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增长重要还是回报率重要(3)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8日 18:12 《商学院》

  价值管理的漏洞

  文/汤维维

  2002年5月20日的《商业周刊》有一篇专题报道,

  题目是波音的秘密:这家航空业巨头是否滥用会计规则以掩盖其巨大的黑洞?这篇报道谈到了波音公司在1996年对McdooneDouglas公司的合并,接着讲述同时发生的波音777项目遇到的难题--由于零部件短缺和额外的加班使得波音777的生产成本快冲上天了。波音公司担心这个关于生产问题的消息会对股票价格产生负面的影响,进而破坏合并。于是管理层讨论了多种信息披露方案。26亿美元的巨额注销声明推迟到下一年的10月才发布。这项消息发布后,股票价格下跌了8%,市值损失了43亿美元。紧接着,股票价格又下跌了12%,然后一直维持这个价格直到1998年。

  

波音生产上的问题为什么保持了那么长的时间没有暴露?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客座教授JamesBoatsman认为,波音的巧妙做法在于使用了项目会计的收入确认方法。比如将最初的再装配成本、超额产品成本等视为资产,在产品发运时才摊销到每架飞机(甚至是计划生产的飞机)的单位销售成本上。

  在美国,人们普遍认可管理层的目标就是公司普通股的市值最大化。通过减少权益资本成本或者增加权益收益率就可以产生价值,用这一方式管理企业看上去简单、清晰明了,但是弊病仍然存在。“整个价值模型是由人们自己制订的,因此其中的数值可以被操控。"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客座教授范博宏说,“被操控的方式有很多种,而且很多导致了公司直接崩溃。”波音的故事就是一个绝好的案例。它通过“项目会计”的操作手法,使得巨大的成本漏洞消失得无影无踪,管理者消失在股东权益监督的视线之外,瞒天过海。

  更为直接的例子是施乐公司。1997年到2000年间,在三年的年报之中,收入增加数额高达30亿美元,利润增加了15亿美元,股价从1996年的16点上升到1999年的90点。飞速增长的

股票价格让人们欣喜若狂。其中的奥秘就在收入的增长数额上。管理层操纵报告数据,将全球复印机的租金提前数月收取,变为了当时的收入,这一做法使得施乐每年的当年收入增长飞速,从而烘托了整个股票价格的飞涨。直至2000年,当租金数额无法再次被预支的时候,整个施乐泡沫破碎了,施乐的股票价格从90点跌到16点以下。而此时,内部管理高层早已在90点之前将期权数次套现成功。

  股东与管理层的利益冲突是一个长久以来存在的话题。范博宏认为,施乐管理层获得期权最大化收益的方式不在于长期投资,而在于短期获利。为什么?因为管理层的任命都不是长久的,而是短暂的,3年,5年,最多10年。在中国,可能更为短暂,因为很多企业的管理者经常因为做得好,就被调去管理一个更有问题的企业,或者进入政府管理系统。如何在国有企业的框架内实现长期的股东与管理层利益相一致,非常困难。范博宏认为,逐步解除过多的管理条例才是实现最终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管理者期望赚得更多或者获得增长,他就要以市场价格为决策判断的指标。”

  范博宏说:"国有企业的资本存在被贱用的情况,首先,我们的管理者或者本土的政府官员并非是资产的拥有者,而他们可以从他们的某个决策中获益,又不需要担心整体的决策成本。其次,我们缺少一个市场化的资产管理市场,很难通过地方政府官员或者公司经理来估算资产价值。同时,中国的银行在投资时的考虑并不仅仅基于效率,他们经常有其他的考量内容,而且国有企业往往能从银行获得廉价的资金。因此用价值管理是非常困难的。”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