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胜阻:新型城镇化绿色突围

2013年08月16日 10:08  《能源评论》 

  文|辜胜阻[微博]

  近期,通过对河北廊坊、邯郸、邢台等地的考察,我发现,城镇化发展的最大潜力在县城。县城是中国农村行政、生产、流通、交通、服务中心,他们是城市之“尾”,但却是农村城镇之“首”。我国县城经过第一次城镇化已经有较好的产业和基础设施基础,依托县城发展城镇化可以突破城市建设、安排就业所需的资金限制以及城镇化所需的交通和通信条件限制,且与周边农村地区联系更为紧密,可以解决农业劳动力进城的适应性问题,还可以减轻农民工进城体现的“候鸟型”、“钟摆式”特点对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

  把县城建设成有吸引力的中小城市,既有利于避免过分分散的城镇化造成的土地浪费、污染难以治理的“农村病”,也能避免过度发展大城市造成的“城市病”。目前,全国有几千个县市,城镇化要依托县城,做大县城,实现均衡发展,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和特色产业奠定城镇化的产业基础,实现农村转移人口职业的非农化、生活方式的市民化和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依托县城推进就地城镇化,一要进一步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工以创业带动就业,引导新的创业浪潮;二要通过培训提高农民工创业能力,并着力保障农民工创业资本供给,要降低创业门槛和创业成本,创建各类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使更多的打工者成为创业者;三要推进城镇安居工程建设,完善多层次城镇住房市场体系,让转移人口住有所居;四要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合理承接产业转移,培育新兴产业,形成有当地特色的产业基础。

  此外,城镇化发展要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着力构筑环中心城市经济圈和区域城市群。

  据统计,东京首都经济圈经济总量大概占日本的1/3,韩国的首尔经济圈约占2/3。但是,与之相比,我国京津冀经济圈的经济总量则只有全国的11%。这说明,我国的环中心城市经济圈和区域经济群的发展潜力还很大。以后,不要光想着如何通过周边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来缓解中心城市巨大的人口压力,更需要充分发挥核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特别是县城的辐射带动作用。

  推进城镇化,还要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应加大无污染的知识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力度。地方政府要用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调整产业结构,淘汰高污染的落后产能,走绿色城镇化之路。要根据区域生态安全及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有效提升城镇化的空间环境品质,建立起由“绿屏 绿环 绿廊 绿道”组成的区域生态格局。

   文章来源:《能源评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190名日本国会议员今日参拜靖国神社
  • 体育U14国足负东帝汶 恒大国脚规定涉嫌违法
  • 娱乐日本知名男优将引退 号称曾床战8000女优
  • 财经杭州经适房上市交易 增值部分55%归政府
  • 科技中移动称收到中电信租4G网要求
  • 博客日本天皇靠什么说服全体国民投降?
  • 读书上海书展:唐骏正面回应学历门事件
  • 教育学区房价疯涨:10年前总价不够买1平米
  • 罗天昊:投资补课并非中西部突围良方
  • 冉学东:被绑架的人民币汇率
  • 西向东:日本车占领美国市场(图)
  • 叶檀:中国的身份特权养老制
  • 刘杉:民间集资应合法化
  • 刘杉:电商将颠覆房地产格局
  • 苏鑫:房地产调控还将继续
  • 谢作诗:高房价的原因
  • 郎咸平:中国经济之痛 鬼城与地方债
  • 徐斌:美联储决定中国经济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