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在巴西的形象不太好

2014年06月16日 19:24  《财经天下》周刊  收藏本文     

  “吸血鬼”的印象在巴西人心中已经根深蒂固。

  实习记者|杨雪

  巴西西北部亚马逊[微博]州的玛瑙斯,本是一片荒芜人烟的雨林。1967年,政府在这里建立了巴西第一个自贸区,过去的40多年来,大量外资企业带着对这个新兴市场的野心来到这里建厂。

  其中也包括中国公司。早在1999年,格力电器成为第一家在巴西投资设厂的中国家电企业,开始其在玛瑙斯的热带雨林探险。

  建立自贸区只是巴西政府吸引外资的第一步。随后又推行了包括税收优惠、行业优惠和补贴等一系列政策。众多优惠政策与措施之下,巴西在外资企业眼里成了一块美味的大蛋糕。目前巴西吸引的外资在世界上将跻身前三, 2013年巴西共吸引外商投资640.45亿美元。

  但是对于缺乏跨国经营经验的中国公司来说,在决心开拓巴西市场之前,必须先做足功课。

  “中国人在巴西的形象不太好。”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巴西研究中心秘书长周志伟对《财经天下》记者说,这主要是一些中国公司没有维护好劳资关系。“提到中国企业,很多巴西人联想到的是24小时持续工作,只求利润的‘吸血鬼’。”他说。

  中国企业近几年无不努力扭转当地人对中国人的印象。但是,中国企业的另一个挑战在于适应当地的法律。巴西是联邦制国家,税种复杂,外资企业一不小心就会被“被逃税”。中兴巴西子公司就因漏税被起诉需缴纳罚款2.58亿元,但事实上,中兴已经在另一个州交过该税了。

  实现管理的本地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雇佣巴西人才,便于熟悉相关法律,了解当地人的消费习惯。

  说到消费习惯,巴西市场也正在走向成熟。巴西知名智库瓦加斯基金会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巴西全国1.92亿人口中,目前已有1.05亿迈入中产阶层行列,消费也被整体拉动,巴西现在已经是PC全球第三大的消费市场之一,也是手机、移动设备、电视消费的第四大国家。

  不过,大多数巴西人对于消费品的要求仍然是实用为主。比如,巴西人不讲究“一分价钱一分货”,他们最喜欢讲价;商品的质量体系可能有十个层级,但对巴西人来讲就是两个——好的跟不好的。而且不仅是对商品的消费习惯不一样,喜好也有区别。对于汽车,巴西人看重实用超过品牌,以及是否是两种混合动力相结合。就这一点奇瑞对汽车型号进行了一定的改良,更加贴近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巴西的基础设施建设正为中国企业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2011年,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夫(Dilma Rousseff)访华,与中国政府签署了20项双边贸易及投资协议。其中的一个大手笔的项目是:中国第二大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微博](ZTE)承诺,在圣保罗附近的Hortolandia建设一个投资达数亿美元的工业园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全国上半年通报查处12名女官员(图)
  • 体育NBA-马刺4比1热火夺第5冠 莱昂纳德MVP
  • 娱乐黄奕发律师函正式提离婚:曾多次遭家暴
  • 财经人民日报四问楼市:不会出现断崖式暴跌
  • 科技工信部推新规治理iMessage垃圾短信
  • 博客李静:八八我没心没肺的男闺蜜戴军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生恶搞“葫芦娃”毕业照走红(组图)
  • 苏鑫:一线城市哪些房子会降价?
  • 钮文新:不同意吴敬琏的观点
  • 刘姝威:房价降下去 股指升起来
  • 叶檀:中国大妈买金输给了美联储
  • 时寒冰:IPO重启下的股市困局
  • 方泉:“微刺激”出吃饭行情
  • 陈思进:驳任志强“房价拐点未到论”
  • 陶冬:联储声明寻先机 美选举现变数
  • 冉学东:“闭上眼睛”打新股
  • 王海滨:从常识看中国财富转移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