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养老事业面临的挑战

2014年04月22日 11:06  《小康·财智》  收藏本文     

  如果现在的城市建设规划标准不及时调整、改造,一旦进入老龄社会,可能千家万户都将面临生活不便的问题。

  陈传书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民政部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会长

  文|陈传书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由于受到人口发展类型转变的影响,导致我国老龄化发展趋向比较特殊。去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突破两亿。未来二十年(2014年到2033年),我国老龄人口总数将翻一番,平均每年增加老龄人口1000万,这一阶段,是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这二十年增加两亿人口。因此,2030年之后,我国必须应对老龄化高峰到来的各种准备。这也是一个战略任务。

  随着老龄化带来一些变化,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不可避免地带来深刻影响。这些特点有以下方面:第一个特点是未富先老。我们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老龄化的速度超越了我们的经济发展阶段,物质基础就显得相对薄弱;第二个特点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叫做未备先老。发达国家的老龄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法国用了一百多年,英国用了四五十年,我国只需要短短二十五年左右。由于老龄化发展速度快,使得保障制度以及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第三个特点就是抚养比高。从人口结构上,到本世纪中期我国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将达到35%。还有两个因素也很特殊,一个是我们健康水平的问题,简言之叫做未老先病问题。由于身体状况比较差,自然退休年龄就早,这个问题又和未老先退问题联系在一起。

  还有一个特点是家庭养老功能严重弱化。特别是一亿多的独生子女家庭抚养负担问题很突出。

  面对上述现状,目前中国养老事业亟待解决的短板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老年护理保障制度尚未定型,需要重点关注。由于护理保障制度的缺失,导致老年人支付能力不强,直接影响到了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虽然现在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在大力推进这方面的工作,但对贫困老人失能之后的护理问题还需要相应的制度安排。

  第二个短板是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偏少,重视不够,社区规划设计布局和老龄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将来随着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现有的老旧城区会明显表现出诸多不适应,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多层楼没电梯,社区里缺乏老年活动场所。如果现在的城市建设规划标准不及时调整、改造,一旦进入老龄社会,可能千家万户都将面临生活不便的问题。现在这么多物业管理网络,要赋予他们居家养老服务功能,把社会力量发动起来。

  第三个短板是医护型养老机构供给严重不足,发展缓慢。虽然现在养老床位已经达到了470多万张,但是许多养老机构设施简陋,功能单一,不能满足老年人医疗康复护理等多样化服务需求。

  第四个短板是农村老龄工作体系尚未健全。这就需要从农村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城市模式,要发挥农村传统养老方式的优势。同时考虑到家庭弱化和留守老人增多的现状,在广大农村有必要支持老年人协会建设,让老家人成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服务社会的主体。比如广西一些地方建立基层老年协会,东北吉林的养老大院、河北的幸福院建设等。

  第五个短板是社会力量投入不足。这需要建机制,调动社会力量,破除社会资本进入养老行业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政府在土地、税收方面给予一定必要的支持。在民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上要积极主动探索如何与市场机制接轨。现在很多民办非企业单位按照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就受到了一定的束缚,比如它不能融资、分红,这就使得上述企业发展缺乏内生动力。总之,政府在兜底线的前提下,完全可以把老年人多样化的服务需求、特色服务充分交给社会。

  (本文系本刊记者范颖华对作者采访基础上整理而成。)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马媒称MH370调查或从头开始
  • 体育世锦赛-丁俊晖丢赛点9-10 2年后再一轮游
  • 娱乐41岁董卿被曝已有身孕 赴美待产会再回归
  • 财经中盐公司食盐专营攫取暴利:市场价高10倍
  • 科技新浪科技特别策划:中国互联网20年
  • 博客易中天:秦国变法是被逼出来的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最牛学霸宿舍:5姐妹考上中科院读研
  • 周天勇:房地产税开征的四个要点
  • 朱大鸣:中国经济罹患高房价依赖症
  • 叶檀:互联互保控风险是封建连坐制
  • 说钱:中国在为34亿“城里人”建房
  • 许一力:IPO预披露如此可怕?
  • 张捷:从西方利率二元化认知中国利率
  • 陈思进:中国房价究竟有没有泡沫?
  • 高善文:利率市场化与余额宝的兴起
  • 连平:当前经济运行三大风险需警惕
  • 张庭宾:未来3年80%富人将变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