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为他们做好多事

2014年05月09日 00:07  《第一财经周刊》  收藏本文     

  相比父辈,中国的80后更注重个人品位和实际的功能需求,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尽管大多数人还处于事业发展早期,可支配收入有限,但他们喜欢接受新事物,而且雄心勃勃。

  伊险峰

  80后一代也一直是我们杂志最感兴趣的人群。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因素,围绕这个人群还有更多的因素聚合在一起:中国刚刚经历过一个GDP的高速增长期;中国家庭观念的重视、对子女的特别关爱又让几代人积累的财富向这个人群倾斜;与老一辈比起来,他们没有被商品短缺时代所毒害;他们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和愿望,随着他们在社会中成为中坚人群而具备更多的示范效应,这也一定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准。

  而与这样一个庞大并且特征鲜明的人群相提并论的也许只有美国婴儿潮那一代人了。要知道,美国二战之后的整个历史差不多都是围绕这特殊的一代人所展开的,我们所了解的大多数美国公司的崛起依赖于消费市场的蓬勃兴起,而消费社会的形成差不多就是为这个人群量身定制。

  中国的80后人群,是否具备同样强大的辐射力?中国在1980年之后出生的人群现在有2.4亿,一位被采访者认为这个相当于两个日本、四个英国总人口的人群,足以给汽车业带来不一样的变化。他们相信这个人群具备这样的潜质,值得为他们付出更多一点——当然,未来也会带来更多的回报。在美国,曾经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谁掌握了婴儿潮一代的消费需求,就意味着它掌握了美国市场。

  同样像封面故事所提及的,婴儿潮一代在美国不仅是一个代际概念,在30多年的历史当中,它一直充当美国的主流消费人群,某种意义上,它差不多就是战后美国性格的化身,它重新塑造了美国文化。如果80后一代真的具备如此强大的影响力,那么我们可能还真是面临着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

  当然,虽然每个汽车厂商都想到为这个人群定制生产和服务,都意识到了这个市场的庞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最终同样获得成功。就像当年在美国发生的那样,未来一定有作为大多数的失意者或平庸者,也一定有少数几个真正的成功者。最终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为自己带来巨大成功的,可能不是最熟悉趋势的人,也不是最了解这个人群价值的人,而是洞察到了消费者真正需求的人。我们这一期的对话栏目中,Glen Parker有一段话说得特别好,所谓的消费者洞察是“为什么会发生”,而不是“发生了什么”。“趋势很重要,但更有价值的是了解趋势是如何产生的,”他说,“这才是根本的东西,也就是消费者的根本性需求。”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新疆阿克苏处置袭警案击毙1人抓获1人
  • 体育威少三双雷霆1-1快船 铁塔28+9步行者1-1
  • 娱乐周迅首公开恋情合照曝光 男友为华裔影星
  • 财经多家投行涉嫌聘用亚洲官二代遭美国严查
  • 科技中概股市值两个月蒸发超300亿美元
  • 博客实拍:揭秘美国最难进的深泉学院(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性知识缺乏 高二女尝禁果怀孕要生孩(图)
  • 方志广:大盘冲高回落藏何信号
  • 展锋:大盘冲高回落 信心缺失很致命
  • 傅蔚冈:注定荒芜的高铁新城
  • 徐小明:驳期指闪电论和遛狗论
  • 水皮:股市置之死地而后生
  • 慕容小散:抢筹阿里永做“小三”?
  • 张明:中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路径
  • 易宪容:地方松绑限购政策无法保地价
  • 叶檀:阿里上市谁将大获全胜?
  • 许一力:英拉背后的大国经济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