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中国企业的义乌式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30日 10:41 《商界》杂志

  一个企业生长在义乌,总会体验到被放大数倍的幸福和痛苦。

  尽管山多地少、土地贫瘠,但义乌人从来不缺乏直面困境的勇气。

  几十年前,填不饱肚皮的义乌人率先从计划经济的缝隙中冲出,挑起货担,装上针头线脑,摇动拨浪鼓叫卖于大江南北。在那个商品短缺的年代,各地的商贩立刻被义乌人货担里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所吸引,纷纷尾随至义乌进货。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一个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呼啸而出。如今,每天有20多万大小商人在义乌进进出出,在全国的38000多个乡镇中,平均每个乡镇每天都有6人来此进货;此外,近万名外国客商常驻于此,为义乌编织了一个辐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流通渠道。

  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当地人从帮别人卖货到纷纷办起了工厂。户口簿上只有69万人的县级市

义乌,仅工业企业就有25000家,平均每7个家庭就有一家工厂,涉足饰品、袜业、针织内衣、玩具、化妆品、工艺品、拉链等几十个行业。一直以来,他们只管开足马力生产,从来不为产品的销路发愁,只要在商贸市场里租个门面摆出样品,便有做不完的订单。

  然而随着工厂的增加,竞争迅速走向同质化,义乌企业的幸福瞬间就变成了痛苦——由于过分依赖家门口的批发市场,90%以上的义乌企业都仍停留在前店后厂的状态,在外没有独立的渠道,生存一下子变得无比艰难。

  以饰品行业为例。由于今年国内外市场增速放缓,义乌3000多家饰品工厂中有1000多家停产时间已经超过了半年。这种现象当然不是义乌独有,在青岛几百家坐等订单上门的饰品加工企业,今年一下子倒下了40%。

  ……

  时下,“义乌现象”在中国制造业非常普遍。据统计,没有独立渠道、没有品牌(或者品牌知名度很小)、“前店后厂”的作坊式企业数量超过了我国企业总数的一半。他们散布在全国各地,以依托大型批发市场为生、或者为其他品牌做代工,或者全靠几个大的批发商支撑。

  ——由于渠道受制于人,产品廉价到论斤称,这些企业都还处在企业发展初级的“1.0阶段”。

  眼下,如何因地制宜地进行渠道和品牌建设升级进入“2.0阶段”,便成了他们的共同难题。要想顺利过关,变革时机如何把握,将经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又该注意哪些关键点?对小企业的这些“草根问题”,我们在戴尔、海尔等大企业的做法中却很难找到答案。

  于此,义乌一家叫新光的饰品企业便格外值得借鉴。正是有效的渠道建设,推动着它从10多年前的一个家庭式作坊一步步成长为如今全球最大的饰品企业,在今年整个行业哀鸿遍野时,新光依靠自己的渠道优势,“想怎么卖就怎么卖,想卖什么就卖什么”,销售额依然猛增40%。也是在新光董事长周晓光的点拨下,义乌的宝娜斯、艳庄等企业也顺利迈过了这道坎,进入“2.0阶段”。

  前不久,为了给陷入困境的大量浙江中小制造企业寻求出路,浙江省省长吕祖善特意鼓励周晓光,希望她多向同行传授经验。

  2006年7月,本刊记者与浙江卫视同行一同前往义乌,对周晓光进行了采访。

  为了能对新光经验进行更深入的挖掘,我们特意邀请到新光公司的营销顾问——杭州蔡丹红营销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蔡丹红教授,为本次报道做专家点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