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一定要办世界杯?

2014年06月16日 19:24  《财经天下》周刊  收藏本文     

  此时回顾巴西的申办条件,许多人认为“不合适”,对2016年里约奥运会更不看好。巴西不清楚自己的状况吗?为什么非得“创造条件”申办这些大型赛事呢?

  文字|独眼

  不久之前,巴西圣保罗的球场举行了第二次测试赛,可仍有部分座椅被遮蔽未能投入使用。也许就像罗纳尔多说的那样,球场总会在赛前准备好,但基础设施和交通建设显然不太可能赶上进度了——据说直到现在还只完成了45%。这个数字可能还是高估的。比如就交通设施来说,某些线路或站点未完成会影响更大范围的通行和使用,即使相关线路已经竣工,到时也未必能派上用场。

  巴西是国际足联最后一次执行世界杯举办国洲际轮换的“幸运儿”。阿根廷默然退出、哥伦比亚扭头申请U-21世青赛,使它作为南美洲唯一一个竞标国获得了“殊荣”。但自此之后国际足联开始对这届赛事忧心忡忡,2011年之后的公开评价更是十分不乐观。巴西国内更是抗议风潮不断,许多人质疑政府将如此巨大的财力投入到一件只有几十天的事情上,而不是用在教育、医疗等国计民生上,各种骚乱也持续不断。此时回顾巴西的申办条件,许多人认为“不合适”,对2016年里约奥运会更不看好。巴西不清楚自己的状况吗?为什么非得“创造条件”申办这些大型赛事呢?

  举办重大的国际体育赛事,对大多数国家来说是一件有益的事,当然同时是一项颇有风险的投资。蒙特利尔和温哥华,就在奥运之后背债上身。而从行政和城市管理角度说,大型赛事是一个重新整理城市关系、趁势完成基础设施布局的机会。通常这种有详细时间表和最终期限的大事件将成为催化剂,使行政、资金、资源调配的整体联纵得以实现,而实际看中的是对地区经济的提升。凭上一届世界杯,南非获得了GDP提升0.4%、创造13万工作岗位的佳绩,很长一段时间内,整个国家都享受到了体育经济带来的正面作用。而北京更是借着奥运会在各方面投入了几千亿元资金,得以重新整理城市布局,清楚划出了“中轴线”,以奥运中心区带动了城市北部的发展;同时在东边开辟CBD中央商务区,大举扩张。比如,正是为了奥运才有了CCTV新楼和后来付之一炬的TVCC。也正是“得益于”奥运,北京实现了城市在人们心理上的扩大,房价和地产经济“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这些,对于同样“发展中”并且有一定人口规模的巴西来说,同样会发生,他们心知肚明。本届世界杯的数个新球场,比如圣保罗球场、伯南布哥竞技场,都是选在经济待发展城市的相对贫困地区,巴西政府借世界杯提升地区经济的意愿,可谓明朗。

  但账本上的漂亮数字,并不都意味着好事。没人不欢迎更便捷的交通、更丰富的日常生活,大家都期望自己的房子变得更值钱。不过也没人欢迎蜂拥而至、良莠不齐、难以预料的体育迷;没人想在自己租房子的时候遇到房租的非理性增长;更没人想因为一场体育赛事而被迫搬家到远处。事情有两面,而坏事必然发生。

  当赛事结束,还有闲置体育场馆这样更显眼的浪费。去年8月,多家外媒报道了北京奥运场馆闲置的消息。“水立方”、“鸟巢”这些建筑总算有些用,皮划艇、沙滩排球这类边缘项目的设施当初建设时选址偏远,完全被闲置了。类似事件在奥运会和世界杯主办国时有发生。即使无法像伦敦奥运会有过半场馆可以拆除,在世界杯前的场馆设计与利用上,巴西倒也做了一些考虑。12个球场中有相当比例是在以前的建筑上面改造的,新建球场在选择方案时基本都强调建筑的环保性能、运营成本,有的运用了太阳能,有的能收集利用水资源,而且考虑了赛后缩小看台,削减建筑的整体规模。希望这些建筑师的好意最终真的能实现,而非为城市留下沉重负担。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全国上半年通报查处12名女官员(图)
  • 体育NBA-马刺4比1热火夺第5冠 莱昂纳德MVP
  • 娱乐黄奕发律师函正式提离婚:曾多次遭家暴
  • 财经人民日报四问楼市:不会出现断崖式暴跌
  • 科技工信部推新规治理iMessage垃圾短信
  • 博客李静:八八我没心没肺的男闺蜜戴军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生恶搞“葫芦娃”毕业照走红(组图)
  • 苏鑫:一线城市哪些房子会降价?
  • 钮文新:不同意吴敬琏的观点
  • 刘姝威:房价降下去 股指升起来
  • 叶檀:中国大妈买金输给了美联储
  • 时寒冰:IPO重启下的股市困局
  • 方泉:“微刺激”出吃饭行情
  • 陈思进:驳任志强“房价拐点未到论”
  • 陶冬:联储声明寻先机 美选举现变数
  • 冉学东:“闭上眼睛”打新股
  • 王海滨:从常识看中国财富转移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