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两大困境:污染肆虐与能源制约

2013年07月11日 17:32  《经济》杂志 

  低碳经济两大困境:污染肆虐与能源制约

  文/本刊实习记者  刘 夷

  “低碳经济”的概念由英国最先提出,随后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关注。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十八大报告的主流,“低碳”、“绿色”等概念也在各项文件中被频频提起。在第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首次发布了由其主持编写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2)》(以下简称《报告》)。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如何?遇到了哪些阻力?带着这些问题,《经济》记者对《报告》主编、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所长赵忠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李萌进行了采访。

  雾霾不散,人心难安

  清晨习惯性查阅“空气质量指数”,脑海中重复着“PM2.5”、“重度污染”、“不健康”、“危险”等字眼,想象着指针与“有毒”标准不断拉近的距离——在雾霾重灾区生活的人们每天就这样心惊肉跳地出门。有网友调侃:“专家说预防禽流感要多开窗通风,专家又说空气重度污染不宜开窗,请问我到底开不开窗?”

  PM2.5污染从哪里来?李萌告诉记者:“中国PM2.5污染物成分十分复杂。主要包括工业生产、燃煤、机动车尾气等排放的一次污染物及其在空气中经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粒子。”李萌对国家污染治理措施也表示了肯定:“国家在治理PM2.5污染现象中采取的现行措施力度应该说还是比较大。相关的法律法规在逐步建立健全,日趋完善,正在修订中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取消了大气污染事故罚款上限,将促使企业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中提出了主要污染物的最高排放指标。另外,环保部已在拟定《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其中力度最大的,当属2013年3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大气污染物限排政策。”

  既然已经采取强有力措施,为何民众还未见到明显效果?李萌从三个方面为记者分析了污染治理遇到的阻力及应对方针:“首先,地方保护主义和不正确的政绩观导致治理困难重重。李克强总理6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十条措施,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等,相信这方面的阻力将越来越小。其次,日常污染不会消失。日常生活中炒菜、烧烤、抽烟、放烟花等都在释放PM2.5,其阻力短期内不会消失。最后,PM2.5治理任务也存在客观困难。一是其形成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加大了治理难度;二是我国环保欠账较多,资金缺口大;三是产业结构正在优化调整,对煤炭依赖严重等。这个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那种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PM2.5颗粒物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于富集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巨大。在我国今年年初的雾霾天气中,很多城市甚至一度出现了口罩、板蓝根热销脱销的情况。李萌认为,这种现象应该引起重视,需要对民众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她建议首先要加强科普,让民众全面客观地认识PM2.5的本质,不夸大、不漠视有关PM2.5致病性的统计数据。其次,要避免用“三级、五级污染”之类公众不理解的词汇发布敏感信息。另外,媒体要负起责任,用较形象的方式对PM2.5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护措施进行解释。第三,要多渠道、及时地公布真实数据,使公众心理脱敏。

  “PM2.5不是什么新出现的事物,只是对空气中漂浮的颗粒物大小的一种划分,恐慌源自对未知的恐惧。相信公众随着认知的提升,会正确对待PM2.5问题的。”李萌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李萌认为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度对于污染治理也是极其重要的。对此我国做得还很不足,李萌建议:“第一,除了政府逐步增加监测站点的数量,可以允许商业检测、民间环保组织独立检测、公众自发检测多方参与作为补充,扩大监测点的覆盖面;第二,依据PM2.5监测数据向公众提供更贴心的空气质量服务,如指导出行方式、改变锻炼场所和形式、推荐防护方法等,让公众切实感受到PM2.5的治理与自己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第三,畅通公众为PM2.5治理献言献策的渠道;第四,加强科普,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切实减少污染排放。”

  雾霾不散,人心难安。对于PM2.5我们要做的不应该是恐慌,而是努力参与到污染治理之中,早日为大家、为集体争取到干净的空气。

  技术不革,能源不新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造成雾霾的污染物有增无减。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高达72%,高投入、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型困难重重。在《报告》中,赵忠秀称“中国的能源禀赋决定了未来节能减排的艰巨性。”

  节能减排出路为何?赵忠秀总结道:“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基础上发展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发展核电,加快发展天然气,同时因地制宜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逐步降低化石能源比例,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在优化能源结构的同时,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分解落实机制,跟踪监测各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和高耗能行业用电量等指标,力争实现能源消费绝对量的减少。”

  新能源由于其污染少、储量大等优势,成为各国发展的一大重心,新能源产业也一直被寄予厚望。但赵忠秀告诉记者:“在中国,由于种种原因,新能源短时期内难堪大任。最大的阻力在于中国一次能源需求量巨大,2012年已达到36.2亿吨标准煤。国家确定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目标需求达到15%,要实现此目标就意味着中国届时需要大约7亿吨标准煤的替代能源,这个规模也是非常大的。我国各种替代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等)在供应总量上要达到这个规模任务非常艰巨。另外,各种替代能源在供应和需求的地理分布上也存在巨大差距。比如西部的光伏发电要传输到东部用户在技术上和经济可行性上也存在障碍,中国至少在30年以内还是要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因此大力提高能效、发展清洁煤技术是节能减排、治理环境的重点。”

  由于近日美国与欧洲的“双反”调查,欧美市场大幅萎缩,而我国新能源产业对国际市场有极强的依赖性,核心技术也依赖国外,一直存在“两头在外”的问题,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产能过剩的现象。另一方面,新能源产业在应用技术上遭遇瓶颈,生产出来的新能源无法投入实际应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中央与地方政府采取大量措施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从各方面对其进行补贴。但是政府的投入重心并不在技术创新上,而是使新能源企业维持了其“代加工厂”的角色。我国企业仅赚取微薄的加工费,依赖地方政府财政补贴,难以取得实质进展,长此以往还会拖垮财政。

  最后,赵忠秀总结道:“我国新能源产业建设与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弥补新增能源需求的部分缺口,但它是能源转换的发展方向。我们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克服散乱的现象,在小规模、局部化应用方面形成稳定的供需协调机制,实现新能源电力分布式上网。加强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协调,扩大国内应用范围。同时,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实现技术创新,改变目前依然遵循传统国际分工格局的被动局面,使新能源产业真正成为新兴战略支柱产业。”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任重道远,因为前方的几座大山异常牢固,非历久能见效,非调控可撼动。污染肆虐,积重难返;能源制约,屡革不新。发展低碳经济不仅需要国家制定政策、强力执行,也需要公众放下恐慌、踊跃投入到污染治理之中。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内蒙古落马统战部长多名旧部下受贿被查
  • 体育足协杯恒大7-1 国安5-1 鲁能泰达出局
  • 娱乐赵本山将密会冯小刚 确获邀语言类总导演
  • 财经我国拟2600亿建世界最长海底隧道
  • 科技联想超惠普成全球最大PC厂商
  • 博客李天一律师:诋毁当事人名誉是违法的
  • 读书面子工程:胡宗南攻占延安后如何造假
  • 教育大学生作弊小抄塞内衣答案写腿上(图)
  • 育儿姐弟疑捉迷藏躲进木箱窒息身亡(图)
  • 陶冬:央行政策行为正常化
  • 钮文新:央行该向美联储学习什么
  • 刘步尘:中国企业的智能化隐忧
  • 谢作诗:房租上涨是说通胀又来了
  • 陈永昌:中国股市为何跌跌不休
  • 刘泳华:财富500强扼杀民企中国梦
  • 姚树洁:前半年贸易数据隐含三大忧虑
  • 齐格:中远魏家福如何陷入抄底幻想
  • 陈虎:防控更多地方政府潜伏破产
  • 章玉贵:改革的突破口在于政府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