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金改被指缺乏重大突破 难点仍难

2014年03月04日 00:25  财经国家周刊 

  温州金改“温吞水”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聂欧

  个人海外直接投资、申办民营银行、小贷公司转村镇银行、企业征信系统建设等曾被寄予厚望的一系列金改亮点,两年来趋于平淡

  中央改革指导意见: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97次常务会议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摘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

  两年为期,一度举国关注的温州金融改革似乎难孚众望。

  “动作太慢,胆魄也嫌不够。”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民营投资企业联合会会长周德文如是评价,自2012年3月温州金改实验区成立至今,各类主要问题仍“基本无解”。

  尽管有数据表明银行抽贷风潮渐敛,老板跑路数量渐少,政府协调会议渐多,但萧条和破产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部分企业境况甚至愈发艰难。

  此外,个人海外直接投资、申办民营银行、小贷公司转村镇银行、企业征信系统建设等曾被寄予厚望的一系列金改亮点,多数两年来趋于平淡,有的甚至无人再提。

  但另一方面,当地政府机构却忙得24小时连轴转。一位市委公务员透露,午饭常忙得拿面包凑合,周末加班更是常事。“我们确实很忙,但始终在外围。”他说,政府层面少有制度突破。

  难点仍难

  “金改缺乏重大突破。”温州市委一位决策层官员直言,融资和担保链难题依旧。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调研发现,温州企业融资正出现两极分化,政府主要扶持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则因贷款门槛和银行警惕性大幅提高,融资愈来愈难。加之过去两年中政府更多地寄望于基建投资而相对忽略实体经济,改革成效远不及预期。

  据悉,温州目前担保链规模仍高于全国均值,贷款企业80%以上都有参与。

  但是,同期的政府数据却很乐观。

  记者从温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获悉,政府建成了1500多家产值5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的风险评估数据库。仅2013年上半年就累计协调担保链问题752场次,帮扶企业贷款81.3亿元。截至10月末,政府应急转贷资金累计发放173笔共计2.64亿元,1000多家企业因此解困。

  此外,温州市金融办数据显示,该市全年新增直接融资规模153亿元,同比增速64.5%,创历史新高;各银行以50余个创新产品累计转贷212.25亿元,支持小微企业1.3万户,新增贷款超300亿元。

  “不知道怎么统计的,我们一点没受惠。”一位匿名企业主说,他因担保链问题再也没贷到款,“工人走了大半,几近停产。”

  在周德文看来,上述数据中受惠的多是大企业,政府“扶伤”但“不救死”,让一批本还有救的企业错失最后机遇,“确有少数脱困的,但绝大部分仍在挣扎”。

  与此同时,整个温州却在令人费解地大兴土木。经信委资料显示,截至年底,全市工业投资总量破600亿元,投资增速30%,高居浙江省第2位。

  “现在不同了。”前述市委官员说,2013年6月市委书记陈一新履新以来,强调投资的做法逐渐弱化,实体经济的核心地位重新凸显。

  风险压身

  金改的正方向前进,绕不过金融风险问题。

  温州银监局人士透露,当地2013年全年处置不良贷款289亿元,达2012年的160%,其中以资产转让方式化解33.69%,以核销方式化解15.89%。如不尽快处置,则不良率将超过7%,“当下是温州金融风险的高发敏感期,不良率趋势不容乐观。”

  温州银监局资料显示,2013年7〜9月不良率连升3月,9月达最大升幅。上述人士分析,风险发酵原因有四点,一是温州每个市、县、区均存在一到两个重大风险企业担保圈,担保链压力仍在上升;二是企业资金压力未缓解;第三,企业经营仍困难,2013年企业逾期贷款、欠息户数分别比年初增长23%和32%;第四,银企关系仍未理顺,部分高负债企业仍在逃匿和转移资产,使得银行对稍有端倪的企业立即抽贷。

  与此同时,全市的信贷增量却比金改前严重削减:2013年前三季度新增贷款仅为2012年、2011年同期的30%和24%。

  “优质企业普遍观望,投资意愿明显下降,主动收缩贷款,降低财务杠杆。”一位当地银行的副行长说,而信贷需求旺盛的企业则因抵押物和担保链风险,被银行拒之门外。

  记者获悉,部分银行甚至没有完成信贷投放计划,2013年前三季度就有10家银行贷款出现负增长,在新增贷款企业和小微信用贷款企业这两个全年目标上,温州各大银行前三季度任务完成率仅92.9%和63.9%。

  由此带来的是金融运行的风险骤增。目前,温州各大银行存贷比均值处于89.9%高位,全市12家股份制银行一半以上的存贷比超过100%,10家超过75%。5家国有银行中,2家超100%,4家超75%。

  “在全国房价普遍回暖上升之时,温州房地产竟连续23个月量价齐跌。”周德文指出,大量“弃房”的背后,是担保链、不良双升和银企关系等一系列风险的综合作用。

  亮点还不够亮

  事实上,温州金改也有亮点,但“还不够亮”。

  金改两周年,仅有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等少数突破点。目前,温州已开业11家,共组织20.15亿元民资用于602个项目建设,并参与化解银行不良贷款7.96亿元。

  但是,大部分当初被寄予厚望的领域,现在基本都偃旗息鼓了。比如金改获批之初“国12条”中明文提出的个人海外直投试点。“原本只需完善细则便可出台的政策,”周德文表示惋惜,“却迄今没有动静。”

  同样,曾经呼声甚高的民营银行申办也遭遇“龟速”。早在2013年9月,温州金融办就拟定了详细的民营银行监管细则,积极性在全国屈指可数。

  “这是去年金改的重点工作。”前述市委官员说。其当时频繁出差北京,与相关部门对接数十次,省委相关领导也亲自出面,“但至今仍无定论”。

  同时,金改之初普遍被看好的民企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小贷公司转村镇银行等步伐,眼下也基本停滞。

  同样“一头热”的,还有民资在诸多制度上的突破。例如,均瑶集团发起设立信托公司,报送银监会至今未批;正泰集团于2012年7月启动的财务公司申报程序,卡在省银监局;民资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则因发起条件太高而搁浅。

  前述银监局人士坦言,金改牵涉的部门和领域太多,绝大多数亟须顶层设计甚至修改现行法律条款,“制度天花板”太牢固,“改革越深入,难度越大”。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血色昆明:29条生命的最后一个夜晚
  • 体育国足拒郝海东自荐 申花绿地股权转让完成
  • 娱乐奥斯卡颁奖礼创美国10年来最佳收视纪录
  • 财经富商周滨的叔叔们:二叔代理五粮液发迹
  • 科技特斯拉全球副总:周预订量中国第一
  • 博客马未都:不滚床单的都教授为什么火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政协委员:中国只有教育部大学 考研成绩
  • 龚蕾:除比特币外还有哪几种虚拟货币
  • 江濡山:郭广昌的想法太天真
  • 唐任伍:2014年两会老百姓期待什么
  • 管清友:傅成玉先生的两大任务
  • 西向东:吸大麻记兼谈合法非法之争
  • 杨剑波:余额宝讨论之市场产品结构
  • 王思想:北京让谁搬出去?
  • 江濡山:李嘉诚在修复公众形象?
  • 余丰慧:6是人民币升值的底线吗?
  • 龚蕾:四张图看乌克兰经济与金融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