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财商危机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6日 13:35 《数字商业时代》

  两年股指翻两番,几千万人赚翻了天!

  股神巴菲特30%的年收益率都被嗤之以鼻,

  50%的回报才勉强够及格!

  但,

  论起财商(财富观、赚钱和驾御金钱的能力,

  以及应对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心态),

  却还差得远!

  选题策划:尹生 丁凯

  采访·撰文:丁凯

  设计:桂颖

  摄影:楼晓宁

  统筹编辑:尹生

  智力支持:北京展恒理财顾问有限公司

  零点研究集团

  “5·30以来,我已经渐渐放弃了之前的很多习惯。之前,我每天对上班充满期待,而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看

大盘走势和我那几只股票的行情,适时选择交易时机。那些日子,我感到自己就像一个深度烟客,对股市上了瘾,而且不能自拔—尽管我知道这会影响到工作—而现在,我感到的是疲乏,对股市和工作都失去兴趣。”

  这是一个中国网友留在自己博客里的一段话。他的前后习惯与心情的变化,或许只代表一部分极其敏感的人,但却对过去一年多普通中国股民的生活给出了一个典型的白描。

  5月30日,受中国财政部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上调至3‰的影响,当天,沪指下跌281点,跌幅6.5%,深成指下跌829点,跌幅6.16%,创下单日历史最大下跌点数。之后短短几天之内,一些股民就跌去了一年所积累下来的利润,有些股民甚至出现了巨额亏损。沪深两市投资者日新增开户数,从之前的30多万,一路下滑到6月26日的12万多。整个证券市场弥漫在焦躁和失落感之中。

  这样的情景与这之前的一年多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从去年年初开始,在结束了持续近4年的熊市后,中国股市两大股指便一路猛涨,在今年的5月9日上证综指史无前例地突破4000点大关,股市的成交量也创纪录地达到3800多亿元,这一成交额甚至比亚洲其他数十个国家当天的成交总和还多。结果是,在过去的两年中,上证综指累计翻了两番,而仅在5月9日之前的半年左右时间,就翻了一番。投资者的回报预期也水涨船高。去年下半年刚刚开始时,10%、20%的收益率就能换来周围人的艳羡目光,但是到了此时,30%的收益率也常常被人嗤之以鼻,50%的收益率只能证明你拥有大众智商。

  以5月8日为例,这天中国A股市场上的1727家上市公司中,有1467家上涨,其中148家涨停;B股市场更上演疯狂劲舞,除13只停牌外,85只个股涨停,没有涨停的那一只也上涨了4.76%。

  “两相对比,态度完全不同,这充分说明中国投资者还缺乏应付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能力和心态,也就是说尽管在过去一年的牛市中赚了不少钱,但整体的财商水平还很低。”一家国内大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Jack Niu说。

  刚刚担任AMD大中华区副总裁的吴世雄,在比较了美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内地历史上的类似情形后,也有同感,“我想,这样的情况说明,我们在财商水准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在财商认识方面存在很大的误区。”

  最早参与将财商读物《富爸爸,穷爸爸》引入中国的朱鹰则认为,中国目前的情形还只能说是赚钱一流,财商三流:“理财首先要建立在完整的财商教育基础之上,只有人们认识到财富的本质,才能消除恐惧,驾驭金钱而不是相反。在疯狂的牛市中,即便是猴子都能赚钱,这并不代表财商水平高。”

  全民投资时代来了

  但财商依然属于初级

  《富爸爸,穷爸爸》在中国的流行可以说是中国人财商的一次启蒙。

  这本书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作者罗伯特·清崎讲述他的两位长者的故事,其中穷爸爸是身为大学教授的生父,富爸爸是善于投资理财的朋友的父亲,这两人人生观、金钱价值观、投资理念截然不同,以及最终生活方式、财务状况的不同结局。

  尽管这本书被一些西方媒体认为没有多少新意,无非是强调了一些基本的财商概念,比如分清资产与负债,从容面对个人财富的变化,不要做金钱的奴隶,要让金钱为我们工作,等等,但却在全球引发一股财商潮流,并被一些人认为是根本转变中国人传统价值观、金钱观、人生观的书。这本书在2000年9月在内地上市以来,正版销量估计已超过500万册。

  豆瓣网友“山河大地”在BBS上留言道:“从小,我父亲就教育我,要好好读书。没人曾经告诉我,投资是什么。看了这本书之后,我甚至觉得,过去那么多年活得有点冤了。不过现在还不晚。”

  2001年前后,朱鹰和合作伙伴成立了一家专门的财商培训机构。经过近6年的摸索后,他将财商定义为“认识和掌控财富与金钱本质及其运行规律的智慧与能力”,而“认识”先于“掌控,具体来说又包括财富观、智商、情商、社交商、德商、在逆境中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等。

  “眼下的炒股热潮往往让人联想到人性的贪婪和恐惧,恐惧恰恰是因为人们不知道金钱和财富的本质,不知道金钱与财富是怎样创造出来的,人们既渴望金钱,又害怕失去金钱,恐惧和贪婪因此而滋生。”他分析道。

  他认为,眼下中国公众在正确的财富观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最常见的例证是中国多个行业的著名品牌在被外资收购之后变得不死不活,或者被彻底封存,尤其是日化行业的一些例子。我们往往只认为钱就是财富,十年之后才明白品牌也是财富,但为时已晚。”

  在他看来,财商水平实际上包含“道”与“术”两个层面,在缺乏正确的财富观,“道”的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同时,一般人在纯粹理财能力的“术”的层面也存在严重的偏差和缺陷。在高收入与中低收入群体中,这一状况同样不容乐观。

  而现在个人投资时代的突然到来,让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变得迫切起来。

  自从去年初以来,几乎所有的人都被直接或间接卷入到一场被国内外媒体广泛称之为的“全民投资”浪潮中来。从学生、老师,到餐厅老板和服务员,到公务员警察,再到普通上班族、农民。5月8日,西安一家寺庙的和尚释常兴也到当地证券公司开户开始买股票,“把炒股看成跟自己皈依佛门前在家里卖苹果一样”,结果引发了社会热烈讨论。

  人数还在上升。据统计,到5月份,沪深两市账户总数突破1亿大关,其中,有超过2660万户是从2006年以来新增的,而且直到让这位博客“对股市和工作都失去兴趣”的5·30股市暴跌发生之前,两市日新增开户数已经很长一段时间维持在30万以上。

  一时之间,中国人的生活彻底被股票或基金的话题所包围:摊主忙着通过电话讨论股市行情,而对站在旁边等着付款的你充耳不闻;都市报的头版尽是各种关于财富的故事,比如夫妻俩转让餐馆成为职业股民,大学生毕业不找工作在家炒股成百万富翁,10岁小学生炒股赚到自己的学费,14年老股民经历起伏8000元变4亿元,等等。

  四川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在上证综指突破4200点之后,曾随机调查了1070位已经炒股的股民和930位目前尚未炒股的非股民,结果表明,近七成的股民表示股票投资的盈利在50%以下,而只有不到20%的股民是亏损的,其中盈利在50%以下的占69.2%,盈利在50~100%和100~200%的均有6.5%,有1.9%盈利的超过200%。相比之下,随处可见的“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提醒,似乎成为一句大笑话。

  低财商表征一:

  不知基金股票为何物

  北京最大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北京展恒理财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展恒理财”),曾针对超过5000位投资额100万人民币以上的“富人”做过一份调查,调查针对被访者的理财认知程度、金钱焦虑程度、风险承受能力等。

  结果显示,富人们(净资产投资额100万人民币以上)对理财知识不懂或者略懂的竟占到75%以上,只有8%的人对理财比较在行。此外,能区分“投资”和“理财”定义的人只占50%,而能完整区分各类金融投资工具优劣的只占20%,有自己详尽的终生理财规划的只有5%不到。

  “有意思的是,虽然只有8%的人对理财比较在行,但自认为对理财很在行的富人高达30%。可见,在当下闭着眼睛投资就能赚钱的牛市,许多富人对自己的投资水平深信不疑,对自己的理财现状盲目乐观。”展恒理财研究总监刘明军说。

  基金经理Jack Niu也向记者埋怨,“现在相当一部分人,即使买了基金,也不知道基金是什么”。

  四川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调查结果也显示,股龄在1年的新股民占1/5,而非常了解股票知识的较少;而在非股民中,近80%今年仍不会入市,主要原因是“不懂股票”,调查还表明,只有4.7%的股民认为自己对股票知识“非常了解”,“比较了解”的有14%,“基本了解”的股民占60.7%,另有20.6%的股民表示“不太了解”。

  与此形成呼应的是,有关股票基本知识的书籍或网络大受欢迎。今年以来,一个名为“带头大哥777”的网易博客由于具体预测大盘点位和个股价格“超准”,迅速受到众多股民的追捧,开博不到3月点击突破900万,接过了娱乐明星徐静蕾的“中国第一博”桂冠。

  据分析,“5·30”以来的股市大跌,损失最大的就是新股民,因为他们只相信自己必是赢家,结果前期让他们赚大钱的题材股如今成了重灾区,一连几个跌停是常事。

  实际上,中国人进入股市和基市的相对比例仍然不高,很多人对于投资和理财甚至还处于观望或无知状态。尽管沪深两市账户总数已经突破1亿大关,但新时代证券分析师温桂生认为,“账户总数突破1亿户,并不代表有1亿人参与炒股。就个人投资者而言,往往一个人同时开立沪深两个账户,还有部分投资者同时开立A股、B股和基金账户。这样算下来,真正投资股市的个人可能不足5000万。”

  四川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调查也显示,在930名目前尚未炒股的调查者中,有52.7%的人不知道目前的股市十分火爆,有34.4%和12.9%的人表示“知道”和“知道一些”。在问及今年是否会投资股市时,有79.6%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会”,只有5.4%的人表示会投资股票,另有15.1%的人表示“不一定”。近1/3的人不炒股是因为“不懂股票”。

  低财商表征二:

  暴发和投机心理让宏观调控也失效

  Jack Niu认为,财商低与当前中国人的整体经济实力有关,由于总的投入就不多,投机心理严重,总是追求暴富,而一个理性的市场达到10%~20%的投资回报就已经相当可观了。在购买基金一部分资产数额大的人,实际上追求的保值。众所周知,被尊为股神的巴菲特年均收益率仅为30%左右。

  结果是,短线操作普遍。四川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调查表明,炒长线的股民较少而炒短线的较多,炒长线的股民只有9.6%,而有23.4%和32.7%的股民炒中线和短线,其比重均大大高于炒长线,另有34.6%的股民长线、短线、中线都炒。

  在这些心理的推动下,中国政府的一系列旨在为股市降温的宏观调整政策,在5月30日之前也几乎失效。今年以来,中国央行先后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或利率。但最初一直收效甚微,以至于5月6日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发出了“泡沫警告”,紧接着5月18日又剑出三招,同时推出上调利率、准备金率以及扩大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的组合拳。但在紧接着的一个交易日,市场似乎没有做出应声下跌的回应,反而至收盘时上证指数上涨41.97点,涨1.04%,深圳成指大涨169.1点,涨幅1.4%。

  “2月27日和5月30日大跌,再一次证明中国股市的参与者需要入市风险再教育和正确的投资方法指导。股市就是不断和人性的贪和恐惧做斗争的场所。”周佛郎教授在一篇发表在《经济参考报》上的文章中写道。

  面对这一切,吴世雄想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台湾的股灾。那场股灾爆发之前和现在的情形非常相像,台湾当时也几乎是全民炒股,学生、计程车司机、僧侣都加入炒股的行列。

  “应该吸取香港跟台湾的教训,中国人赌性较强。在国外很少看到这种迹象。现在在内地,人们常常把基金当成炒股。这样做风险很高。”吴世雄说。

  实际上,随着中国越来越融入全球化,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个人投资者面临的风险都在增加。正如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为最新一期《财经》杂志《十年回望亚洲金融危机》专刊所做序言中写道:“亚洲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遭遇危机的经济在经济全球化时未能管理好自己的风险。今天,经济一体化已经使各国处于高度相互依存的世界中,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绝缘体’,不受外界影响。”

  10年前的那场金融危机如在眼前。1997年7月2日凌晨四点半,泰国央行宣布放弃实施了十多年的盯住美元政策,开始自由浮动,泰铢对美元当即贬值15%以上,从而拉开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序幕。当时中国由于金融体系相对封闭,且应对措施及时,得以从这场危机中幸免。

  财商“贫富差距”之一:

  自信与“信他”

  展恒理财的调查也表明,高的财商往往意味着在中长期内更高的回报,尽管整体上中国人的财商水平仍然偏低,但在一般人和富裕阶层之间的财商差距已经开始呈现出来。刘明军认为,他们的整体财商水准已经与普通公众拉开距离,已经成为相对而言的高财商群体,这是由于其往往具有比普通百姓周期更长、更加完整的商业实践经验。

  朱鹰则认为,在知识、观念和行为这三个财商的构成要素中,中国的财富阶层在知识水平上未必明显占有优势,其与普通公众表现出的财商差异主要集中在观念和由此引发的行为方面。

  首先,高财商群体更倾向于相信第三方理财顾问。从展恒理财的调查可以看出,超过六成的富人对理财顾问有信赖感和忠诚度。而由招商银行与零点集团共同进行的“中国都市高收入群体(指金融资产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年收入不低于20万元人民币的人群)金葵花理财指数报告”也显示了类似的结论,高收入群体在理财建议方面的首选征询对象中排名靠前的是配偶(超过40%)、专家(20%左右)和朋友(5%~20%左右)。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金融研究总监、资深合伙人张朋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高收入群体相对于普通百姓更容易获得理财专家的帮助。

  “理财的专业化外包是一个趋势,现在中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总倾向于认为自己知道股票明天的涨落。但事实就像一枚硬币一样,在落地之前,你永远不知道是正面还是反面。”朱鹰做了这样的展望。他认为,对于个人而言,这种做法在降低风险的同时,还有效解放了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个人生活的自由度。比如“金葵花指数2004年终期报告”中,按照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把高收入阶层划分为时尚型、事业型、家庭型和精明型,其中家庭型最为注重家庭幸福,而他们也是最乐于听取理财专家建议的人群。

  另外,专家也认为,第三方理财除了能让投资者更容易地享受投资高收益和轻松的理财生活,也大大降低了金融危机的发生几率。在英国,1.1万家理财顾问公司和2.6万名独立金融理财顾问(IFA)的操盘也使得该国的金融体系更加稳定。

  财商“贫富差距”之二:

  保守与冒进

  事实上,调查还表明,高财商阶层往往较常人具有更加深重的危机感,而且他们投资的目的保值的成分胜于增值的成分。

  今年3月,零点集团发布的《中国都市高收入群体综合理财指数报告》中,综合了自2003年起对中国高收入群体(金融资产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个人年收入不低于20万元人民币)的连续监测,其结果显示,自2003年至2005年终,高收入群体实际投入程度最高的前三种投资品种分别是保险、子女教育基金和房地产。

  “这种情况突出显示了高收入群体比普通人群拥有更为强烈的危机和忧患意识。”张朋说。

  吴世雄也自言在个人投资方面是一个“超级保守派”。“我最好的几个朋友里面,个人投资的行为都比较保守,相对来说(他们)会找一些自己熟悉的领域。我们都做IT,也往往会选择相关领域的公司股票,并十分看重公司治理的水平。而且我一般都是决定买一只股票后,看业绩不错就会放在那里很久,甚至一年半载都不动,除非感觉这个公司的业绩明显不佳的时候才会放。在这个方面我比较念旧,比较容易从一而终(笑),不太经常换手。”

  Jack Niu认为,根据在对风险的恐惧以及个人不被金钱驾驭的自由程度方面两个群体的不同境遇,可以理解为何在股市中习惯快进快出,频繁进行交易的初级投资者为何花费了更多的心血和经历,获得的收益却不及轻松自如的高财商群体。

  他进一步认为,随着各种理财工具被逐渐认识,以及个人经济实力的提升,投资也会逐步倾向于保守和理性。

  职业投资两不误

  组织与个人皆大欢喜

  但无论如何,这场个人投资的洪流将新的管理难题带到了所有组织的面前。

  一家中国网站曾经就上班炒股做过一次调查,结果表明,在接受调查的16710人中,有86.43%的人称自己会在工作时间看股市信息或行情,其中54.84%的人承认上班时随时、一天不限次数地看股市信息和行情,32.08%的人每天看1小时,13.08%的人每天看3小时以上。

  对此,一些机构采取的措施是“镇压”。温州12名公务员就因上班炒股而受到处罚,关于严禁职员上班炒股的新闻也不时见诸报端,比如在银行、公安等领域。但也有一些公司在“疏导”上各显神通。一家电脑公司则采取将员工的炒股资金收起来,由专门的财务人员带为炒股。而一家咨询公司甚至从每天的工作时间中拨出一个小时,集中让员工炒股。

  “与其让员工在上班时或下班后偷偷摸摸瞎琢磨,还不如公开给他们一些规范的信息,让他们做个人投资时更加容易,而在你用公开的态度处理之后,员工自己也是有原则的,会处理好工作与投资的关系。”Tony说。他是一家著名外企的中层主管,他正与公司的工会主席一起谋划选择一家境外个人投资业务较为全面和成熟的机构合作,对员工进行适度的理财培训。

  在Tony看来,投资与职业两不误,不断让职业增值,才是克服未来的不确定和风险最佳途径。尽管已经是一个10年股龄的老股民,他从炒股赚的钱也早就超过职业,但他始终将职业的发展放在主要位置上。

  面对股市的狂热正在迫使越来越多的人放弃或者轻视正当职业,朱鹰认为,这恰恰是缺乏理性财富观的表现,实际上职业规划也是一种泛理财的概念,牛市终将过去,而良好的职业发展是持续创造财富的发动机。实际上,高财商群体往往处于投资、职业发展鱼与熊掌兼得的状态。“但在现今社会上,人们仍然只把金钱视为财富。”

  美联储前主席沃克尔曾经说:“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每一次危机,都能发现贪婪、恐惧和狂妄自大这三大因素。这些因素都足以再次产生未来的国际金融危机。”

  要克服这三个因素,有时理性可能不一定管用,只有教训才能让它们回到常轨上来。Jack Niu感觉到,眼下的挫折,或许对广大刚刚开始懵懂理财的新入市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股市一下跌,基金就上涨,而基金是成熟市场的主流。”他说。在“5·30”后的第二天,基金的开户数达到了449421户,而这一数字前一个交易日还停留在76552户。

  但有很多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再也找不到自我。“当时在台湾有很多人,为了炒股把工作都辞掉了,作专职股民,然后他们会发现自己再也回复不了往日的宁静,在这种异常的股市波动之下,最可怕的是人的价值观的彻底改变。”吴世雄感慨道。

  商机

  财商淘金人

  对个人而言属于减分项目的低财商,在富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和个人那里,却成为绝对的加分点。

  采访·撰文=丁凯

  对个人而言属于减分项目的低财商,在富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和个人那里,却成为绝对的加分点。正与公司工会主席一道遴选适合的金融机构,以便为员工进行涉及财商整体框架培训的Tony ,就用行动鼓励那些有志于在财商方面淘金的创业者。

  “我们公司的员工对于金融机构和理财公司来讲,不是金矿至少也是银矿。”Tony说,他初步选定了花旗银行,因为“相对于国内机构,它更注重提供完整的财富观念、经济框架和经济基础知识。”

  实际上,上个世纪90年代,花旗银行就是因为注意到个人银行的客户金融知识水平普遍提高,因而着力拓展整合型的个人银行服务,并因此在金融巨头中独树一帜,从而在这个领域奠定了持久的竞争优势。

  一些敏感的国内和境外金融机构,也开始行动。他们不再拘泥于个人理财业务本身,而是专注于提供对客户及其子女的财商培训。前不久,花旗银行通过推出漫画书和同名话剧的形式开启国内儿童理财教育业务,其亲子账户还可为小客户提供各类增值教育服务。

  渣打银行也不甘示弱。最近,它推出了一个以提高青少年财商教育为目的的项目,取名为“未来商业领袖训练营”,面向其个人优先理财客户的子女,开展包括“小小企业家”、“金融小神童”、“投资银行基础进阶”、“企业银行融资漫谈”、“事业生涯尽早规划”、“国际商务礼仪入门”等主题的夏令营活动,并在其中贯穿慈善主题。

  “将国际化、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入中国,对于帮助中国公众正确认识对子女的财商教育,使自己的子女不但成为物质上的富有者,更成为精神上的富有者有着重要的意义。”渣打银行的一位发言人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解释。

  相比之下,中国内地的金融机构就显得棋后一招,虽然也面向小客户推出了相应的服务,比如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民生银行等,但仍主要是在理财领域。

  财商培训机构也已先行一步。朱鹰是中国第一批CFT(注册财商培训师)中的一员,在他6年前开展财商培训教育时,还要花费很大精力向人们解释这门课程的价值和科目设置,而今天仅在互联网上,我们就可以搜索到大把财商培训机构,朱鹰此时主讲的报价2180元/人的财商培训课程也变得炙手可热。

  朱鹰坚信,以提升普通百姓整体财商水平的“个人成长产业”即将在中国兴起。这个产业将涌现一批以作家、培训师、演讲家以及出版发行公司、培训机构,而其主要产品形态将是图书、音像制品、大型聚会等等。

  但各种各样提供理财服务的公司和个人可能才是最明显而直接的财商商机。“从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来说,知识听取投资理财专家的意见还不够,由投资专家来为高收入群体进行家庭财富管理,为他们打理家庭财富规划,使得高收入群体有更多的时间和经历为社会和自己创造财富才是最终的目标。”零点集团董事长袁岳认为。

  但这些公司中的绝大部分目前仍处于同质竞争状态,能否及时树立自己的核心

竞争力,是他们未来分享商机能力的关键。北京展恒理财顾问有限公司在成为北京最大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前,已经在市场上默默耕耘了数年。

  “要在这个市场长期做下去,必须实事求是,而不是只管使尽各种诱人的投资回报保障来圈客户,但最后让客户大失所望,这样是做不久的。必须选择自己的客户,并努力将他们的预期调整到合理的位置。”展恒理财总经理闫振杰说。据他介绍,在过去一两年中,有大量的第三方理财公司最后消失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