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寇:我不信任正能量

2014年05月09日 00:07  《第一财经周刊》  收藏本文     

  曹寇,1977年生,南京人,先锋小说家。小说风格独树一帜,被誉为最具才华和潜力的当代青年小说家。代表作有《割稻子的人总是弯腰驼背》、《能帮我把这袋垃圾带下楼扔了吗》、《我和赵小兵》、《挖下去就是美国》和《朝什么方向走都是砖头》等。著有小说集《操》、《喜欢死了》、《越来越》、《屋顶长的一棵树》,长篇小说《十七年表》,文史作品《藏在箱底的秘密性史》,随笔集《生活片》。

  01 “感到厌倦在于这件事常让我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我这到底是要干什么。写作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问题有答案了吗?

  答案可能有,比如使自己不要利欲熏心,不要昏聩,在真善美之前保持敬畏。但这样说太大了,有装腔作势之嫌。所以它几乎是无解的,因为没法说。如果一定要说,我目前只会写点东西,恰巧这东西养活了我,它已经不再高雅和神圣,已经彻底沦为工作。我们岂能不对工作产生厌倦呢?

  02 你似乎厌恶推销,厌恶请更有名望的人夸自己,这是洁癖吧?

  我确实不喜欢推销自己,应该是性格原因。我觉得如果推销自己,那就不再是我,我会骂自己不要脸。我骨子里过于严肃,没有任何娱乐精神。

  03 在描写当代中国方面的书里,谁令你印象深刻一点?

  溥仪的《我的前半生》、高华的《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以及秦晖的论著给我印象很深。

  04 你是挑剔得很的人吗?别人能忍你不能忍的东西多吗?

  应该算挑剔的人吧,我有某种非物质的洁癖。不能容忍他人对我造成的生活污染,坚决抵制精神的、审美的、趣味上的等等交叉感染。我不想做一个事事关心、博闻广记之徒,只愿意做一个局限单一、孤陋寡闻的人。目前我几乎忍无可忍,各种强奸企图和强奸行为遍布生活的所有角落。

  05 为了让身边人满意,你做过哪些妥协?

  谈不上妥协,都是自愿自发的。我必须让亲人满意,必须照顾他们的感受。这不仅是我的责任,也是所有人的宿命。一个人是没法获得自由的,尤其我们中国人,牵累更多,鲁迅在1935年听说老太太和朱安要来上海还哀叹人生之苦呢。我们毕竟不是孤儿。

  06 你的文章包括采访回答,装模作样的东西少,同时你又承认自己圆滑世故的一面也不少可否理解为你是一个比较警醒,但同时又对自己容易失望的人?谁对你的价值观产生过重要影响?

  我的圆滑世故应该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造就的,我猜如此。本质上我情绪不激烈,并非革命者。其实何止失望,几乎处在绝望情绪之中。我不信任正能量。西绪弗斯很好,绝望并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他是我的榜样。

  07 什么是你早年深信,如今深表怀疑的东西?从审美角度说,你觉得最庸俗、最该被删除的几样东西是?

  我对无神论曾深信不疑,现在不了。关键是现在我深表怀疑的东西越来越多,比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比如男女之情。后一个问题,瓷砖应该取缔,尤其那些既贴厕所又贴厨房的。中国酒类广告也应该全部撤下,世间大丑莫过于此。另外海魂衫匡威鞋之类的文艺装×犯应该试着穿点别的。

  08 你觉得最被高估的美德是?

  太多了,勤劳和善良就被高估了。勤劳并非人的本能,本能是好逸恶劳,勤劳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受虐和自虐。善良就更别说了,它是相当混乱的区域。我妈对我好,对别人未必好,你说我妈善良不善良?

  09 人生中第一次意识到荒谬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

  荒谬感在我看来应该不是灵光一闪的陡然“发现”,而只是空气或生态系统自带的属性。

  10 假如死人可以活过来,并回答一个问题,你想问谁,问TA什么?

  还是想问鲁迅。我想问他,什么叫黑暗的闸门,你真以为自己能扛得动吗?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新疆阿克苏处置袭警案击毙1人抓获1人
  • 体育威少三双雷霆1-1快船 铁塔28+9步行者1-1
  • 娱乐周迅首公开恋情合照曝光 男友为华裔影星
  • 财经多家投行涉嫌聘用亚洲官二代遭美国严查
  • 科技中概股市值两个月蒸发超300亿美元
  • 博客实拍:揭秘美国最难进的深泉学院(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性知识缺乏 高二女尝禁果怀孕要生孩(图)
  • 方志广:大盘冲高回落藏何信号
  • 展锋:大盘冲高回落 信心缺失很致命
  • 傅蔚冈:注定荒芜的高铁新城
  • 徐小明:驳期指闪电论和遛狗论
  • 水皮:股市置之死地而后生
  • 慕容小散:抢筹阿里永做“小三”?
  • 张明:中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路径
  • 易宪容:地方松绑限购政策无法保地价
  • 叶檀:阿里上市谁将大获全胜?
  • 许一力:英拉背后的大国经济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