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如果毛泽东是企业家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2日 01:02 《中国商界》杂志
文 / 晓波 如果毛泽东是一个企业家,他会是一个卓越的领导者吗? 麦肯锡顾问公司的改造者马尔·波文曾经如此描述:一般的商业领导不需要政治领导那样的天才,他只需要鼓动人们去养家糊口而非包围德国飞机轰炸下的伦敦。“有一定程度的想象力、主动性和韧性,有强烈的成就感,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和历程的人”,只要再学习一些管理的技能,就可能成为一位成功的商业领导。 用这条“定义”去衡量毛泽东,得出的结论还真的很有趣。 如果真的去做一个企业家,毛泽东一定不是一个安分的职业经理人。他个性飘逸、志向远大,绝非驾辕之马。只要稍有机会,他肯定会带一支队伍去独闯天下。 他可能会离开竞争激烈的中心城市,去一些边远的小地方,在那里他很快就能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同志,他们都有特别的韧劲,做事不惜力。他那股“和尚打伞,无法无天”的精神气质,那种“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叛逆精神,虽然与格式化的、商学院流派的商业思想无关,但他的豪情能够非常轻易地唤起同志们内心深处那股莫名的创业亢奋和青春骚动。 尽管毛泽东不是一个优秀的具体事务管理者,但他绝对是天才的制度设计人。当他发现自己的队伍里都是大字不识的农家子弟的时候,他不会用“之乎者也”的语言讲什么大道理,他聪明地发明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行动听指挥”说起,还将它们编成一首歌——曲调也是从流传已久的民谣中改编过来的。他还是一个制造“典型”的高手,一个张思德,一个白求恩,一个雷锋,一个王进喜,就足以规范一个时代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 他没有上过大学,就好像很多企业家没有读过商学院一样。但这不让他感到棘手。去重庆的时候,他以一首《沁园春·雪》就让所有满腹经纶的白胡子们倾倒。他是格言的发明人,这是一种无从学习到的天赋,他的思想具有天然的敏感,知道用怎样生动的方式来表达,“农村包围城市”,“敌疲我打,敌驻我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都不构成所谓深奥的理论体系,但是却像天下最锋利的宝剑一样,轻灵,一击能胜,光芒万丈。 他是一个天生不惮于冒险的人,危险越大,他的斗志将越是高昂。他相信“人定胜天”,所以他会让同志们反复诵读《愚公移山》,以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他不畏惧强者,当共和国刚刚建立,一切百废待举的时候,他也敢于派兵渡过鸭禄江,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硬碰硬打个大仗。这种霸气,百年一人而已,如果是用在企业竞争中,肯定是无人可敌。在企业家的所有素质中,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往往是决定最后命运的关键。 在宏观谋划上,他是一个天才的战略家,这又是卓越企业家的必备能力之一。在天地混沌之际,他能够看清楚事态发展的走向,抗战胶着时,国内舆论一片混杂,主战者悲愤高呼,往往只会以血荐国,怯战者懦懦言行,从来无法自圆其说,只有他以一部并不太厚的《论持久战》,清晰地勾勒出了中国抗战的出路。这似乎又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如果去经营一家企业,不知要少走多少弯路,获得多少先机。 他是一个浪漫的人,却决不会沦于空想。与那些只会与经典亦步亦趋的书呆子们不同,他善于利用经典,而不是被经典利用。所以在任何时刻,当市场发生莫测的变化,他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寻找到对自己最有利、也是最安全的方案,这又是一种天生的技能,有的人大而不当,最终沦陷于自己的梦想,有的人过于务实,最后成为一个拖泥带水的庸才,只有他从容折返其间,却很少被“理想”羁绊。 他的事业会越来越大,这毋庸置疑,他迟早会从乡镇进入到大城市,进入市场竞争的最前沿。但他能否让自己的“商业帝国”百年延续?说实话,这似乎是一个问题。 因为他不是一个计较于物质得失的人,像他这样的性格,无论是从事什么职业,都不会被利润、职称、头衔之类的拖累,他从来活在一个更大的梦想里,他总是想去实现它。这有时候就会与事业的现实目标相冲突。 他不是一个甘于苟且在某一狭小空间的人,所以,当他解放了中国后,就会想着去解放五大洲。他不会是一个“隐型冠军”。他总是喜欢与世界上个头最大的那个人站在一起,比个高低,所以他一定会多元化,会把自己的资产规模做得非常的庞大。在企业经营战略中,这很难说是好事还是坏事。这时候,就要看他的运气了,如果上天降一个务实而勤劳的总经理给他,那么“帝国”将一切无恙,可是,如果没有出现这样的人,灾难迟早会出现。 一个尤为危险的问题是,他是一个天生的反对派,一个从来不肯停歇的革命者。他似乎从来不能完全地信任一个人。所以,他的企业中无法实现真正的授权式管理。铁的纪律和人格魅力的双重维系,是他的事业得以凝聚的两大法宝,可是这种维系到底能够持续多久,则是一个迄今没有被事实验证过的问题。 他命中注定是一个万众瞩目的明星。一个超级巨星的优势在于:他能成为事业的象征,品牌的代言,以个人的魅力为事业涂抹上神秘的色彩。而劣势也很明显:事业形象维系于一人,俱荣俱毁,风险极大。《追求卓越》的作者吉姆·科林斯说:“对于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没有什么比明星CEO的增多更具破坏性。实质上,我们现在普遍认为能够使企业脱胎换骨的那些领导素质都是不正确的。”这段话至少有一半是对的。 毛泽东会是一个卓越的企业家吗?这个问题本身也许比答案要有趣味得多。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