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员工参与决策能否撼动央企变革(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7日 14:41 《董事会》

  我国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参与管理的企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因素所决定的,是最能够反映最广泛的职工的意愿和意志的制度形式。然而,“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传统,在经过几十年的风雨磨砺之后,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凌厉。

  职工本应通过职代会等渠道,为企业命运的走向投上一票。但在央企改革中,依然存在着类似东航的事件,只看到大股东与管理者博弈,却鲜见职工参与表决的状况。

  有资料显示,中央企业有近180家,总资产达93000亿元,涉及职工1020万人。今后4年,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工作进入最后阶段,仍有366万职工的问题需要解决。而2007年12月底,央企的数量已经悄然从180家减至151家。同时,据国资委官方统计,2007年1月至11月,中央企业上缴税金7654.3亿元,同比增长24%,比去年同期增加1481.8亿元。

  这些央企中,相当一部分分布在煤炭、石油石化、化工、交通运输、电力、电信等领域,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掌控着国民经济的命脉。

  法国著名企业管理学家法约尔认为:无论最高领导者能力有多强,也难以胜任广泛而复杂的管理职能,参谋人员具有各种专业的知识和能力,这就可以弥补最高领导者的欠缺,使决策最优。企业业主和经营者都应认识到,共享管理企业权利的结果是,企业通过实行民主管理,集思广益,减少决策上的失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也能够加强群众监督,避免个别领导干部独断专行、暗箱操作,防止资产的流失。这也是企业长久保持活力和生命力的科学发展途径。

  企业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通过建立健全员工参与、平等协商和利益共享的员工民主管理制度,使企业与员工结成风险共担、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从而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这是企业民主决策和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

  为了改变企业民主管理一度被弱化的状况,在央企试水“董事会”之后,2007年7月22日,国资委党委、国资委出台了《关于建立和完善中央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指导意见》,标志着职代会制度在适用范围上,由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延伸至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和多元投资公司等所有中央企业,由所属二三级企业扩展至中央企业集团一级企业。随即,国资委副主任王瑞祥又在4个月前召开的“中央企业贯彻职代会指导意见研讨培训班”上,给央企改革、改制、重组定下了“阳光操作”的基调:改革方案、改制方案,包括企业重组的方案,涉及到一些重大决策,尤其是涉及到职工利益的一些重要问题,必须提交职代会来讨论审议,充分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为中央企业探索一条与现代世界文明进步潮流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制度,是不能回避的课题。无论选择途径如何,最终都是殊途同归:“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发展健康的大公司、大企业”。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