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区位德国

2014年03月05日 23:06  《中国投资》 

  创新区位德国

  文/德国驻华使馆经济处主任 贝雅德(Beate Grzeski)公使

  ——中国企业的理想伙伴

  我们正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企业面前有很多的机会,通过国际合作进一步挖掘增长潜力。

  中国和德国在亚洲和欧洲互为领先于其他国家的最重要的经济伙伴。我们的双边贸易额已从1972年时约8.7亿德国马克增长到了1400多亿欧元。德国企业在华投资已有较长的历史,现在中国正在迎头赶上:2008-2012年期间,在德国新落户的中国企业占新落户海外的中国企业总数的17%,居于世界首位。

  2013年中国在德投资创下新纪录。完成的投资项目数为120多个。在中国政府“走出去”战略框架内,已有1200多家中国企业在德国落户。在德国现在就已经有14000多名员工为中国公司工作。

  由此我们两国间的投资正日益发展成为双行道。然而,德国企业在华直接投资总量(FDI总量)近390亿欧元,而迄今为止中国在德直接投资额仅超过10亿欧元。这说明中国企业在德投资迎头赶上的空间还很大。各项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是,今后中国企业在德投资活动将继续大幅增加。据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称,2020年中国在德投资额将超过20亿美元。

  德国非常欢迎中国企业前来投资。这些投资不仅促进经济往来、而且还创造就业岗位。联邦政府多次强调,支持中国企业在德国落户。我们期待更多中国企业来德投资!

  中国企业在德国当然不仅作为投资者,而且也作为客户和供应商。在各种工作交往中,中国和德国员工彼此相遇,相识,学习如何去相互理解,不同的企业文化在此相遇,虽然并非总是顺顺畅畅,没有任何摩擦,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最终都能共同取得成功。

  通过在对方国家的投资,两国企业也促进了对彼此的了解。员工们谈论他们的文化、他们的生平,在学习东道国的语言方面也有长进。双方可以相互学习很多东西。这一切都使我们两国更加亲近。

  使德国区位具有吸引力的因素有很多。总体而言,德国和中国的经济结构是互补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动中国更加注重可持续增长。许多德国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中国大型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决定性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大多活跃在高度专业化的利基市场的德国中小企业是中国的理想合作伙伴。

  此外德国地处欧洲中心,法律保障程度高,教育水平高并且人们的英语水平普遍比较高,这些也使德国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区位。普遍存在于中国人心目中的非常积极的德国形象也使这一区位更具魅力。

  德国在科学和研发领域在世界上居于突出地位。德国拥有很多研究基地:综合性大学、应用科技大学、校外科研机构、企业以及联邦和各州的科研院所。德国共有约750家公共资助的研究机构以及许多由工业集团经营的研发中心。重要的校外研究机构包括: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FhG)、亥姆霍兹联合会(HGF)、马普学会(MPG)和莱布尼茨科学联合会(WGL)。

  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在政策上支持企业进一步国际化。2000年提出的“走出去”战略将继续得到实施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再次强调了这一战略的重要性。为简化相关审批程序,需要报批的门槛由1亿美元提高到了10亿美元。

  企业收购是中国在德投资的一个显著部分。恰恰在这方面,人们心中时有疑虑。但这些收购对于被收购的公司常常产生积极的影响,重庆轻纺集团收购德国萨固密集团的成功案例就证明了这一点。2010年该公司破产,经中方企业进入该集团公司,公司的工作岗位才得以保全。并且公司还作了新的投资。

  另外一个例子是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的北京第一机床厂在2005年收购了德国瓦德里希•科堡公司。凭借着强有力的中国合作伙伴的加入,科堡公司不仅获得了新的市场机遇,同时还得到了中方伙伴的额外注资。公司现有员工人数从400人增长至700余人。

  企业收购之后接踵而至的绿地投资也屡见不鲜。比如徐州工程机械集团(XCMG)收购德国液压阀生产企业Fluitronics 70%的股权后,又投资5千多万欧元在克雷费尔德建立新的欧洲总部。公司计划在那里设置100多个就业岗位。另外,在欧洲收购了多家企业之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IMC)正在通过其在德国的一家子公司建立半挂车工厂,预计可以创造300个就业岗位。

  至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投资来自山东重工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潍柴动力),潍柴动力对工业叉车制造商德国凯傲集团(凯傲)总共投资了7.38亿欧元。其后是联想集团斥资6.29亿欧元收购了德国电子厂商Medion股份公司。

  此外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以及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已经多年甚至几十年在德国设有代表处或分公司。日益成熟的中国消费产品也正在进入德国市场,比如海尔冰箱或是华为、中兴的智能手机。因此,现在德国人也越来越多地把中国企业作为品牌产品的制造商来加以认识。

  当然,在德国市场上开展业务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依据专家的说法,中国企业目前遇到的困难往往是如何去适应另一种企业文化以及如何使企业策略适应海外市场、如何去熟悉当地法律环境和了解当地融资途径。一个由提供支持服务的公司组成的市场由此应运而生。诸多的银行、律师事务所及咨询公司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服务,以弥补其经验不足。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GTAI)以及各联邦州的投资促进机构同样为计划在德国投资的企业提供支持。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为计划在德投资企业提供全程陪同,包括在研究市场准入策略上给予支持,提供有关投资地、融资渠道和如何申请补贴的详细情况。对各个行业了如指掌的行家们竭诚为计划在德投资的企业服务。

  此外,作为第一家在欧洲成立的中国商会,德国中国商会于2014年正式成立。德国中国商会致力于帮助中国企业搭建网络平台。

  由此可见,我们正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企业面前有很多机会,通过国际合作进一步挖掘增长潜力。中德双方的协同效益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我们如何为企业完善框架条件以促进这种积极的发展趋势呢?

  在众多的想法中,我想强调以下几点:

  1. 2013年11月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开启。该协定旨在保护相互投资、促进市场进一步开放。

  除了雄心勃勃的投资保护内容外,该协定还将包含为双方简化市场准入的规定 ——我们正积极致力于此。

  2. 企业得益于良好的基础设施。除空运和船运,中德之间的轨道交通也正日趋发展。现有的线路比如将重庆、成都、郑州与汉堡和杜伊斯堡这些城市连接了起来,从而将新兴的中国内地与欧洲连接在了一起。目前的运输量还小,但也许这方面仍有增长潜力。

  3. 金融中心法兰克福将继续拓展其人民币业务。法兰克福发展为人民币离岸中心将进一步方便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法兰克福这么做顺应许多德国企业的愿望,它们希望在货物贸易中更多地使用人民币开账单和支付。

  4. 不同的规范和标准阻碍着企业贸易和投资。在这些领域加强合作可以改善经济循环。德国和中国已经在这个领域开展合作,但在协调和统一国际技术标准方面肯定还有很多合作空间。

  5. 最后,今年两国间的高层访问为系统地拓展我们两国在各个领域的经济关系提供了契机。我们要抓住这一机会。

  我们的目标是,为中国和德国企业创造一个能促进积极交流的、公平的竞争环境。这对双方来说都是值得追求的目标。我坚信,2014年将是成功的一年,中国和德国在这一年里通过合作可以取得很多成就!

  塞尔维亚:贸易与投资空间巨大

  塞尔维亚作为投资地,在基础设施、能源、农业、IT和汽车工业领域有着巨大的投资潜力,因此两国相互扩大贸易和投资也有着巨大的空间。

  本刊讯(本刊记者 张梅) 2月19日,塞尔维亚驻华使馆在北京举行了国庆暨建军节招待会。塞尔维亚驻华大使馆参赞玛亚•斯坦法诺维奇就双边关系、经贸合作、政治远景等方面内容发表讲话。

  玛亚参赞首先谈到,塞尔维亚非常重视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双边关系,从2009年起,塞尔维亚和中国就成为了战略合作伙伴,而且中国还是塞尔维亚在亚洲最大的伙伴。在此,不但想要指出两国卓越的双边关系,而且更要强调两国的传统友谊。塞尔维亚坚定支持一个中国的政策。两国有着良好的互信,相互支持对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发展各领域的关系是两国的共同愿望。

  2013年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有非常密集的双方互访和进一步的经济合作。特别是塞尔维亚总统托米斯拉夫•尼科利奇阁下于2013年8月对中国进行的正式访问,更进一步加强了我们两国之间的友谊。

  其次,她对塞尔维亚优势产业领域进行详尽阐述。塞尔维亚和中国达成的关于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的协议为共同战略项目的开展创造了新的可能性,比如正在建设中、并将于今年年底竣工的横跨多瑙河的大桥,科斯托瓦茨火电站的重建,再或是“欧洲11号走廊”高速公路的修建。而作为中东欧国家合作典范的贝尔格莱德和布达佩斯之间的铁路现代化改造这一工程将由3方共同完成—即塞尔维亚,中国和匈牙利。

  塞尔维亚全力支持中国和中东欧国家间的合作,并且一直非常积极地参与其中,因为该合作不但会给中东欧国家带来益处,也有利于整个欧洲。作为对该合作所做承诺的确认,塞尔维亚已经表达了愿意成为下届峰会主办国的意愿。

  经济领域、文化交流、科学、教育、体育、地方交流和民众之间的交流特别重要。有许多中国人在塞尔维亚生活和工作,同时也有许多塞尔维亚人在中国生活,他们都得益于两国的友好环境和众多机会。在塞尔维亚有超过3000名的大学以及中小学的学生学习汉语,在中国,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哈尔滨师范大学也在教授塞尔维亚语。

  2014年,塞尔维亚希望可以与中国延续良好的政治对话,也期待着中方高层的访问。塞尔维亚同样非常重视经济关系的发展和对巨大潜力的应用,特别是在基础设施、能源、农业、IT和汽车工业领域。考虑到塞尔维亚作为投资地点有着显著的优势,因此两国相互扩大贸易和投资也有着巨大的空间。

  谈到本国的政治经济环境时,玛亚参赞表示,塞尔维亚一直以来都主张在尊重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遵守国际法律和相互平等尊重的原则基础上推动所有国家的和平和稳定。

  2013年和2014年初对于塞尔维亚非常重要。塞尔维亚正在发展的道路上,尽管前进的道路上依然有许多挑战。

  随着1月21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政府间会议。塞尔维亚正式启动了加入欧盟的谈判。塞尔维亚的目标是在2018年完成该谈判,并在2020年成为欧洲大家庭的一员。

  2013年4月,贝尔格莱德和普里什蒂娜之间关于关系正常化管理原则协议的签署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表明塞尔维亚已经做好了开展对话的准备,希望可以找到一个全面的解决办法,特别是要符合普通民众的利益,但并不准备,也绝不会接受科索沃和梅托希亚单方面宣布独立。

  作为一个欧洲国家,塞尔维亚愿意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这其中,同中国的关系当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最后,玛亚参赞以一句中国谚语结束发言,所有明天的花朵,都是今天的种子,塞尔维亚和中国已经能看到和享受到许多花朵,但是仍然有更多的花需要去播种。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血色昆明:29条生命的最后一个夜晚
  • 体育中超首轮将为昆明遇难者默哀 16强名单
  • 娱乐张国立:我们拍《纸牌屋》肯定通不过审查
  • 财经北师大教授:楼市调控应转为防范房价下跌
  • 科技热播韩剧《星你》捧红社交应用LINE
  • 博客医生:昆明救治伤员所见所感 两会博客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委员提议公务员加薪挨万人骂工资4000
  • 方建兴:警惕维稳反弹结束风险
  • 江濡山:掂量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分量
  • 张庭宾:不要害怕人民币快速贬值
  • 叶檀:从“厉股份”到“厉混合”
  • 李迅雷:茨涅兹周期暗示房价将下跌
  • 张捷:余额宝兴起与体制漏洞
  • 龚蕾:除比特币外还有哪几种虚拟货币
  • 江濡山:郭广昌的想法太天真
  • 唐任伍:2014年两会老百姓期待什么
  • 管清友:傅成玉先生的两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