能力与水平。而波特04年的中国之行则为这类战略提供了系统化、深入化的思考方式,阐述了企业应该在哪些点上建立竞争力,对于经营实践具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对于中国管理实践者而言,波特战略理论的意义更多在于阐明了企业战略性思考的重要性。企业经营并不仅仅具有杰克•韦尔奇所说的勇气就已足够,中国企业家缺的不是勇气,而是大胆决策前的谨慎思考,怎样选择最有利的战场、时机和方式进行出击。

  走动式管理

  走动式管理,被称之为MBWA,它有时也被叫作漫步管理(management by wandering about)或四处走管理(management by walking)。MBWA通常包括下列几点:

    人员通常花时间在他们的部门走动。而且能够参与即时的讨论。

  个人在组织内部建立熟人联络制度。

  咖啡时间或者午餐时间会产生很多聊天的机会,在公司走廊里也是如此。

  管理人员离开他们的办公桌,开始和单独的员工交谈。

  管理大师杜拉克在1990年发表的《走动式管理——向外走!》(Manage by Walking Around-Outside!)一文中这样说道:“大约40年前,我第一次建议高层‘在周围走动’,即走出办公室,去和公司内的其他人交谈。当时这是正确的建议,现在这样做就错了,是对经理人最稀缺资源的浪费。因为现在我们知道如何使信息在组织内上传。依赖走动式管理会使经理人产生虚假的安全感:它使他们相信拥有信息,而其实他们知道的不过是下属想让他们听到的。而现在正确的建议是,经理人应向外走动式管理。” 所谓“向外走”,就是到公司的客户那里去,到供应商那里去,到投资者那里去,到政府那里去,甚至是到竞争对手那里去,并且要有意愿和勇气,到国外去走走。在杜拉克看来,美国人斯隆(Alfred P. Sloan)能够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把通用汽车建设成为世界第一的汽车制造公司,实际上是靠和顾客一起工作干出来的。他每三个月就有一次从公司总部所在地底特律市消失,而且不告诉任何人他要去往何方,第二天他会出现在其他城市的经销商面前,做过自我介绍之后,请求经销商同意他作为销售人员或者助理服务经理,工作两三天。然后在同样的那个星期,到另外两个城市,以同样的方式为另外两家经销商工作。这样,到下个周一,他回到公司,就以便条的方式,发布他所了解到的顾客行为变化、顾客对经销商的服务以及公司向经销商所提供服务的偏好变化、市场趋势和汽车款式变化趋势的信息。

  中国企业实践思考:娃哈哈的宗庆后一年有200多天在市场上进行走动,拜访经销商,而今年刚受到成长瓶颈制约的联想少帅杨元庆也是频繁地去拜访经销商,格兰仕的梁庆德“德叔万里行”亦被传为佳话。张瑞敏也应当是中国企业领导人实行走动式管理的典型代表了。张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拉近与客户乃至用户的距离。他不但去大商场、大连锁,也到国外,比如在日本去日本的商场,与柜长、店长交流。显然“走动式管理”在国外经历过实质性内容转变之后,在中国的优秀企业里已经得到了较为良好地贯彻。

  不过,我们在看到这些优秀的企业实行走动式管理的同时,还必须看到还有不少问题存在着:一,很多企业家往往还很封闭,根本不实行“向外走”的做法。二、很多企业员工认为“向外走”是企业老板一个人的事情。实际上,只有向外走的观念渗透到企业的文化中,才有可能培养出良好的团队和融洽的文化氛围,才可能整体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公司为实现相互匹配的战略目标而形成的一种紧密的合作关系。自从美国管理学者罗杰•内格尔和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提出的“战略营销联盟”后,联盟概念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界人士的认同,成为现代企业加强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合作关系涉及一个长期的承诺,而不仅仅是为一个问题提供短期解决办法,比如如出现临时性生产问题时,需自外部采购零部件。战略联盟具有运作高效,机动灵活,关系松散,边界模糊等特点。战略联盟的形态可以分为横行联盟和纵向联盟两大类,具体的表现形式有:合资、合作,联合研究与开发,定牌生产,特许经营,相互持股等。战略联盟之价值驱动则是:创造规模经济,增强企业实力;迅速获得新技术;进入战略市场,扩大市场份额;降低风险;打破贸易壁垒,进入国外市场;获得低成本生产能力,或能充分利用剩余生产能力,达到降低综合成本的目的。

  战略联盟未来的发展趋势:

  1、从强弱联合的互补型联盟发展为强强合作的竞争型联盟;

  2、从产品联盟发展为以技术合作为主要内容的知识联盟;

  3、从线性的联盟链发展为立体的联盟网络;

  4、从“硬约束”的实体联盟发展为“软约束”的虚拟联盟。

  中国企业实践思考:2004年中国企业在建立战略联盟的步伐明显加快,归纳起来,卓跃咨询认为主要呈现这样几种状态:一是中外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比如创维与日本公司爱普生的联盟;二是行业内企业的战略联盟,比如今年的EVD阵营,以及最近的数字电视联盟;三是企业间业务互补型的联盟,比如长虹与中远等企业的联盟,等等。实际上,未来对中国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与跨国公司的的合作。与以前的互补性联盟不同,未来会有更多与竞争对手的联盟案例产生,也就是所谓的“竞合(竞争合作)关系”。

  经过多年自由的市场竞争,不少行业已经逐步发展成熟,市场亦趋于饱和,每个竞争者想从对手中抢食点市场份额越发困难,企业间就需要通过联盟共同把市场做大,形成“多赢”格局。不过中国本土企业要想在国际联盟中受益,前提是需要搞清楚未来的国际合作伙伴奉行的是“全球战略”还是“全球-地方”战略。此外需要将品牌或分销权等重要的无形资产纳入长期保护范畴考虑。人们经常把联盟比作婚姻,但一个成功的联盟不一定要长期存在下去。成功的标准不是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是双方合作的基础和意欲达成的目的。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