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在互联网战略转型中的阵痛

2014年05月08日 14:58  《中关村》 微博 收藏本文     

  孙为民[微博] 苏宁云商副董事长

  怎样从一家零售企业向互联网企业过度?从2010年到2013年,苏宁一直都在为战略转型而努力。最初我们是线上线下两个渠道都做,同时进行消费者拦截。但是后来我们发现,把消费者分成两种渠道的概念不靠谱。所以,我们在2013年3月融合了采购,6月又融合了架构,并在2013年三季度借鉴互联网企业的模式宣布开放。

  我认为苏宁的战略转型是对的,虽然我们的利润是下降的,但是从战略来看,并没有错。为什么在正确的战略下没有好的结果呢?同样是做零售,过去和现在截然不同。零售实际就是商品、资金、信息的互动。过去,只要把商品、价格和服务这三大块做好就能做好零售。但是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光做好这些还远远不够。

  首先从商品角度来说,我们过去做商品的思维是,商品的功能越多越好,价格越丰厚越好。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我们曾看到过消费者从产品使用到报废,有一些功能他根本就不知道,但是他却为这些闲置的功能买单了。所以我们要从过去的商品思维转变为现在的产品思维,也就是要明确产品到底要解决哪一类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从价格角度来说,过去我们认为价格是非常有效的竞争手段,不仅中国人习惯价格竞争,连美国人也一样。但是现在,价格竞争被做得越来越极致。以前是免费,现在连倒贴都出现了,比如嘀嘀打车,其推广成本非常高。我们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看重的不仅仅是价格,更是价值。实体零售企业如果始终把价格当成重要的营销手段,而不能把价格变成价值的重要导向的话,线上线下都会偏移。

  最后从服务角度来说,过去我们只要做到服务规范、标准严谨就行,但是互联网时代,大家讲的是体验,是顾客能感受得到的服务,是通过接收到的服务来买单的。

  从商品到产品,从价格到价值,从服务到体验,这是我们这几年在互联网战略转型过程中的深刻体会。互联网是一种工具,每种工具带来的习惯和技能一定是不一样的。如果在细节中没有新的技能,转型是不可能取得成绩的。

  外界普遍认为我们在互联网转型中,很多做法是比较激进的。而我们自己认为,我们只是比别人先行一步,比别人早点犯错误,比别人更早体会到教训。

  第一个教训就是互联网的免费思维。在互联网思维下,做任何事情一定都要从免费的角度来考虑。为什么一定要免费?其实这恰恰说明我们没有抓住客户真正的需求,也就是客户的痛点和痒点。免费思维过去可能会成功,今天越来越难了。今天有9亿多网络用户,如何免费培育?这是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第二个教训就是对流量的看法。传统互联网思维跟李嘉诚的开店思维类似,非常注重地段,这个说法是千真万确的,因为地段就意味着客流量。但是地段是不断变化的,在一个100万人口的小城市,既有商圈20年可能都不会变;但是在一个500万人口的中型城市和一个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商圈会不会变?地段会不会变?肯定会变。

  同样的道理,互联网的流量也是在不断改变的,这点非常重要,但比流量更重要的是品牌。最近几年,大家都在探讨小米现象。小米为什么能成功?大多数人认为是互联网模式的成功。其实,小米的成功在于经营顾客本身形成的高价值流量,而不是花钱买来的低价值流量。至于流量具体放到哪一个平台上,已经无关紧要。

  大家都在讲互联网思维,而我们认为,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复旦投毒案死者父亲拒绝联名求情信
  • 体育威少三双雷霆1-1快船 铁塔28+9步行者1-1
  • 娱乐周迅首公开恋情合照曝光 男友为华裔影星
  • 财经多家投行涉嫌聘用亚洲官二代遭美国严查
  • 科技中概股市值两个月蒸发超300亿美元
  • 博客实拍:揭秘美国最难进的深泉学院(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性知识缺乏 高二女尝禁果怀孕要生孩(图)
  • 傅蔚冈:注定荒芜的高铁新城
  • 徐小明:驳期指闪电论和遛狗论
  • 水皮:股市置之死地而后生
  • 慕容小散:抢筹阿里永做“小三”?
  • 张明:中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路径
  • 易宪容:地方松绑限购政策无法保地价
  • 叶檀:阿里上市谁将大获全胜?
  • 许一力:英拉背后的大国经济博弈
  • 沈建光:央行报告警示风险
  • 冉学东:央行货币政策框架图谋变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