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停止纠结

2014年07月25日 15:39  《第一财经周刊》  收藏本文     

  放弃“设备与硬件提供商”这一战略定位,也放弃安卓,捡回WP,重回软件与服务,纳德拉开始孤注一掷。

  文|CBN记者 叶雨晨

  上任不足半年的微软[微博]CEO塞特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为微软创造了一项新“纪录”:39年历史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裁员。

  7月17日,纳德拉发布备忘录,宣布微软一年内将裁员1.8万人,占员工总数的14%,其中1.25万人来自诺基亚[微博]。按照他的说法,这主要为了实现两个目标:简化工作,以及实现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的整合协同效应。

  事实上,这则消息并不令人深感惊讶。此前,微软就曾承诺将在诺基亚收购交易完成的18个月内削减6亿美元的年度成本。鉴于诺基亚手机的市场表现并未有太多改善,微软只有通过裁员的方式兑现这一承诺了。

  未来,微软还将把Nokia X系列手机打造成运行Windows Phone[微博]系统的Lumia手机。纳德拉暗示,微软将完全放弃开发安卓系统的诺基亚手机。

  “中国区也会受到牵连,Nokia X手机部分生产和产品设计及研发会在诺基亚北京的工厂完成,而天津工厂主要生产和研发非智能手机。”一位微软内部员工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对于此次大规模裁员,纳德拉或许“蓄谋已久”。

  今年2月,纳德拉出任微软CEO不久后便提出“移动第一、云端第一”,打算重塑微软的战略方向。

  这与他的前任鲍尔默在离开微软前定下的“设备与服务”的战略并不相符。在鲍尔默看来,微软只有在软件、硬件、服务三个方面同时发力,才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重归霸主地位。

  正是基于这一思路,去年9月,在鲍尔默主导下,微软以72亿美元现金收购诺基亚的手机业务。根据鲍尔默的设想,纳入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后,微软将演变成像苹果一样在硬件、软件和服务领域均有涉足的公司。

  微软在消费领域的设备主要是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前者以Surface为代表,后者则主要为诺基亚手机。“但这两种产品在市场上表现均不成功。智能手机市场上,微软份额只有4%左右。”上述微软内部员工说。

  这促使纳德拉对微软的战略以及组织架构重新进行调整,即让微软成为一家生产力和平台公司。

  就在裁员消息发布不久后,微软又宣布将关闭Xbox娱乐工作室,微软曾希望借此进一步入侵家庭娱乐市场。而纵观微软的硬件设备,Xbox恐怕是唯一一个能让消费者排队购买的产品了。但有消息说,纳德拉也有意出售Xbox业务。

  重回软件与服务领域或许是微软不得不做出的选择。由于PC市场的整体疲软,微软的设备业务均处于亏损状态,Xbox One的销量也一直不尽如人意。

  纳德拉上台后,有评论认为,其战略真正意义在于,微软将不再纠结于自己的平台,而将生态圈扩大到对手或者说更加优秀的平台上。所以,微软推出了Office for iPad、Office for Android、9寸以下设备免授权费等产品和服务。此前,微软也曾将Surface归并到Lumia产品线中。

  而另一方面,微软超过半数的营收均来自商业客户的软件授权;云计算业务也成为其业务的增长重心。2013年,微软通过云计算与企业业务获得收入202.8亿美元,超过其长期支柱业务Windows,仅次于Office。值得注意的是,云计算以及Office,是纳德拉担任CEO前在微软长期负责的两项业务。

  微软裁员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曾一度上涨超过3%,当天开盘价超过45美元,创下14年来的涨幅新高—微软如今的核心业务,正是其CEO最擅长的领域,对于这一点,市场也表现出了较为乐观的态度。

  联系编辑:nini@yicai.com

  >> 纳德拉希望让微软成为一家生产力和平台公司。

文章关键词: 商业管理经济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阿尔及利亚客机残骸在马里被发现
  • 体育足协杯吉拉迪诺首球 恒大遭建业绝杀出局
  • 娱乐亚视前女主播钟慧宁堕楼身亡 终年43岁
  • 财经福喜难被罚倾家荡产 7次都没检出问题
  • 科技高通CEO来华避谈反垄断调查
  • 博客日本人骨子里很懒 飞机客舱有秘密地道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生宿舍搬进600男生 被担心男女混浴
  • 凯恩斯:传统银行是新时代的恐龙
  • 齐俊杰:限购取消到底会帮谁
  • 余丰慧:中国版住房银行步伐应再大点
  • 刘杉:国务院的政策逻辑是什么
  • 桑东亮:人民币升值开启资产泡沫时代
  • 冉学东:银行地产股突然启动的逻辑
  • 易宪容:楼价调整幅度不是谁可左右的
  • 叶檀:央行又印钱了吗?
  • 谢作诗:取消限购不能阻止房价下跌
  • 摘叶成剑:百圆裤业透露A股借壳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