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了资本过剩新时代

2013年07月11日 17:33  《经济》杂志 

  中国进入了资本过剩新时代

  文/赵振华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处于资本短缺、劳动力和土地过剩时代。过去,各个地方招商引资打出的都是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低甚至零地价招牌,用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来吸引资本,而且很奏效,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而这两年,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劳动力和土地越来越短缺而资本则越来越过剩。中国进入了资本过剩时代。

  从劳动力要素来看,近两年,我国劳动力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趋势。劳动力价格上涨就意味着供不应求,因为劳动力市场与普通商品市场一样遵循的是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的一般规律。从土地要素供给来看,东部不少地方已经无地可供,土地价格翻番地涨,不少地区都提出了腾笼换鸟战略。从资本要素来看,则由过去的绝对短缺变为相对过剩,标志有三:一是由招商引资到选商选资。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资本处于严重短缺状态,招商引资实质引的就是资本,而且不加区分地有商就招,有资就引。而现在不少地区招商引资出现了一个新趋势,这就是选商选资。其选择的标准,一个是污染企业不再受欢迎,被不少地区拒之门外,另一个是小商不再受欢迎,而是招大商,有的地区规定的单个项目的最低限额已经超过了数亿元。二是有钱无处投。前些日子在调研时发现,无论是国有企业也好,民营企业也罢,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就是有钱没地方投,不少企业家为资金找不到出路而犯愁。此前,只要有钱,投下去就挣钱,因为商品短缺;而今,钱多为患,处处都是“不差钱”;此前,到处是商机,到处是“蓝海”,缺的是资金,而今,苦于觅不到商机,到处是“红海”。三是银行储蓄存款余额越来越多,到去年底各类存款余额已经突破90万亿,接近于GDP的2倍,特别是炒房团、炒煤团、炒蒜团、炒绿豆团等投机资本如幽灵般地不断出没于市场,都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资本供大于求的现象。

  根据生产要素供求关系变化的新趋势,特别是资本供大于求的新态势,必须有相应的策略来应对,我看出路有二:一是要扬长避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将过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密集、信息密集型产业。产业结构升级就意味着要消耗大量资本,因为无论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还是信息密集,都需要巨额投资。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是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带动产品创新,以产品创新带动市场创新,以市场创新带动消费需求升级。只有技术创新才能实现将竞争由无比激烈的红海领域转向没有竞争起码是竞争不那么激烈的蓝海领域。二是将过去由出口产品为主转向出口“资本”为主,简而言之就是走出去到海外寻找新的商机,因为,毕竟还有更多的国家缺少资本。虽然,过去也有资本走出去,但规模比较小,投资比较分散,特别是缺乏对投资国法律和风俗习惯的了解和把握,导致投资失败的为数不少。要解决这一问题,特别是要减少走出去企业包括信息搜寻成本在内的交易成本,较好的办法是在国外建立“中国园区”,所有到某一个国家投资的企业主要是制造业都集中在一个园区内,就如苏州的新加坡工业园一样。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陕西神木否认财政巨亏 雷正西未调离
  • 体育蔡振华动员国足 国脚:宁被打死不能吓死
  • 娱乐教授:李天一强奸陪酒女危害小 遭驳斥
  • 财经新华社记者实名举报华润董事长宋林
  • 科技中国网民规模5.91亿 手机网民4.64亿
  • 博客花总:上海外滩最低调的奢华酒店(图)
  • 读书惊心动魄:林彪专机副驾驶为何没上逃机
  • 教育猫鼠游戏:老师绘考场座位作弊风险图
  • 陶冬:全球去杠杆已经开始
  • 苏鑫:王石的救赎
  • 安邦智库:如何解读李克强经济思路
  • 朱平:未来十年投资机会在股市
  • 丁志杰:日元贬值可能引发东亚危机
  • 叶檀:贵阳35万人第一楼盘的野心
  • 陈序:地产开发商仍看好中国市场
  • 范必:劣药驱逐良药何时休
  • 张五常:中国管制资本项目之谜
  • 马光远:中国经济正式告别八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