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展望:新兴市场风险加大

2014年03月05日 23:08  《中国投资》 

  文/毕吉耀 姚淑梅 郝洁 季剑军 李慰 金瑞庭

  2014年世界经济有望保持温和复苏态势,发达国家将是经济增速提升的主要动力,但美联储退出QE3、部分新兴经济体金融风险加大将给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2013年回顾:艰难复苏

  美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增强、欧元区经济摆脱技术性衰退使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趋于稳固,但主要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国际收支恶化、金融脆弱性凸显则给世界经济带来较大的下行压力。全球通胀压力明显减轻,发达国家(OECD成员国)通胀率处于低位,主要新兴市场国家通胀率仍处较高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2013年世界经济增长3.0%,低于2012年的3.1%。其中发达国家增长1.3%,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4.7%,分别低于2012年的1.4%和4.9%。

  2013年全球金融市场形势出现显著分化。发达国家形势向好:一是股市大幅上涨。截至2014年1月20日的一年内,美国道琼斯指数上涨23.6%,创出52次历史新高,标普指数上涨26.37%,日本日经指数、英国FTSE指数、德国DAX指数和法国CAC指数分别上升45.53%、15.47%、26.15%和19.51%。二是欧元区金融基本面逐渐好转。年底意大利、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4.13%和4.15%,较2月高点分别下降0.77和1.29个百分点。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国债收益率均大幅下滑。

  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金融脆弱性凸显。一是股市表现低迷。截至2014年1月20日的一年内,印度、俄罗斯、印尼主要股指仅分别上涨7.51%、1.81%、2.36%,巴西、土耳其则下跌21.06%和20.19%(参见图2)。二是资本外逃导致货币大幅贬值。去年5月,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预期引发大量资本逃离新兴市场。据EPFR Global初步统计,2013年约有300亿美元资金逃离新兴市场股市和债券基金。2013年全年看,印度、印尼、巴西、南非和土耳其等5国货币兑美元汇率分别贬值14%、26%、16%、26%和22%,印度卢比和土耳其里拉兑美元汇率一度跌至纪录低位,印尼盾和南非兰特亦跌至5年低位。

  2013年美联储继续维持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变,即维持零利率的同时每月购买850亿美元债券。日本央行于4月推出“量质双宽松”货币政策,以每年60万亿-70万亿日元的速度增加货币供应。欧洲央行年内两次降息,将基础利率由0.75%降至0.25%的历史最低水平。与之相反,为应对通胀和货币贬值,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连续收紧货币政策。印度央行年内两次升息共计0.5个百分点,巴西央行6次升息共计2.75个百分点,印尼央行则5次升息共计1.75个百分点。总体看,自5月发生资本外逃之后,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政策明显呈现普遍趋紧态势。

  世界经济面临诸多风险

  1.美联储退出量宽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美联储退出量宽蕴含政策风险:一是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将减少市场对长期国债和机构MBS的需求,推升美国长期实际利率,提高企业融资成本和促使抵押贷款利率水平上升,对投资和消费带来负面影响。特别是在流动性收紧的形势下,房地产市场强劲复苏势头可能转弱。二是美联储调整缩减购债规模和进度时,可能误判经济形势或与市场预期背离,引发市场恐慌,导致利率大幅波动。总体看,美联储退出QE3给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带来一些不确定性,甚至可能打断美国稳定复苏进程,并通过贸易、金融等渠道溢出负面效应,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可以说,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是今年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的首要风险。

  2.部分新兴经济体金融风险累积可能危及全球金融市场稳定

  美国经济复苏动力趋强、美联储收紧流动性将增加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加之新兴经济体增速滞缓削弱投资者信心,廉价资本持续流入新兴市场的格局将发生改变,对海外资本依赖程度较高的部分国家金融风险加大。世行最新预测,2013年印尼、南非、土耳其、巴西、印度经常账户赤字占GDP比重分别为3.5%、6.9%、7.4%、3.6%和3.5%。在国际收支恶化与资本外流的交互影响下,上述5国的金融风险正在累积,加之2014年印度、印尼、巴西、南非和土耳其等5国均将进行大选,在经济形势恶化与政治风波叠加下,个别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温和增长:新兴市场趋弱

  预计2014年世界经济将继续缓慢复苏,增速高于上年。据IMF最新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3.7%,高于2013年的3.0%,但仍低于2011年的3.9%。其中,发达国家增长2.2%,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5.1%,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可见,2014年发达国家增长动力较新兴市场明显趋强。

  1.美国经济有望进一步稳健复苏

  一是财政紧缩政策对于经济增长的拖累趋弱。美国国会批准的两年财政预算案协议有利于减缓政府开支削减幅度和弱化财政不确定性。美国各州和地方政府的预算形势也有所改善,再次大幅削减支出的可能性不大。二是外部环境有所改善。欧元区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有望企稳。三是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宽松。QE3的退出将稳步逐月推进,在经济没有实现全面实质性复苏前,美联储仍将保持高度宽松的低利率政策。四是个人消费和私人投资仍是美国经济复苏动力来源。就业形势好转,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进而促进消费增长。企业资产负债表有所改善,企业库存大幅增加支持私人投资扩张。住房建筑活动趋于活跃,房地产投资将保持扩张,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影响美国经济复苏的主要风险源于QE3退出带来的不确定性。若退出进程和节奏失衡,可能导致利率大幅上升,扰乱金融市场,引发失业和通胀双重风险,最终妨碍经济复苏。综合判断,2014年美国经济有望进一步稳健复苏。美联储在最新预测中将2014年美国经济增长上调为2.8%-3.2%。

  2.欧元区经济有望实现正增长

  2014年欧元区经济复苏基础将缓慢趋稳。2014-2020年多年度财政框架(MMF)将正式实施,有利于支持经济增长。欧债危机趋于平复,银行业联盟协议于去年底达成,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财政紧缩力度有所缓和,法国、意大利已分别通过120亿欧元和3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西班牙等国也可能出台新的经济刺激计划,将对经济复苏提供支撑。不过,欧元区高福利、高赤字和老龄化等制度性障碍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失业率仍居高不下,政府债务负担依然沉重,经济复苏仍面临较多制约因素,增长动力仍很疲弱。综合判断,2014年欧元区经济有望实现正增长,IMF预测2014年欧元区经济将增长1.0%。

  3.日本经济将继续低速复苏

  2014年政策推动仍是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3年12月安倍政府新出台了一项总值18.6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计划,预计该计划可对实际GDP贡献1个百分点,创造25万个就业机会。在货币政策方面,日本央行仍将维持0-0.1%的低利率,并继续以每年60万亿-70万亿日元的规模扩大基础货币投放量。但是,今年日本经济也面临较多制约因素:一是4月消费税税率上调至8%,如果居民收入无法得到有效改善,消费萎缩将严重拖累日本经济增长;二是产业政策缺乏实质性措施,制约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果向实体经济传递,产业对外转移步伐仍在继续,国内投资信心无明显改善;三是电力短缺、能源需求使进口呈刚性增长,加之日元贬值的放大效应,经常项目逆差正在削弱日本经济实力;四是政府债务负担率已超过285%,2014年还将创历史新高,不仅限制了未来财政政策的操作空间,更重要的是债务风险将给实体经济和金融系统带来巨大的隐患。五是缺少长期性和结构性改革措施,人口老龄化与保障性支出,财政重建与经济增长,通胀目标与央行政策风险等问题继续存在。整体来看,2014年日本经济将呈现缓慢增长态势,IMF预测增长率为1.7%左右。

  4.主要新兴经济体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受制于内部经济结构不合理、外部依赖度高、资本外流、通胀及金融稳定等因素制约,2014年新兴经济体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首先,新兴经济体自身的结构性问题并没未缓解,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主要新兴经济体如印度、巴西、南非国内投资增长不足,俄罗斯等严重依赖能源等资源性产品出口的国家易受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其次,美联储退出量宽可能导致资本集中流出新兴经济体,对此各国央行可能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并实施资本管制的措施,将导致融资成本上升。2014年巴西央行已将基准利率提升至10.5%。第三,国际资本的流动性冲击将威胁币值稳定,短期国际负债水平较高的国家将面临较大冲击。

  然而,新兴经济体正在推进结构性改革,世界经济温和复苏有利于扩大出口,未来大宗商品价格将保持总体稳定,也有助于资源型新兴经济体稳定增长。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具有较为充足的外汇储备,且大都实行浮动汇率制,抵御金融风险能力逐渐提高。此外,新兴经济体区域合作日益紧密,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区域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有利于拉动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综合判断,预计2014年新兴经济体形势稍好于上年,但经济增速上升幅度有限。(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外经所)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血色昆明:29条生命的最后一个夜晚
  • 体育中超首轮将为昆明遇难者默哀 16强名单
  • 娱乐张国立:我们拍《纸牌屋》肯定通不过审查
  • 财经北师大教授:楼市调控应转为防范房价下跌
  • 科技热播韩剧《星你》捧红社交应用LINE
  • 博客医生:昆明救治伤员所见所感 两会博客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委员提议公务员加薪挨万人骂工资4000
  • 方建兴:警惕维稳反弹结束风险
  • 江濡山:掂量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分量
  • 张庭宾:不要害怕人民币快速贬值
  • 叶檀:从“厉股份”到“厉混合”
  • 李迅雷:茨涅兹周期暗示房价将下跌
  • 张捷:余额宝兴起与体制漏洞
  • 龚蕾:除比特币外还有哪几种虚拟货币
  • 江濡山:郭广昌的想法太天真
  • 唐任伍:2014年两会老百姓期待什么
  • 管清友:傅成玉先生的两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