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让更多城市知道自己

2014年07月25日 15:41  《第一财经周刊》  收藏本文     

  博世觉得,试水才是了解中国城市的唯一途径。

  文|CBN记者 吴洋洋

  长三角以外的城市开始成为博世的兴趣点。

  从1990年重返中国市场算起,这家公司已经固守在以上海、无锡、苏州为基地的长三角十年之久。如果以1909年它在华设立贸易办事处算起的话,时间还要更长一些。

  初期,合作伙伴和大客户决定了博世把工厂设在哪里。1994年,上汽联合一汽、二汽、北汽和东风等主机厂,与博世共同成立联合电子有限公司。这笔1990年重返中国市场后第一个上规模的投资,标志着博世中国的再次起步。采取跟随策略,联合电子在走出上海之后,又进入了西安、芜湖、重庆、柳州等汽车工业重镇,基本形成博世汽车业务的初期布局。

  长沙是博世在联合电子之外第一个自主开辟分公司的内陆城市。这里有它多年的合作伙伴中汽长电,也有它在机械领域的两大客户:三一重工中联重科。2004年进驻时,长沙刚刚于前一年在浏阳成立制造产业基地,主力发展工程机械和汽车产业,吸引各大汽车主机生产商在长沙设厂。此后,借助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一批新的汽车城成长起来。与长沙南北毗邻的广州和武汉,也因自身市场辐射能力获得主机厂青睐。这两座城市现在是博世汽车业务下一步计划入驻的目标。

  随着主机厂在中国多个城市都有了布点,博世新厂的选址就变得复杂起来。最简单的,是主机厂在给订单的时候就要求:“我给你订单,你五年之后要到这里来投资。”当合作没有具体要求时,博世就要计算,产品供应给所有客户的“综合成本”是不是最佳。

  综合成本包含商务成本、劳动力成本、水电煤、税收返还、土地价格、劳动力稳定性等七八个方面。这意味着新厂可能选在原有主机厂不能辐射到的中间城市。其中,劳动力稳定性指标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当新工厂具有研发职能。“新建一个工厂,最起码需要几个老外专家带头把工厂给弄起来,我们就要考虑这些人的稳定性怎么样,还有就是我们的管理干部愿不愿意去。”陈玉东说,研发型工厂对工程师的要求比较高,每个厂都要配备上万的工程技术人员。外派的专家比较看重当地有没有国际学校、好的医院等软性环境,他们的打分是公司取舍一个城市的重要指标。

  截至2013年,博世在中国共设立了17个技术中心,技术人员总数达到3300名,超过博世在华员工总数的10%。2012年,青岛PK掉其他3个城市,成为无锡柴油控制系统工厂之外的第一家分厂,就源于它在软性环境上得到的高分。

  踩着主机厂发展的脚步,博世在中国建立了60多家分公司。这种先期投入让它赶上了中国汽车业的黄金十年,保持了25%的年增长率,双倍于行业增长。博世预计自己的汽车业务将随着中国汽车业增速放缓而放缓,但仍有新的增长空间。

  首先是先期汽车消费量大的城市将迎来消费升级。“安全、环保等需求被提出,例如国三(排放标准)到国四,国四再到国五,这都需要新的技术。”陈玉东说,每次技术升级都需要付出成本,相应地汽车的成本就会增加,这些成本反过来会转换成博世的销售额。这种需求很大程度上由政府政策驱导,一般出现在汽车保有量大的城市,像北京、上海。对环保的需求,体现了中国城市的繁荣度,也反映了城市发展的问题。在雾霾严重的城市,贵上几千元的环保产品就会打开市场。

  对于汽车保有量大的城市,博世也在试水一项新业务:3S店,提供除汽车销售之外4S店的所有服务。博世的两家自有品牌旗舰店分别开在了北京和成都,这是中国目前汽车保有量最大的两个城市。而且,这些车大部分已经超过3年。“出了质保期之后,70%的车主不会再到4S店修车,因为价格太高。”陈玉东说,但车主又普遍对街边店、非连锁店不放心。这块业务的营收目前占到博世整个汽车业务的15%,尚且无法与对主机厂的供应量相比。但博世对这块业务非常看好,因为汽车保有量和旧车数量都会随着时间累积,从一线城市向传统二三线城市蔓延。现在,博世正在将已有的1600多家冠名店改为加盟经营,以加强业务管理,在其他品牌加入竞争之前构建竞争力。

  无论是技术升级还是新的B2C业务,都要求博世更懂终端消费者的需求。它旗下的家电、电动工具等B2C业务在帮助博世做到这一点。从2010年起,博世在全国的41个城市设立了销售办公室,几乎囊括了中国的所有省份。博世选择城市的标准首先是人均收入,而非GDP。“GDP反映一个城市的活力,人均收入反映一个城市的消费能力。”陈玉东说。设立销售点一是为了更接近客户,二来帮助收集当地的发展情况。这些信息可以为汽车业务发现下一个机会点提供线索。

  从既有结果看,因为定位中高端,价格偏贵,博世家电业务的大部分销售发生在东部发达地区,但西部正在不断增长。西安、重庆、成都、新疆、青海、兰州等地的销售增速都让博世意外。“它们的销量都到了值得设立一个销售点的地步。”陈玉东说。虽然东部的GDP总量比西部高得多,但西部GDP的增速高于东部,加上“大部分人都会在装修新房的时候购买全套新家居,从厨卫到白色家电”。这一点,东西部没有差别。博世判断这将是个巨大的市场,策略上让产品从中高端走向中端一点,就可以覆盖更多的消费者,与之建立联系。

  尽管在主机厂工作的人中有98%知道博世品牌,但普通消费者对博世品牌认知度还很低,尤其是没有买过车的新用户。他们多生活在传统二线城市。这促使博世从2010年开始调整品牌投入,更多的广告资源从一线撤出,转向了传统意义上的二线城市。

  博世预计,中国业务的另一个业绩突破点将在这些北上广深之外的城市产生。最近,它们在成都投注了更多精力。成都辐射广大的西部地区,并且自身投资环境良好。现在,博世决定在这里发展长三角之外的新据点。除了3S旗舰店,博世目前已在这个城市设立了4个项目。这个进入西部必经的重镇,现在是博世在长三角之外设立项目最多的城市,超过北京和广州。

  博世热衷在中国的各个区域尝试,从上海到成都,从海南到西藏。它们的感觉是:如果只在外围观察,永远理解不了中国市场的庞大和复杂。

  陈玉东眼里的新一线

  C= CBNweekly

  B= 博世中国总裁 陈玉东

  C:中国有没有主要靠汽车工业支撑起来的城市?

  B:汽车工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贡献者之一,不过中国还没有完全靠汽车壮大的城市。例如长安,我们从1990年代中开始跟它接触,那时候它只做微车,现在发展非常快,支撑了整个长安帝国的发展。过去15年里,上汽兼并了南汽,兼并了重庆红岩。每个主机厂都在壮大自身。只不过一些城市是有些OEM的聚集地。例如长沙,从菲亚特、大众到三菱,它从只有一两个厂发展到现在,已经是汽车工业比较集中的城市。还有广州,我第一次去的时候还是广汽标致,非常小的厂,每年生产两三万辆车就不得了了,现在广州已经成为年产量百万辆车的城市。深圳也靠比亚迪成了汽车重镇,未来产量也要上百万辆。武汉也是未来一个汽车重镇,现在通用在那里有一个非常大的基地。杭州,福特在那里有布局。未来,汽车肯定是城市成长的重要板块。汽车行业体现了传统制造业最先进的技术。供应链体系也好,销售体系也好,它支撑了非常庞大的经济体系。传统的汽车城,比如长春、上海,还是保持了它们传统汽车城的地位,但新兴的汽车城,像武汉、长沙、广州,未来起来的话也是很不错的。

  C:博世中国在全球市场的地位发生了哪些变化?

  B:博世发展最快是2010年前后这几年,尤其2005年以后。我们不是为了出口去开厂,纯粹是为了满足中国市场。不会因为全球需求一个大订单,然后找一块地去做出来。我们是根据中国市场的发展决定开不开厂。过去10年,除2012年受行业影响增长放缓之外,博世保持了25%的年增长率。现在基数已经很大了,未来不太可能继续保持25%的增长,估计10%有多,但我们的投资力度保证满足中国市场的成长需求。过去几年我们平均每年投资30亿元,用在新开厂的投资上,或者增加产能,或者购买土地。目前,博世的第一大市场是德国,第二大是美国,中国第三,美国比中国多30%,但中国的增速是美国的两倍,我打算5年超过美国公司。美国GDP增速有3%就不错了,中国还有7%。

  C:作为B2B公司为何开始重视面向终端的消费者?

  B:投这些广告主要是为了品牌,不是为了直接驱动我们产品的销售。B2B的部分我们做了调查,98%的主机厂客户知道我们的品牌。买车肯定知道ABS,说ABS、ESP大部分人都知道是博世的。很多主机厂,特别是中国的OEM,做广告的时候它们就会说“我们使用的是博世的ABS”。普通消费者知道我们品牌的还比较少,多做广告主要是为了未来。终端客户知道博世的更多,主机厂向我们订购的就会更多,对主机厂的销售促进也会更多,这是相辅相成的。

  联系编辑:yangxiaoyu@yicai.com

文章关键词: 商业管理经济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阿尔及利亚客机残骸在马里被发现
  • 体育足协杯吉拉迪诺首球 恒大遭建业绝杀出局
  • 娱乐亚视前女主播钟慧宁堕楼身亡 终年43岁
  • 财经福喜难被罚倾家荡产 7次都没检出问题
  • 科技高通CEO来华避谈反垄断调查
  • 博客日本人骨子里很懒 飞机客舱有秘密地道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生宿舍搬进600男生 被担心男女混浴
  • 凯恩斯:传统银行是新时代的恐龙
  • 齐俊杰:限购取消到底会帮谁
  • 余丰慧:中国版住房银行步伐应再大点
  • 刘杉:国务院的政策逻辑是什么
  • 桑东亮:人民币升值开启资产泡沫时代
  • 冉学东:银行地产股突然启动的逻辑
  • 易宪容:楼价调整幅度不是谁可左右的
  • 叶檀:央行又印钱了吗?
  • 谢作诗:取消限购不能阻止房价下跌
  • 摘叶成剑:百圆裤业透露A股借壳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