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来自风暴中心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6日 16:30  《中外管理》

  文/本刊记者 纪亮 冯冲冲 特约记述/艾薇

  这是最好的时期,也是最坏的时期;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

  这是信任的年代,也是怀疑的年代;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我们的前途无量,同时又感到希望渺茫;

  我们一齐奔向天堂,我们全都走向另一个方向……   

  ——狄更斯《双城记》

  越来越多的坏消息让艾薇开始变得一筹莫展。

  自从2007年7月被荷兰银行这家欧洲最富盛名的银行私募投资部门招入帐下之后,一年的时间里,艾薇发现自己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要超过12小时。这与外人所想像的投行精英们的高品位生活大相径庭。除了应付日常事务,还要不断地接手离职同事们留下来的项目,这让她不堪重负。

  而关于裁员和危机的消息还在不断被演绎,看来最坏的事情,还没有到来。

  “最欣慰周日可以熨五件衬衣”

  阿姆斯特丹

  8月7日

  下午17时

  艾薇端起早已经变凉的咖啡,看着窗外。一些人抱着纸箱子在离开这座孕育了荷兰银行百年历史的大楼——又有一些同事被裁掉了。

  因为是荷兰银行私募部门为数不多的中国人之一,艾薇很庆幸自己的名字没有出现在第一批裁员名单上。但这很可能只是暂时的。这时的环境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工作,已经不仅仅是在告诉上司自己存在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知道,自己还没有失业。

  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大萧条……这些词不断的在艾薇的脑中旋转着,因为她清楚地记得,去年7月面试自己的时候,考官在问出“次贷是否会影响私募”的问题之后,自己都笑了。那个时侯,没有人认为美国的次贷风暴,会如此的凶猛。

  谁料,没两个月,美国的次贷病毒已经蔓延到世界各地,欧洲的私募交易从顶峰跌入低谷,整个市场交易量迅速萎缩近七成。这一切把艾薇和她的同事们都震呆了!一个曾经活跃众多投资者的繁荣市场,短短的几十天内就接近崩溃!难道美国次贷危机这么凶狠?不久前自己所在的部门还乐观地认为这应该只是“市场的技术性调整”,以让其回归理性。

  当时判断,美国次贷危机与几年前网络泡沫差不多,在美联储的干涉下,这场风暴会很快过去。于是大家开始憧憬圣诞过后,繁荣市场重新归来──但隐约中,不祥的预感在悄悄滋生、蔓延,只是大家有意在忽略或想忽略掉这种感觉。

  对艾薇而言,现在最开心的是周五下班。因为股市可以停盘两天,大家学鸵鸟“眼不见、心不烦”;最欣慰的是周日可以熨五件衬衣,这意味着下一周还可以继续到公司上班;最担心的是周一早晨,因为不知道这一周公司的股票会变成什么样子……

  荷兰银行已经基本停止做新的业务了,现在艾薇最常做的就是每隔半个小时查看公司的股票,与同事讨论公司是否能够渡过这场危机,明天市场的行情会是如何。可是来自四面八方的负面消息依旧不断:它们来得又多又快,还没有完全消化上一个消息并做评估时,下一个已经出现了。

  于是乎大家索性不再关注这些负面的消息,反正你永远都不会知道市场的底线在哪里!空余时间,同事们彼此安慰,闲聊要是失业了该怎么办?一位来自意大利南部的同事,未雨绸缪地笑道:“死不了,死不了,失业了我就去当老师!我会四国语言,找个外语教师的职位不难吧?”看来他已经做好逃离这个行业的准备──这些曾经的金融精英们,此时就像一群无助的孩子,只能睁眼看着自己建立起的复杂庞大的金融帝国迅速消亡。“恐怕那时候,我只能回中国做自由撰稿人了。”想到这里,艾薇脸上挂上了一丝苦笑。

  依然没有好消息。艾薇拿起手边的电话,拨通了远隔大西洋的同学阿明(化名)的办公室号码。

  “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祈祷”

  曼哈顿

  8月7日

  上午9时

  接到艾薇的电话,阿明兴致很高地问候了几句,然后像传达一个天大的喜讯一样告诉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自己刚刚从一次裁员中躲了过去!现在只要有人接手雷曼兄弟,自己就不至于丢了饭碗。

  此时的阿明,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祈祷雷曼能够找到救世主。

  阿明与艾薇是同行,2006年从美林成功地跳槽到雷曼兄弟,本以为捡了大便宜的阿明随后突然发现:一夜之间自己从一艘只是不太安全的船上,跳上了已经万劫不复的泰坦尼克!华尔街就是这样的残酷,大厦将倾之时,谁都难以幸免。

  阿明的这个上午显得有些无聊,如果不是艾薇的电话,可能一上午都会望着桌子上的杯子发呆。所有的业务都几乎停滞了,身边的每个人都在猜测,下一个传来的消息会是雪中送炭还是雪上加霜。

  两年前的阿明可不是这样子。那个时候每天的工作很忙,每周都要平均工作50到90个小时,并且必须每天浏览包括《华尔街日报》、《财富》、《商业周刊》、《福布斯》等在内的大量专业财经报刊;同时还要关注来自彭博资讯、路透社、NBC和CNN的最新金融报道。在仔细研读、消化和吸收了大量的资讯信息后,需要分析出这些新闻将如何影响客户投资组合中的资产,将自己对信息的领悟与见解传递给客户。

  当时最期盼的就是电话响起,那意味着潜在的客户找上了门。可现在,阿明最怕的事情就是接电话。因为不知道,哪一个电话会带来更坏的消息。

  其实作为投行里一个基层的职员,阿明的工作是相当辛苦的,收入也远远没有外界想像的那么多。没有经历过奢侈的生活,每天坐地铁上班,一日三顿饭也是很普通的快餐标准,没有什么积蓄,公司给予的股权奖励能否兑现尚且不得而知,而次贷危机之后,就更不敢奢望了。

  “不让我失业就可以!”

  曼哈顿

  8月7日

  下午13时

  救世主没有来,倒霉的事情却接踵而至。先是同时传来了韩国开发银行彻底放弃接收雷曼兄弟的消息,紧接着,英国的巴克莱银行和美国银行与雷曼的谈判也宣告破裂,而充满讽刺的是,美国银行却在此时选择了拯救阿明的“老东家”美林!就在这时,阿明的办公桌前,又来了两位不速之客。

  俄亥俄州HBL公司的执行董事和财务主管不请自来。HBL公司是阿明进入雷曼之后所主持投资的少有的几个实业项目之一,按照最初的合约,两年四次注资,总计不过400万美元的投资额。而上个月20号,已经到了雷曼第四笔投资打到对方账户上的日子。

  HBL的财务主管Sylvia也是中国人,曾经与阿明有过短暂的同事关系,因此,这也是阿明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因为大多数业务都集中在次贷和金融业务,阿明已经对年中分红等梦想不敢奢望了。而与HBL的业务如果侥幸顺利,自己在年终将拿到两万美元的额外佣金,这是阿明最后的希望。

  但当HBL公司的执行董事跟财务总监一起出现在阿明办公室的时候,阿明意识到,雷曼的大限真的到了。现在的公司现状,根本没有能力再向HBL投哪怕100美元,合同将被无条件终止,同时泡汤的还有自己可以在这个项目上得到的佣金。

  其实雷曼兄弟的现状在美国已经是路人皆知,根本无需阿明做太多的解释。Sylvia向阿明大倒苦水:“这环境糟透了,你们的资金过不来,上面也开始压缩投资,要求降低成本,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董事会昨天开会还放出消息,要降薪——现在只要不让我失业就可以!”

  当然,Sylvia与阿明的交谈用的是中文,而旁边一头雾水的大鼻子执行董事只想知道,雷曼是否还有能力把最后一笔钱投过去。

  总部位于克利夫兰的HBL公司是美国西北地热公司在俄亥俄州的合作伙伴之一,主要产品是电信设备。最初之时接受雷曼兄弟的投资,也仅仅是为了锦上添花。然而随着次贷危机的扩散,原料供应商和终端用户西北地热同时发难,一边要求提高原料采购价格,另一边要求压缩成本,一时间让企业显得捉襟见肘。而雷曼的投资又迟迟没有到账,不得已派出执行董事与财务主管一起奔赴曼哈顿到雷曼“探营”。

  曾经也供职于投行的Sylvia清楚地知道,在这个时候,雷曼兄弟不会有钱投向HBL。按照现状,几个月之后雷曼是否存在都是个未知数。而上下游企业向HBL施压也确实纯属无奈,次贷让所有企业都捂紧了钱袋,能省则省。连高不可攀的三大汽车巨头都没能幸免,更何况HBL这样的配套企业。现在自己能做的,就是尽量保住自己的饭碗,哪怕降薪也在所不惜。

  无功而返。看着曼哈顿天空的阴霾,Sylvia长叹一口气:看来,冬天真的来了。

  终于没能逃脱厄运

  阿姆斯特丹

  9月12日

  下午15时

  不幸,之前的担忧成了事实。

  刚刚得到通知的艾薇开始整理自己的办公桌。自己所在的部门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第二轮重组,近20%的员工会被裁掉。并且,如果公司的股票继续下跌,那么将不止是20%的员工失业。而自己,在这份名单上榜上有名。

  艾薇回想一年半前当次贷危机爆发之初,自己还抱着好奇的态度,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见证只存在于金融教课书里的危机在身边发生。到信贷危机爆发后,也仅是担心年底的分红,看到华尔街大批从业人员丢饭碗,还庆幸自己是在欧洲工作,享受更多的劳工保护。但近两个月目睹了金融界一幕幕悲剧后,所有人终于不得不承认自己也在危机的漩涡中了。

  办公桌上的每一张纸片,都在逼着她去回忆过去一年发生的事情:

  先是次贷引发信用危机,银行缩紧了对公司客户尤其是在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大的行业的贷款,同时提高了贷款利率。受次贷的影响,高达26万亿美元的信贷衍生产品市场近乎瘫痪。由于无法给这些复杂的信贷衍生产品评估价值与风险,投资者不愿意继续投资,这让一大部分过度依赖资本市场的银行出现资金短缺。最可怕的是,银行与银行之间不再彼此信任,资金富足的银行不愿意贷款给资金短缺的银行。加上股价下跌,大量储户取款,最终这些银行的命运就只剩下廉价出售或申请破产。

  紧接着,美国四大债券保险公司被降级、全球石油和粮食价格疯涨、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飙升、美国的两大房屋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被国有化……自己当时就被这种巨变吓坏了,固若金汤的金融体系竟可以如此不堪一击!

  私募业务与市场走向紧密相连,原本可以通过银行贷到廉价资本来购买公司的赢利模式已经行不通了。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公司内部大大加强了对贷款额度的限制,尤其是与私募交易相关贷款的限制。由于次贷危机的爆发,银行开始担忧提供高贷款率的私募业务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的“次贷危机”。公司外部与其它银行的合作也变得更加困难,原来相对激进的经营模式已经行不通了,为了完成一笔交易公司不仅要比以往更加小心,还必须与多家银行联合起来去完成,也就是共同分担风险。从技术操作层面来讲,这相当不容易。何况此时银行间的相互信任已经大打折扣,大家都在处心积虑地保护自己,避免下一个毁约责任落在自己的肩膀上。

  艾薇就像被紧紧夹在公司内外困境的两个层面之间,竭尽全力地去协调沟通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尽管这样,业务在危机的大环境下依然无法取得突破进展。沮丧笼罩着荷兰银行上下。以往每周一次业务讨论例会,现在已经变成鼓励会。经理不停地在给自己和同事们鼓劲……事实上,当时还没有人放弃梦想,因为荷兰银行做出的预计是:危机可能被控制在美国,欧洲大陆或许只是被轻微擦伤而已。主要依据是欧洲大陆的金融政策与英美的相比要保守和谨慎。

  然而所有人都失算了。

  从60美元到15美分

  曼哈顿

  9月15日

  上午11时

  三天前接到了艾薇的邮件,得知挚友已经被荷兰银行一脚踢出了大门,阿明心中不免有兔死狐悲的凄凉——远在欧洲大陆的荷兰银行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风暴中心的自己,能幸免吗?

  果然,今天的头条新闻就是:雷曼兄弟正式破产。

  雷曼破产就像是重磅炸弹,雷曼总部前到处聚集着媒体记者和猎头公司的人贩子。当然,抱着纸箱走出雷曼大门的员工毋庸置疑地成为了照相机和摄像机的捕捉对象。

  阿明在喧闹声中走进雷曼总部。全公司一片狼藉,员工们都在翻箱倒柜清理物品,甚至复制客户联络资料,为下一波求职做准备。有些经理和交易员还在忙碌加班,清算破产,准备繁杂的账目清单。

  和几个中国籍同事在一种意料之中又难以置信的复杂心情中聊了几句,大家都是一片惶恐。不到一周前,大家还在为其他组同事被裁而自己免于劫难庆幸,不料好景不长……

  随后习惯性地查查电子邮件,有几个公司的通告,通知说雷曼兄弟已经申请破产保护。同时伴随而来的,当然免不了是一堆人贩子趁机挖脚的邮件。“见鬼去吧!这时候,谁能独善其身?去哪儿都一样!”阿明对着电脑咒骂了一句。

  当天下午的时候,公司又发了一个邮件,说大家手里的雷曼股票的限制取消(正常情况下需要持股五年之后才能卖掉),阿明心里泛起了一个最强烈的声音:“赶紧卖掉吧”。去年年底的奖金,有一部分是雷曼的股票,当时是60美元左右一股。而当天大概是15美分一股。这就是现实,这就是华尔街。

  不过相较于雷曼公司的一些中高层同事,阿明的个人损失已经是很少了。雷曼中高层收入的70%~80%都是股票奖励。现在由于公司深陷破产危机,股票大跌,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其损失惨不忍睹。

  阿明故作轻松地与一些老客户通了电话,得到的除了少许安慰,就是更多的坏消息。阿明突然想起了Sylvia,不知道HBL是否能逃过这次危机?

  而此时的Sylvia,刚刚接受了董事会降薪15%的新合同。HBL公司CEO在发给中层管理人员的一封邮件中,毫不隐瞒地称:“……公司目前遇到了一些麻烦……希望大家能共度难关……当然,也祝愿大家有更好的选择……”。

  失望的冬天,也是希望的春天

  北京﹒朝阳门星巴克

  12月5日

  下午14时

  一身休闲装打扮的阿明出现在朝阳门的星巴克。在美国陆续投过几份简历,但是没有任何回音。而如果继续立足于美国发展,在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于一个非美国人,有着相当的困难。据统计,华尔街有7万~10万人失业,而且都是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再就业的竞争惨烈可见一斑。而这之中,曾因精于计算而风光无限的华人,又占有相当大的数量。于是阿明选择了回国,毕竟中国市场相对封闭,还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谋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位,对自己并非难事。

  艾薇的境遇则令人担忧。在阿明看来,投资银行找工作就很困难,但是最困难的应该是私募股权基金部分——信贷市场垮了,他们就如同无水之鱼。此外,IPO市场和并购市场都因为缺少流动性而运作困难,让这些人很难找到新工作。

  至于与HBL公司的最后一单业务,让阿明有些耿耿于怀。他有些想不通,无论从终端用户美国西北地热公司还是原材料供货商,HBL所涉及的领域均为实业而且是最基础的制造业,按常理应该与次贷这种金融游戏并无太大关联,即便整体经济环境恶化,也不至于出现大规模的降薪情况。也许次贷,真的将美国经济一古脑打包带入了冰河世纪。

  不过《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让阿明看到了希望,文章呼吁美国投行的员工们考虑去中国工作。作者的理由是:随着华尔街金融机构纷纷在全球范围大幅裁员,那些为全球投行工作的人可能有兴趣帮助中国把巨额外汇储备用于投资。至少到那边去工作不用再为公司的财务状况发愁。未来的20年内,随着新兴经济体内的成功故事不断增多,当像雷曼兄弟这样的公司成为历史时,中东和亚洲地区的金融集团也许会取代它们的位置。

  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孕育希望的地方。

  (本刊记者李源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杨 光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