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公司的世界杯:奇瑞江淮等在列

2014年06月16日 19:23  《财经天下》周刊  收藏本文     

  作为全球第四大汽车销售市场,巴西正在迎接各大汽车公司的进入,除了大众福特这些跨国车企,中国自主品牌也是一支重要的队伍。

  本刊记者|刘晓璐

  当球迷因为世界杯的到来而对巴西激动不已时,汽车巨头们也面带微笑地期待着。他们并不是期待里约热内卢的假期或者退休后的悠闲生活,而是看到了这个南美最大的消费市场巨大的潜力:尽管这里仅有14%的道路是铺设完整的,但是,2003年以后,巴西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已经有4000万巴西人步入中产阶级的行列,这也让他们有能力去购买第一辆汽车。

  根据巴西汽车贸易协会Angavea预测,巴西汽车市场在2016年将达到570万销售量,这个数字在2013年为376.7万辆。而Roland Berger战略咨询公司则认为,巴西甚至有可能在2015年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第三大汽车市场。

  “巴西现在正处在一个最关键的时期”,IHS汽车资讯公司拉美市场研究专家Guido Vilozo说,“巴西的人均GDP首次达到了1万美元。这是一个关键点。如果你回头去看美国、欧洲甚至是韩国,你会发现,这是市场到了一个成长时期的标志。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汽车公司都开始关注巴西的原因,他们希望能够在这个市场分到一杯羹。”

  大众、菲亚特、通用和福特已经在这个市场上努力了多年。2007年,这几个品牌在巴西的市场占有率高达84%。但是这个数字随着新角色的不断涌入开始降低。根据J.D.Power的预测,它们的市场份额在2015年有可能降到70%。这些新进入者包括,起亚、现代、本田、尼桑和宝马[微博]等,当然还有更新的汽车公司——中国的奇瑞、江淮、长城、吉利等。

  奇瑞在2010年开始,就率先宣布在巴西投资4亿美元建立汽车工业园,实现生产当地化,项目预计于今年下半年建成投产。届时,奇瑞将成为在巴西投产的中国第一个乘用车企业,而奇瑞在巴西市场的地位也将发生质的变化。

  奇瑞巴西CEO Luis Curi认为,2014年奇瑞在巴西的销量将超过3万辆,几款主力车型将各自取得增长,其中QQ销量最高,预计全年销量将达1万 辆,其次是Celer的8000辆,瑞虎也将贡献5000辆,其他车型总计7000辆。这意味着奇瑞巴西销量将达到去年的3.7倍,或者同比攀升271.9%。

  IHS对奇瑞在巴西的前景表示乐观,根据其预计,2014年奇瑞巴西销量将达到4.08万辆,2015年将达到7.3万辆。奇瑞已经在委内瑞拉、乌拉圭投产,预计2016年产出可倍增至9.4万辆。

  江淮、长城和吉利汽车[微博]都公布了自己的巴西建厂计划。中国汽车公司之所以会选择在巴西建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巴西的贸易政策。早在2012年4月的时候,巴西政府就宣布对进口汽车征收30%的工业产品税。不过,如果汽车制造商有65%以上的零配件产自巴西和南美洲共同市场的其他国家(如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就可以享受退税或者免税待遇。

  同时,巴西汽车行业严重缺少自主品牌。尽管在1950年代,曾出现过Romi, Miura, Puma, Gurgel, and VEMAG(后来被大众收购)等多个品牌,大多都没有成功,巴西本地媒体认为,巴西人已经习惯于接受国际品牌,如果自主品牌想要成功,需要做出非常的努力才能达到巴西人期待的水平。但是,这对于自主品牌提出了诸如资金、技术和设计等多方面的要求,鲜有企业能够与这些存在了百年的外来品牌相竞争。

  幸存下来的品牌,如TAC选择了细分市场。其经典车型TAC Stark是一款越野车,在它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长城的影子。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全国上半年通报查处12名女官员(图)
  • 体育NBA-马刺4比1热火夺第5冠 莱昂纳德MVP
  • 娱乐黄奕发律师函正式提离婚:曾多次遭家暴
  • 财经人民日报四问楼市:不会出现断崖式暴跌
  • 科技工信部推新规治理iMessage垃圾短信
  • 博客李静:八八我没心没肺的男闺蜜戴军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生恶搞“葫芦娃”毕业照走红(组图)
  • 苏鑫:一线城市哪些房子会降价?
  • 钮文新:不同意吴敬琏的观点
  • 刘姝威:房价降下去 股指升起来
  • 叶檀:中国大妈买金输给了美联储
  • 时寒冰:IPO重启下的股市困局
  • 方泉:“微刺激”出吃饭行情
  • 陈思进:驳任志强“房价拐点未到论”
  • 陶冬:联储声明寻先机 美选举现变数
  • 冉学东:“闭上眼睛”打新股
  • 王海滨:从常识看中国财富转移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