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aworks是谁?

2014年06月19日 22:37  《第一财经周刊》  收藏本文     

  它像是亨利·福特的生产线,只不过出产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一家家公司。

  文|CBN记者 张晶

  图|Jon Snyder/Wired

  这是3月一个星期四的下午,时针指向5点,对Betaworks而言,一周一次的“全体大会”(All Hands Meeting)正要开始。大家随意地围站或围坐在一起,每个创业公司可以在这里展示一下本周的工作成果,大家提出问题或建议,新来的同事也可以在这里自我介绍。除此之外,畅饮啤酒。

  上面的一切并非发生在旧金山或硅谷,而是在美国东海岸的纽约。这个位于纽约肉库区的Betaworks总部如同艺术家的工作室,有着光线明亮的窗户和粗壮的圆柱,墙上还有各种各样的涂鸦。这家公司—或者说一系列公司—当天有很多好消息要宣布。创始人John Borthwick一上来就告诉大家,公司刚刚接受了日本孵化器公司Digital Garage追加的投资,帮助旗下公司更好地进入日本市场;时尚和生活方式信息聚合网站Bloglovin第二轮融资到位,不久将搬离这里,用户数已经突破1300万;Instapaper刚刚更换了新的Logo,上线了新版本。

  Betaworks是一家很难被清晰定义的公司,这也是创始人Borthwick经常遭遇的一个问题,每一次他似乎都会给出新的答案。显而易见,它首先是一个孵化器,创建7年来,旗下诞生了数十家公司,但它同时又像是一家投资机构,先后投资了130多家创业公司,有着丰厚的业绩,但并不收取管理费。它是Tumblr和Summly非常早期的投资者,最终都卖给了Yahoo并从前者那里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这也是纽约市首笔规模在10亿美元以上的技术企业交易。Betaworks还是目前最流行的游戏Dots背后的支持者,也曾收购了新闻类应用Digg和Instapaper,还创办了流量监测工具Chartbeat。

  所有这些行为令它像是亨利·福特的生产线,只不过出产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一家家公司。如果要对纽约目前技术行业的现状做出总结的话,值得为它写上一章。“我想打破现有的创造产品的模式,”Borthwick说,“我认为在一个共同平台上打造软件的方式将改变一切。”这些还不够,Borthwick还称它为“21世纪的媒体公司”。这是个模糊的说法。互联网对媒体业的改变之一,就是越来越难清晰地定义一家“媒体公司”。

  他的确有过丰富的媒体经验—不过那些是20世纪媒体的工作经验。在创办Betaworks之前,他曾在美国在线担任产品研发副总裁以及合并后的时代华纳任技术和企业合作高级副总裁。他还经营过一家照片博客网站Fotolog,后以1亿美元卖给了一家法国广告公司。但他总会有些超越时代的想法,在美国在线的时候,他曾建议为那些未付费的用户提供免费即时通讯,让他们随时发布自己的状态—这听上去很像Twitter的雏形。他从那次历时性的灾难合并中学到的经历是,互联网带来的创新和迷惑是均等的。

  创新和迷惑都是令他更主动参与其中的力量。他在2007年和自己的搭档Andy Weissman创办了Betaworks。那个时候互联网公司的创办成本在下滑,风险投资的兴趣也在回归。最初的一年他们想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包括投资和收购,还在印度搞过离岸开发,甚至还想过是否要拥有一种核心技术,后来证明这并不必要。最终Borthwick和Weissman决定关注10万美元左右的小型投资,作为一种初创企业孵化器和风险投资的综合体。他们称它为创投工作室(Startup Studio)。“我需要许许多多小的成功。”他说。

  随后,Betaworks便将注意力投向了社交网络,它推出的第一个产品是Firefly,后来演化为Choppy,它还一度被认为是围绕Twitter生态系统的公司,比如Tweetdeck和Bitly,以5000万美元将这两者卖给了Twitter,后者变成了Twitter内部的搜索引擎。后来又转向与数据有关的公司,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社交。“如今我们做的事情更像是‘作为信息的媒介’,因此收购了Digg和Instapaper,以及对移动互联网的关注和投入。”他说。

  这些想法的变迁恰恰迎合了互联网的变化。“我们作为一个平台把这些有创造力的人集合在一起,来抓住每一波的互联网的机会。这四个篇章相互承接,是在做加法,”Borthwick说。但这些投资也并非过于分散的投机,Borthwick认为Betaworks非常在意公司所投资的领域,比如他们过去将近两年半的时间专注于未来人们的新闻消费产品,无论是阅读、传播还是分享,并收购和投资相应的公司—比如Summly或Digg—“它像是一条主线把我们做的一些事情联系在一起”。

  “整个传播领域都需要重塑。人们会用手机消化简短的新闻字节,完整的新闻被分子化了。Medium是很好的专门给长篇新闻的平台,另一个极端就是Twitter,它是简短新闻点的聚集地。”Borthwick对《第一财经周刊》表达了他对目前新闻业的理解。

  Betaworks的风格一定程度上受到纽约这个城市气质的影响。它的文化和产业的多样性,很好地弥补了规模和投资可能不及西海岸的弱势。Borthwick说,“我们关注手机屏幕首页,那些对人们生活影响最大的产品。”他在不久前还接受了Business of Fashion的访问,谈论了时尚业可以从技术产业当中学到些什么。

  Borthwick希望创立一种新型的孵化器—“让创新来得早一点,快一点”。Betaworks在2008年最早得到了RRE Ventures、Lerer Ventures、White Star Capital以及知名投资人Ron Conway联合筹集的750万美元种子投资。两年之后,Betaworks又获得了RRE Ventures和Intel Capital领投的第二轮2000万美元的投资。

  每家公司都有它的一套秘密武器。对于这个新型的孵化器而言,为了“早一点,快一点”,它曾经发明了一套算法,追踪一些经常谈论创业公司的人或机构的Twitter。这套算法可以过滤掉往来内容,只关注对方经常@的项目。这样一来,不仅从中发现了不少值得投资的公司,还去除了70%的无用信息。

  算法不仅运用于投资决策上,在Betaworks的日常运转中也发挥着显而易见的作用。Borthwick希望旗下这些公司完全是数据驱动(Data-Driven)的,从而可以迅速做出决策。一台悬挂在办公间内的平板电视显示出Digg的实时流量,而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这家公司所有的产品都使用Python编程语言,这种一致性令不同公司之间可以迅速分享数据和传递产品的进展信息,从而彼此支持对方的成长。比如说Digg可以利用从Bitly和Chartbeat中得到的数据,来决定到底应该将哪些新闻放在首页。一间公司的未来命运如何,也最终由数据来决定,比如因为表现不佳,一个图片分享产品Swirl在进入Betaworks一年之后就被叫停了。

  Betaworks通常有三种方式将创业公司吸纳到这个社区当中—从最初建立一间公司开始孵化,或进行种子投资,以及收购。这间公司内还不定期有Hackers in Residence(驻企极客)。他们可以天马行空地尝试各种各样的实验,风靡的游戏产品Dots就是这样诞生的。现在Betaworks有7个驻企极客,最近的一个项目是正在进入Beta阶段的Sidedrop—这是一个给设计师的平台,方便他们在Dropbox分享时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最出名的一桩收购发生在2013年。当时Betaworks以5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Digg,在顶峰时期这间公司的估值曾高达2亿美元。这不仅是一笔非常经济的收购,某种程度上,Betaworks拯救了这家因错误转型不断下沉的公司。它组建了一个小团队,利用6个星期的时间让Digg作为新闻聚合网站重新上线。它还巧妙地选择了Google Reader关闭的时机对外发布,希望能够成为相应的替代品。“这也是一种现象,让人们可以看到Betaworks可以实现类似的事情。”Borthwick说。

  所有创业公司成长在这个社区内,不用操心管理的事情,只需专心做自己的产品。Betaworks的管理团队会观察各家公司的成长情况,并利用技术界和投资界的人脉为其提供特别的支持。当接收到一大笔融资或出售的时候,这些创业公司可能会离开这里,意味着它们会成长得更快。先后离开的公司有Bitly、Chartbeat、SocialFlow和Tweetdeck等等。“我的想法是这些公司有朝一日成长为独立的公司,我乐于见到这样的事情发生。”Borthwick曾经在接受彭博电视的访问中提到。

  “一个团队的规模应该多大,或者说如何运转才更有效率,我自己有一组神奇的数字:6、18、50。”Borthwick在制作精美的2013年年报上写道,“6个人以下要以一个紧密团队的方式运作,6个人到18个人之间处于灰色地带,可能是个紧密团队,也可能有官僚气。18人到50人之间官僚气更重。而50人之上,官僚气和公司政治将取代公司建立的基础。”

  他最终为Betaworks选择了类似于电影或游戏公司的工作室模式(Studio)—比如韦恩斯坦和皮克斯,以及Supercell和EA。2013年,Betaworks从Lerer Ventures、RRE Ventures以及White Star Capital处获得了新一轮2000万美元的融资。“对于Betaworks自己建立起来的公司,成功率是60%至65%,今年完成了11项投资,其中3家是自己建立的公司”。

  “我认为Pixar这样的工作室,其魅力在于生产的内容有很高的辨识度,我希望大家看到一个产品,能立即认出来,这是Betaworks的产品。”Borthwick说。

  联系编辑:dongxiaochang@yicai.com

  一个团队的规模应该多大,或者说如何运转才更有效率,我自己有一组神奇的数字:6、18、50。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山西政协副主席令政策被调查(图/简历)
  • 体育世界杯-西班牙0-2智利 卫冕冠军连败出局
  • 娱乐黄毅清暗指掌握黄奕密会富商视频证据
  • 财经煤老板抛楼疑因资金链断裂 撤出或超百亿
  • 科技亚马逊推首款手机:四镜头实现3D
  • 博客关捷:李娜公布大尺度照不必惊讶(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2014亚洲大学排行中国18所大学入选百强
  • 王小广:房地产调整是长期拐点
  • 社科院张明:近期人民币缘何贬值
  • 吴国平:在山脚位置更多的是机会
  • 张化桥:如何挽救中国的股市
  • 后知后觉:4大利空致A股暴跌
  • 钮文新:中国央行必须加大透明度
  • 水皮:习近平经济学渐行渐近
  • 陶冬:中国房产泡沫和其他国家不同吗
  • 慕容小散:竹篮打新一场空?
  • wu2198:最易中签的打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