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

2014年05月05日 15:30  《国际融资》  收藏本文     

  ■ 李娜

  当前,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认识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从大背景来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提出,正处于中国经济最艰难时期。而京津冀协同发展将给全国的产业升级打一剂强心针,同时,在产业链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城镇化建设和脚步也将随之加快。更为重要的是,京津冀产业链的形成为未来京津冀大都市圈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2月26日,习近平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并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较为实际的两方面,一是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二是助推新型城填化,未来北京和天津周边城市的发展机会来自于产业承接。

  中国经济正处于艰难时期

  从大背景来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提出,正处于中国经济最艰难时期。2008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危机重创了中国出口增长,今年一季度,中国进出口增速仅为-1%,仅次于2009年同期,是新千年以来的次低水平,其中,进口增速的下降引起最大忧虑,一季度,进口增速为-3.4%,而3月当月的进口增速为-11.3%,较1-2月的累计值大幅下降了21.3个百分点,如果说1-2月进口增速的负增长是受春节因素影响,而3月在复工的情况下仍下跌了21.3个百分点就意味着中国内部需求遭遇了断崖式下滑。

  一直以来,中国的内需增长都依赖两个方面,一个是消费,一个是投资,而这两方面都与出口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中国是外向型发展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程度居世界前列,吸纳着大量的低端劳动力,维持着劳动力的基本就业需求,而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出口。但自2008年之后,中国的外需面临着极端严峻的形势,2007年,中国出口增速为25.67%,而到2013年,这一速度已经降至7.9%,下降幅度达到了17.8个百分点,而且,这7.9%的增速中又有绝大部分为资本流动而形成的假出口,在2013年底美国宣布削减QE之后,出口水分被不断挤压,到今年一季度,出口增速较2013年底已经下降了10个百分点,增速仅为-3.4%,真实的对外贸易形势暴露出来。

  外部需求增长的大幅萎缩使劳动密集型产业遭遇极大冲击,劳动力就业难以保证,居民收入增速下降也就是必然趋势,最终影响的是消费对中国经济的支撑力。从数据来看,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007年为12.2%,而到2013年,这指标仅为7%,下滑幅度达到了5.2个百分点,而作为低端制造业主要的吸纳对象,农村的收入增长形势更加严峻,2013年较2007年下降了5.6个百分点,而且,从2007年以来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来看,经济形势最差的2009年,两者之间的差距最高达到了3.24倍,也就是说,在外需不畅的情况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会明显拉大,这也意味着农村居民是受出口增速下降影响最明显的部分。“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将城镇化作为了主要战略目标之一,而此次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城镇化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除消费外,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另一驾马车投资也与出口牢牢绑在一起。2013年,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的投资占比已经达到了33.76%,而十年前这一数值仅为26.44%。当前,三分之一的投资是在为制造业、为出口服务,外部需求的下降成为了投资增速不济、中国国内产能过剩严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增速2007年还维持在28.7%的水平,而到2013年,这增速已经下降到了14.2%。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外部经济形势恶劣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已经到了极困难时期,改革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开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就必须在大刀阔斧与谨慎前行中左右平衡,寻求最合适之道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将给产业升级打一剂强心针

  产业布局与基础设施投资的协调发展是京津冀必须大刀阔斧调整的重要方面。如前文所述,中国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全球化发展至今,不管未来是美中欧三足鼎力,还是环太平洋美元湖的建立,亦更甚者形成欧亚大陆的亲密无间,中国都已经无法摆脱外向型的发展模式,出口已是稳定中国经济的最重要环节。而未来的出口与当前的中国出口格局将有极大的不同,当前,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仅为3%,出口企业基本没有议价能力,对中国出口形成非常不利的局面,同时,中国周边国家正在崛起,抢占全球出口份额的争夺战已经开始,而且日益激烈,低端制造业对中国出口的支撑已经疲弱,提升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制造业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聚集了大量的资金和高技术人才,运用这些资源,将北京打造成为高技术研发中心是顺理成章。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北京行政区域有限,目前土地使用已经基本饱和,发展高技术产业受到地理因素的限制,2013年北京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6.8%,而同时,北京的东南部地区仍然有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将这部分企业转移出去是必然出路。河北从地理上环绕北京,是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最佳选择。低端制造业的向外转移将使中心圈的发展加速靠向第三产业,目前,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0%,这给北京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么来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已经非常清晰,以北京为技术核心,产业向河北扩散,不断提升河北的产业层级,形成一个由技术、资本聚集到产品研发,再到投入生产的完善的产业链,而天津则是这一区域中最为重要的出海口。过去,在行政、税收及地方保护主义的限制下,京津冀处于各扫自家门前雪的状态,北京有技术、天津有港口、河北有土地,但互相之间没有合作,而未来,打破地区隔膜,整合资源,发挥几倍的效力是京津冀发展的最好出路。

  下一步,在形成整体的产业布局的基础上,达到基础设施一体化就不再困难。铁路、公路、通讯设施等的建设将以串联产业布局为主要目的,同时,天津港建设更是重中之重,近期有消息称,天津港在中国国内港口首家推出的“线上无水港”平台正式上线,这对于促进港口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将给全国产业升级的步伐打一剂强心针,高技术不再只是北京某些大学、科研机构摆在柜子里的样品,而是切实地进入到生产领域,同时,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迁至河北省,对高技术发展更加贴合实际有着直接的利好。更重要的是,京津冀高技术与产业的融合不仅对本地区的出口,也对全国在未来长期稳定出口形势起到重要的作用。

  而且,从短期来看,当前全国都面临着产能过剩的严峻形势,水泥、钢材等大宗商品过剩情况严重,消化过剩产能是京津冀基础设施一化体的重要目的之一。过去单纯地大肆上马基建项目虽然达到了消耗产能的目的,但却散乱无序,浪费严重,而如果京津冀根据产业布局有规划地进行,则可以杜绝重复建设等问题,使投资发挥最大化作用。不过,对于相关产业的投资,河北必须小心谨慎,不能一哄而上,以避免给环境造成极大影响。

  京津冀协同发展——城镇化新样本

  在产业链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城镇化建设和脚步也将随之加快。目前,各地方政府对于城镇化的建设有一个很大的误区,中国国内近几年的城镇化建设总是以房地产为先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声音刚一露头,河北一些中小城市的房价就应声而涨,有些地区,两个月的时间就已经翻倍,这对未来产业的聚集产生了极大的阻碍。

  从市场的发展脉络来看,有了产业、有了就业岗位,城镇化也就随之形成,而脱离了产业和就业的城镇化只能形成睡城,甚至鬼城。美欧大量的城市、小镇都是在产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后,自发逐渐形成扩大的,而非政府引导所致。因此,布局京津冀产业发展,实际上就是在为加快城镇化发展打基础。

  但仅仅是将农民转变身份为市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特别是在京津冀大力实施产业升级的情况下。产业升级必然使大量低端劳动力就业受到影响,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大量增加城镇就业岗位,而城镇的最大特点就是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因此,未来第三产业是唯一可吸呐富余劳动力的方向。目前,北京的第三产业占比已经达到生产总值的70%,而河北的这一比重仅为35%,其中,石家庄为48.1%,保定为31.3%,第三产业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更为重要的是,京津冀产业链的形成为未来京津冀大都市圈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中国最大的地理特征是人多地少,发展大城市化,在东部建立大都市圈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也有许多其它国家可借鉴的经验。京津冀发展大都市圈是提升地区竞争力的最好途径,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从数据来看,2013年北京的人均GDP为1.5万美元,同时,河北人均GDP仅为6500美元。而通过京津冀一体化之后,区域间差距逐渐缩小,以目前京津冀共有一亿人口计算,保守估计GDP的体量有望超过一万亿美元。如此庞大的一个市场,将更有力地拉动中国内需增长。前面我已经阐明,未来中国外部需求很难再有大幅增长,产业升级保持出口稳定已经是中国必须面临的难题,进一步扩大内需是当务之急。

  总体来看,要达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形成完整产业链的目标,要解决的不仅仅是企业搬迁的问题,更多的是三地之间整体布局、资源融合、统筹发展。这相当于将京津冀,特别是河北目前的产业布局、城镇规划进行重新审视和梳理,不是短期可以实现的,可能需要五年,甚至十年的时间才能建成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给予的不单单是一纸规划文件,而是从财政税收减免、金融贷款支持、产业准入松紧、户籍制度调整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其中,有的需要冲破旧有的地方利益格局,有的则需要地方政府紧紧把关决不放松,如何寻求其中的平衡将是对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决断力的极大考验。(摄影 张健 李留宇)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乌鲁木齐暴恐案1名袭击者身份被确定
  • 体育帕克32分马刺抢七屠小牛 篮网晋级战热火
  • 娱乐孙俪邓超千金身份成疑 恐面临巨额罚款
  • 财经楼市下行概率增大 万科等开发商看空未来
  • 科技运营商合建铁塔公司最不利中移动
  • 博客马未都:节假日高速路免费不堵才怪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男神老师精通三外语 女生狂呼都教授(图)
  • 沈建光:全面降准势在必行
  • 叶檀:荒谬的GDP全球第一
  • 海啸希望:GDP增速为什么不能低于7%
  • 冉学东:城商行变身投行是福是祸
  • 周彦武:中日央行外汇占款的处理方式
  • 陈思进:从沃尔玛的撤离看中国楼市
  • 二当家:股市是在还2009年的帐
  • 金岩石:股市将在乐观预期中开启上涨
  • 龚蕾:巴菲特接下来会投资啥
  • 周天勇:地方财政体制经济和社会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