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景南:打造从中国走出去的国际品牌

2014年05月05日 15:29  《国际融资》  收藏本文     

  ■本刊记者 李路阳 实习记者 陈晓丹

  许景南是匹克集团(简称:匹克)董事长,也是匹克的创始人。在匹克发展的25年间,许景南带领团队,以中国闽南商人特有的执着与眼光,锻造了支撑匹克品牌的几大核心资产:品牌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和市场、研发的国际化。连续六年实现80%以上快速增长的匹克,近两年却因为中国运动品行业市场衰退等因素影响,与其它运动品牌一样遭遇了库存积压和销售下滑之劫。他们果断调整,在中国国内实施断臂之策,在国外推进扩张之略,以两年的调整,为匹克赢得了锻造国际品牌的十年战略发展空间。许景南十分清楚,锻造国际品牌,需要两个关键性因素作支撑:一个是国家的强大,因为任何一个国际品牌的发扬光大都离不开其祖国背景的支撑;另一个是企业的实力,不但企业全员要有做百年老店的信念,而且企业经营创造的利润要足以能支撑公司对国际品牌锻造的大量投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匹克国际化实力的快速提升,让我们有理由做出这样一个预判:匹克有可能在十年间成为从中国大陆“走出去”的运动品国际品牌

  20万元配套投资失手却成就了自主创业

  许景南的青年时代赶上了改革开放,这让出身于福建泉州城乡结合部农民家庭的他第一次拥有了与城里人同台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他从下海捕鱼积攒的钱中拿出50元做投资,与其他俩人合伙购买了一辆拉板车,在码头做拉货生意赚钱。接着,他又靠拉板车赚来的钱投资乡镇小企业,陆续创办了包括壳灰厂、机砖厂、专做旧箱回收改造的包装厂、板车运输队、拖拉机队、汽车运输队等在内的十几家乡镇企业,成为20世纪80年代靠勤劳致富的最早万元户之一。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他已拥有20万元积蓄。

  许景南此时又赶上了另一个机会,那就是泉州市政府提出迎接二次产业转移,依靠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创办外向型大企业。当时泉州有一家叫胶鞋一厂的企业为耐克做来料加工,生意很红火,许景南与一位懂得制鞋技术和市场销售的朋友合计后,觉得运动鞋的市场远比他投资的那十几家企业更有前途,于是,他萌生了新的念头:投资创办一家给胶鞋一厂做配套的企业,专做鞋帮面。他说:“我拿出创业积攒的20万投资建厂房,同时引进外商做设备投资,双方合资成立了一家公司。没想到的是,厂房建起来了,设备也买回来了,胶鞋一厂却搬到了福建莆田,结果,配套做不成了。我被逼得只好自己干,由此还引发了雪上加霜的连锁反应,外商对我们没信心了,提出要退股。我当时把钱都投资建厂房了,哪有钱退给外商啊!外商执意要拉走设备,幸亏政府出面解决问题,最后,外商才同意了我们的提议,等我们有了钱再分期付给他。尽管当时非常艰辛、难受,但也有值得庆幸的地方,胶鞋一厂搬走后,该厂泉州本地的大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表示愿意来到我们这个企业。我因此拥有了一批骨干,使企业的产品研发和制造有了技术与管理上的保证。而这次被动收购,也为十几年后,我们能在资本市场顺利上市奠定了一个令投资人喜欢的股权结构。”

  尽管匹克的发展让外商对退股的决定后悔莫及,但许景南心里很清楚,匹克的创业之路太艰辛,而这种艰辛跋涉,如果没有足够的自信是很难承受、很难坚持下来的。“刚创办匹克的时候,我们非常希望能接到外单,但新办企业很难让外商信任。当年我在广交会上认识了一个外商,他手中有20万双鞋的订单,我想把这个订单拿下,狠了狠心,一双鞋亏一块钱也要做,但外商还是不放心,要求我们交保证金。我本想通过这个订单拿到一些预付款,没想到人家还要我们交保证金,这事自然是谈不成了。怎么办?只好放弃接外单的幻想,老老实实地在中国国内市场做自己的产品和品牌。”许景南对《国际融资》记者说。

  1990年,许景南为其自主生产的运动鞋注册了个“丰登”商标,并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壹佰、华联、力生等商场率先销售,结果,卖得特红火,一炮打响。但他不满足,他的梦想是把产品卖到国外去。“PEAK匹克”之名就是在他国际品牌的梦想中创设的,1992年,“匹克”正式在中国国内注册商标。“匹克”商标拥有的奥林匹克精神之魂,为匹克创国际品牌奠定了具有国际味道、不需太多解释、容易叫响的商标基础。也就是从那时起,匹克开始了锻造国际品牌的漫漫长路。

  数十载投入,积聚专属性品牌资产蓄水池

  1991年,许景南公开宣布,匹克实施国际化战略,做国际品牌。

  许景南做出这个决定,是基于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一个理性判断。他说:“要建百年企业,首先要有品牌,而要做国际品牌,就要有国际化战略。”

  在今天看来,匹克当初的战略定位无疑是具有前瞻性的,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经济尚处于粗放型阶段,中国制造虽然活跃,但其质量、技术、管理、资金实力,均与世界同业相距甚远。许景南此时提出匹克要做国际品牌,这在很多人看来,是痴人做梦。对此,匹克团队内部就有极强烈的反对声音。反对者认为,一家没经验、没资源的小企业,怎么可能做国际品牌!许景南则不然,他对匹克有信心,“虽然我们当时一没经验,二无资源,但我们可以慢慢打基础、慢慢朝着那个目标走。也正因为中国没有国际品牌,我们匹克才有机会啊!”他发自内心地说。

  许景南对推进匹克国际化战略,非常坚定,也十分执着,但他当时也有担心,他说:“当时我最担心的问题是国家不强大。资源是可以慢慢积累的,经验也是可以慢慢摸索的,但国家不强大就不可能有品牌。同时,我也相信,改革开放必然会使中国强大。从改革开放30多年为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看,我当初的判断是正确的,改革开放为我们匹克创国际品牌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企业要锻造国际品牌,需要内功,也需要环境。其环境包括所在国家的经济实力是否足够强大,民众消费能力是否足够活跃。德国的阿迪达斯、美国的耐克等百姓耳熟能知的体育品国际品牌,其身后无一例外地都站立着一个经济发达的强国。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最大成果之一是成就了一批有远见、敢担当、内功好、实力强、不惧怕“走出去”与最强竞争对手挑战的民营企业家以及他们在市场竞争中锻造出的品牌。许景南及其团队锻造的“匹克”品牌便是其中之一。

  许景南很清楚,要想让匹克成长为国际品牌,需要投入的还很多很多,需要走的路也还很长很长。作为一家家族企业,他必须排除干扰、一如既往地做到底,因为他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1993年,继“匹克”商标在中国国内成功注册之后,许景南带领团队开始“匹克”商标全球注册的历程。鉴于在马德里联盟一家注册就意味着对联盟内70个国家的注册,他们将 “匹克”国际商标注册地的首选之站定在了马德里,而且取得了成功。

  这一开局被许景南视为匹克品牌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步骤。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和巨资投入,截至目前,“匹克”商标已在180多个国家注册,覆盖全球92%的国家。期间,在美国申请商标注册可谓旷日持久,花了整整15年时间。许景南向《国际融资》记者道出原由:“1995年我们向美国提交了‘匹克’商标注册申请,但我们的申请最终被他们以近似商标为由驳回。我们不服,提出异议,又被他们驳回。我们提出上诉,再次他们驳回。后来,由于我们和NBA的合作,以及我们在美国NBA赛事上的广告推广活动,NBA的影响力最终帮助我们于2009年拿到了‘匹克’在美国的商标注册。商标注册是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来不得半点儿含糊。如果我们在某个地区没有申请注册商标的话,那么,不要说市场,就连参展的资格都没有!美国市场对我们匹克来说,太重要了!不管多艰难,我们都要把‘匹克’商标注册在美国成功,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没想到这一商标之战竟打了15年。”

  作为修炼匹克品牌国际化的必要内功准备,除了注册国际商标之外,管理标准国际化、质量标准国际化也是匹克追求的目标。早在1995年,匹克就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的认证,成为中国国内运动鞋行业首批通过双认证的企业;继而他们又于2009年和2011年分别通过了国际ISO1400环保认证和ISO8000职业健康安全认证。

  更为重要的是,20余年来,匹克持续投资于新产品的研发,不断创新推出自主知识产权设计及专利。截至2013年12月31日,匹克已在中国北京、广州、泉州及美国洛杉矶设立了四家研发中心,拥有200多名研究及设计专才。通过不同研发中心设计团队的相互交流,使匹克得以打造更具创意及风格的产品,满足了世界各地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截至目前,匹克已获得包括三级缓震、梯度双能技术等在内的67个专利。仅以2013年为例,新申请的鞋和服装研发项目的专利就有36个。这些专利,特别是新近研发的专利,均是针对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不仅为匹克未来三至五年的产品提升打造了良好的技术创新基础,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匹克在运动科技领域的竞争力。2013年,匹克共向消费者推出了623款新鞋类产品、1439款新服装产品及349款新配饰产品。

  对此,许景南表示:“在产品研发方面,匹克将不断增加技术创新的投入,并加强现有各个研发工作室之间的配合,以优质的产品及良好的品牌形象来巩固消费人群,并吸引更多消费者。”

  除了产品的功能性与风格外,出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匹克的研发中心在选择原材料和设计产品时还会考虑环保元素,不断引入更多对环境无害或可再造物料,并采用节能工序生产其产品。

  可以这样说,经过20多年对专属性品牌资产毫不吝啬的投入,现如今,匹克在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质量产品、社会责任等方面已基本实现了与国际标准的无缝对接。

  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球星与体育组织借光

  2005年,匹克全面加速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许景南自信地说:“我觉得我们已经到了加速推进品牌国际化的时候了。我们的对手是耐克和阿迪达斯,但我们做过分析,它们的管理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跟我们差不多,在有些方面,我们的标准甚至比他们的标准还要更高些。

  既然如此,匹克与耐克、阿迪达斯相比究竟差在哪了呢?用许景南的分析,这个差距就是商业模式的差距、品牌高度的差距和资源渠道的差距。他认为,通过对国际资源的借助以及产品的不断提高,匹克会逐步缩小与国际品牌的差距,并慢慢靠近这些国际品牌,而后再超越它们。

  从2005年开始,已经具备相当资金实力的匹克集团,开始依托自身优势,全面启动“品牌国际化”战略。借助国际体育组织、国际赛事、国际知名球星的影响力,提升匹克的知名度和含金量。

  2005年,匹克赞助了当时拥有姚明、在中国具有最高关注度的NBA球队——休斯顿火箭队,成为第一个进入NBA赛场的中国运动品牌。并以装备赞助商和战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到欧洲篮球顶级联赛(全明星赛)和“斯坦科维奇洲际篮球冠军杯”。这为匹克从此之后与NBA和FIBA陆续建立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与美国NBA休斯顿火箭队建立合作的同时,匹克的球星代言计划也正式启动。匹克首先选中的是火箭队的防守大师、时为姚明队友的肖恩·巴蒂尔。2006年,巴蒂尔以匹克代言人身份在中国展开了第一次球迷互动活动,获得了极大成功,该活动也因此成为“匹克NBA球星中国行”活动的雏形。

  2007年,匹克与NBA正式达成合作伙伴关系。旗下签约球星陆续达到15人,其中包括后来获得总冠军的贾森·基德等。2012年2月,NBA的夺冠热门队伍——迈阿密热火队,也成为了匹克的合作伙伴。2013年,匹克与全明星球员托尼·帕克以及其所在的传统强队马刺队成为合作伙伴,再次加强了其NBA领域资源。截至2013年,匹克已先后与20多位NBA球星进行代言合作,与多支NBA球队长期保持合作关系。

  众多球星的亲身体验成为匹克产品专业品质的佐证。借助NBA稀缺的优质资源,匹克从2006年巴蒂尔中国行开始,便每年坚持举办“匹克NBA球星中国行”活动,为中国球迷带来与顶级球星互动的机会。此外,匹克还每年与NBA共同开展NBA大篷车活动,将篮球运动带到中国国内更多的城市,培养中国青少年的篮球兴趣和技巧。

  2011年,匹克成就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品牌国际化之大事:与国际最高篮球管理组织——FIBA达成共识,成为该组织全球合作伙伴。这一权威背书,为匹克国际化再次添码。

  匹克现在是FIBA的第一大合作伙伴,是NBA除耐克、阿迪达斯之外的第三大合作伙伴。为什么这些权威的国际体育组织会在众多品牌中选择匹克?许景南这样回答了《国际融资》记者的提问:“这是因为我们之间有共同的目标。匹克有着深刻的篮球基因并在中国拥有扎实的市场基础,我们与他们的合作,无论是NBA还是FIBA,都可以将他们的篮球运动、篮球资源、篮球商业输出到中国市场,提升他们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而借助这些国际赛事组织,匹克也将自己在篮球领域的专业态度、专业产品带到了世界各地。”应该说,对发展全球性体育运动市场的憧憬与贡献,是匹克获得众多国际资源支持的内在动力。

  现如今,匹克与篮球组织的合作已经不仅局限于FIBA和NBA,匹克已与多个国家篮球协会(负责管理所属国家的国家队)建立了伙伴关系,包括澳大利亚篮球协会、黑山篮球协会、塞尔维亚篮球协会、新西兰篮球协会、喀麦隆篮球协会、科特迪瓦篮球协会、德国篮球协会、冰岛篮球协会、伊朗篮球协会和黎巴嫩篮球协会。合作的其中一项责任就是匹克向这些国家队提供在指定运动会及赛事上使用的体育用品。除此之外,匹克还跻身于篮球世界杯赛,成为该赛事的官方合作伙伴。

  匹克品牌国际化的战略推广模式的特点,是根基于篮球,却超越了篮球,辐射到其它球类运动。匹克在不断增加对篮球赛事与组织的合作签约的同时,还将触角投向女子网球联合会(WTA)、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国际知名赛事资源,并与这些组织与赛事结成合作伙伴关系。2013年,在ASB精英赛(新西兰奥克兰)、布里斯班国际赛(澳洲布里斯班)、Apia悉尼国际赛(澳洲悉尼)、莫里拉霍巴特国际赛(澳洲霍巴特)、PPT芭提雅公开赛(泰国芭提雅)、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中国广州)、BMW马来西亚网球公开赛(马来西亚吉隆坡)及深圳龙岗金地公开赛(中国深圳)等WTA巡回赛中,匹克成为这些赛事的官方运动鞋及服装合作伙伴。匹克旗下签约的网球明星代言人也因此增至26人。

  匹克还把品牌国际化的战略推广投向奥运会。在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上,匹克成为新西兰奥林匹克委员会、斯洛文尼亚奥林匹克委员会两个国家代表团的合作伙伴,为这两个国家代表队参加索契冬季奥运会赛事提供体育用品。

  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匹克赞助了新西兰、斯洛文尼亚、阿尔及利亚、塞浦路斯、伊拉克、约旦和黎巴嫩七个国家代表团。作为中国体育用品企业中赞助奥运代表团最多的品牌,匹克军团在该届奥运会上收获颇丰,共获得了七金五银七铜的出色成绩。也就是说,匹克设计的领奖装备在15天内19次伴随着这些优秀运动员站上了伦敦奥运的领奖台,并展现在世界各地体育迷面前。

  而这所有投入最终如愿以偿,许景南言简意赅一句话概括:“那是价值观认同的结果。”

  为了获取创国际品牌的资源通道,择港上市

  2006年,匹克在加速推进品牌国际化的同时,也开始了上市前的准备工作。

  谋求上市的匹克当时有两个融资渠道可以选择,一个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微博],一个是香港联合交易所。如果选择在沪市A股上市,匹克的市值将可能翻番至100亿元人民币以上,而选择在香港上市,其融资额一定会比在境内上市少很多。即便如此,许景南仍然认定,市值的差距对他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匹克要创国际品牌,到香港上市才是他们的不二选择。

  2007年8月,匹克引入红杉资本做财务投资人,完成首轮私募融资;2008年,匹克引入建银国际、深圳创新投资等私募基金,完成第二轮资金募集;2009年4月,匹克引入红杉资本、建银国际和联想投资三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完成第三轮资金募集,融资总额近6000万美元。至此,匹克为自己上市前私募融资画上了圆满句号,三家财务投资机构的股份约占匹克总股本的24%。

  由于引入红杉等风险投资的资金,匹克如鱼得水,从2007年至2009年,连续三年销售额保持80%的增长。2008年,匹克营业额达到20亿元人民币,到2009年上半年,匹克毛利率较2008年又增加了近6%,达到38.1%。而在2006年,匹克的营业额仅几千万元人民币,利润不过几百万。

  至此,我们可以感受到资本的力量,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资本是如何帮助企业实现从成长期到发展期的爆炸性增长。

  2009年9月11日,匹克开始全球路演历程,首轮公开招股由瑞信担任IPO承销商。许景南董事长在与投资者见面的路演会上这样表示了匹克选择香港上市的动因:“香港是国际资本市场,可以将匹克品牌带向全球,加速匹克的资本国际化进程,有利于匹克在国际市场首先是美国市场的拓展。”

  2009年9月29日,匹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匹克体育」或「公司」,股份代号:1968,连同其附属公司「集团」)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

  据当时媒体消息,匹克体育本轮公开发行总募资为17亿港元,较之前15亿港元的预估值高出约14%。公开认购部分共录得超额认购22.18倍。匹克全球发售41958万股股份。由于香港公开发售获超额认购,匹克随即启动回拨机制,香港公开发售部分的总股数增至12587.4万股,占全球发售总数的30%,其余29370.6万股为国际配售部分。若不计超额配股权,匹克上市后总股本达20.98亿股。许景南家族共持有匹克体育约61%的股权:其中许景南及其夫人分别持股约17.5%,许景南两个儿子许志华[微博]和许志达分别持股约13%。按当时每股作价4.1港元计算,上市后匹克总市值达86亿港元。

  匹克上市后,为其推进品牌国际化融到了足够的资金。许景南告诉《国际融资》记者,通过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匹克不仅还掉了上市前五亿左右的负债,还扩大了匹克在山东菏泽、福建惠安企业的生产线,以及在江西的投资。从规模看,上市前,匹克的营业额约为20多亿元人民币,上市后持续增长,到2011年营业额增至人民币46.5亿元,利润约人民币七亿多元。

  资本是趋利的,尤其是在资本市场。在中国境内上市的企业,无论做得好坏,不分红甚至多年不分红已成为一些上市公司的常态,股民拿这样的企业没辙,当然也就推升了股市投机和持续低迷。但在香港股市,如果哪个企业不分红,就会遭遇股民质疑,并会被股民抛弃。

  许景南坦诚地说:“刚涉入资本市场时,我们对金融市场的投资规则不是很了解,操作上出现过失误,包括分红。我原以为到年底时再一起分,不曾想,刚上市半年,还没反应过来就要分红了。分少了股民还有质疑,还会影响股民对企业的信心。”经过这几年在香港资本市场上不断摸索出来的经验,许景南发现,分红是成熟资本市场的规则,一个企业分不分红,是股民判定该企业是否绩优的关键指标,而分红的多少,又是股民预判该企业股票是否可继续持有的衡量标准。企业要发展,需要资金再投入没错,但也必须将利润大蛋糕切下一大块儿与投资人分享,这样才能保证上市公司的长远利益。“上市这几年来,匹克分红表现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在股票不好的情况下,更是加大了分红力度。2013年,虽然市场不太好,但我们的分红增长是百分之百还多,把利润的30%都拿出来分红,结果,股票从一块一毛多涨到现在的两块多。我们承诺,今后要把利润的50%拿出来分红。”许景南坦诚地说。

  以牺牲自己的一些利益,换取投资人对匹克锻造国际品牌战略的长期支持,这是算大账,当然最终也必能赢得厚利。

  为新十年战略,匹克欲再度寻求志同道合者

  好事可以变坏事,坏事自然也可以变好事。

  经历了上市前三年和上市后三年快速增长后,由于受中国运动品行业市场衰退等因素影响,与其它运动品牌一样,匹克在2012年至2013年也遭遇了库存积压和销售下滑之劫。

  2013年岁末,有媒体报道称:“匹克(01968.HK)接连遭遇‘打击’,先是其主动披露,2012年前10个月,关店逾千家,成为行业里已披露信息的公司中,关店数量最多的。此后,与其相守多年的红杉资本大幅减持,表达出对其未来业绩的怀疑。” 2012年12月17日,据联交所股权数据显示,匹克于2012年12月12日遭红杉资本场外减持5400.47万股,每股均价1.27元。

  许景南并不避讳谈匹克的问题,坦言:“针对整个行业消费下滑和我们渠道战略上出现的问题,我们主动作了调整,关掉一些没有效益的门店;把原来41%的毛利调降到37%、38%,让利于匹克的经销商;对电商和内部架构问题做了战略和战术的双调整;特别加大了向国外市场拓展的步伐。这两年的调整,为匹克赢得了十年的发展空间,很值。我认为,国际市场这么大,匹克未来以每年两位数递增并不会是件太难的事情。”

  其实,红杉资本、联想等风险投资基金退出匹克,是投资规则使然。任何VC、PE都有它的投资周期,在企业上市后两三年内退出,是VC、PE的通常选择,红杉资本也不会例外,何况它已经赢得盆满钵满,这是一;其二,资本是逐利性的,任何VC、PE都不会成为长期持有企业股份的战略合作股东,他们会在市场最佳时机逐步卖掉持有的股份,在市场不妙时加速抛售所有的股份,之后,斗志昂扬地奔向下一个高增长企业。

  尽管两大投资商相继因为投资规则淡出匹克,但许景南仍然坚信,匹克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运动品牌,匹克销售下滑是暂时的,上市公司匹克体育的股票是被大大低估了。基于此,他毫不犹豫地做了一件事:回购股票!2009年匹克体育上市时,许景南及其家族持有匹克体育约61%的股权,现在已持有近70%。此回购之举,向市场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匹克的家族股东坚信,匹克是最好的,匹克是值得长期持有的中国国内最为国际化的运动品牌。同时,他还表示,希望能够引入具有社会责任感、对锻造匹克国际品牌有着相同认知和信心的投资人做匹克的董事股东。

  在战略上,许景南及匹克团队更加鲜明地提出做国际化品牌,加大对境外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的投入。但对这个决定,有些投资者并不认同,认为,这样做的结果是放大风险,不如在中国国内市场多下功夫。许景南坚决不改加快匹克国际品牌建设的初衷,并提出推进匹克国际化进程新十年“三百目标”战略,即在100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匹克商标,在10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匹克产品,在境外销售匹克产品收入达到人民币100亿元。第一个目标,匹克已远远超过;第二个目标,匹克已完成了40%;第三个目标,匹克2013年才完成五亿多元人民币海外销售额,距一百亿差之远矣。对实现第二、第三目标的路径,许景南这样描述:“关于在10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匹克产品,目前匹克产品在90多个国家销售,但有稳定销售的大约是在40个国家的200多家店面,我们还在美国开设了两家直营专卖店。匹克的目标是每年增加四五个国家的销售,通过建立团队,推广品牌、提升服务等,为那些国家培养销售匹克产品的经销商。关于境外销售额达到100亿元人民币的目标,我认为,只要我们在100个国家建立稳定销售,100个经销商每年实现一亿元人民币的营业额,那就是100亿!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在战略设计中,已把对经销商的回报捆绑在其中了。我们的做法是,当品牌提升产生附加值后,我们会在经营上给予境外经销商更多的获利空间,还会通过允许经销商和加盟商做研发、给予他们研发费用支持和研发成果在全球线上线下订货会上共享等开放研发的策略,让这些海外经销商与加盟商拥有更多的盈利空间。”目前,签约实施正在进行时。

  许景南坚信:“有中国庞大的市场做支持,匹克赶上国际领先的运动品牌只是个时间问题。”匹克2014,发力开追!(采访人物摄影 陈醒)

  点击许景南

  许景南,福建泉州人,匹克集团董事长,匹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匹克创始人。全国优秀企业家。

  他是亚洲篮球联合会顾问、全国工商联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家族企业委员会副会长、福建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福建省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副会长、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福建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商会福建商会副会长、福建省鞋业商会副会长、泉州市十五届人大代表、政协泉州市丰泽区委员会副主席、泉州市工商业联合总会(总商会)副主席、泉州市丰泽区工商业联合会(商会)主席,曾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

  聚焦匹克集团

  匹克集团是一家以“创国际品牌”为企业宗旨,以“打造百年卓越企业”为目标的中国企业,创立于1989年,主要从事设计、开发、制造、分销及推广“PEAK匹克”品牌的运动产品,包括运动鞋类、服装及配饰,至今有25年的历史。

  2005年以来,匹克先后通过赞助欧洲篮球全明星赛、斯坦科维奇杯洲际篮球赛等国际一流赛事,携手休斯顿火箭队、迈阿密热火队等顶级NBA球队,结盟NBA、FIBA、WTA等顶级国际赛事组织,签约巴蒂尔、帕克等20多位NBA顶级球星以及加沃特索娃等26网球明星,支持伊拉克、新西兰等10多个国家队和国家奥委会。

  2009年9月29日,匹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匹克体育」或「公司」,股份代号:1968,连同其附属公司「集团」)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

  截止2013年12月31日,匹克在中国的零售网点达6012家,国际代理商数量超过40家。此外,匹克还在中国北京、广州、泉州和美国洛杉矶拥有四家国际设计研发中心,一家美国子公司和两家直营的旗舰店。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乌鲁木齐暴恐案1名袭击者身份被确定
  • 体育帕克32分马刺抢七屠小牛 篮网晋级战热火
  • 娱乐孙俪邓超千金身份成疑 恐面临巨额罚款
  • 财经楼市下行概率增大 万科等开发商看空未来
  • 科技运营商合建铁塔公司最不利中移动
  • 博客马未都:节假日高速路免费不堵才怪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男神老师精通三外语 女生狂呼都教授(图)
  • 沈建光:全面降准势在必行
  • 叶檀:荒谬的GDP全球第一
  • 海啸希望:GDP增速为什么不能低于7%
  • 冉学东:城商行变身投行是福是祸
  • 周彦武:中日央行外汇占款的处理方式
  • 陈思进:从沃尔玛的撤离看中国楼市
  • 二当家:股市是在还2009年的帐
  • 金岩石:股市将在乐观预期中开启上涨
  • 龚蕾:巴菲特接下来会投资啥
  • 周天勇:地方财政体制经济和社会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