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斯通的三板斧

2014年02月18日 18:46  《英才》 

  文|本刊记者 李文友/图|本刊记者 孟杰 出自《英才》杂志2014年2月刊

  作为阿尔斯通(中国)投资公司(以下简称阿尔斯通)的新任总裁,高岩对于《英才》记者的每一个提问都要认真思考片刻再做出回答;而对于阿尔斯通运营和技术的一些极端细节,他甚至会表示歉意,“请见谅,我到阿尔斯通的时间还不长,还在努力学习当中,相信半年之后我会给你更满意的答复。”

  高岩严谨的性格可能与他曾在德国工作和生活有关。1993年,高岩在西门子德国总部工作,2003年被派回中国任西门子中国公司高级副总裁,负责通讯业务。2013年10月,高岩正式加入到阿尔斯通,并于12月履新中国区总裁一职。

  职业上的新选择自有其逻辑,高岩告诉《英才》记者,西门子和阿尔斯通有很多共同之处,都是能源和交通领域的技术领先者和先进装备制造者。再有,两家公司同为世界500强,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高岩希望在西门子积累的经验,能够在阿尔斯通得到展示和发挥。

  1958年,阿尔斯通向中国宝成铁路线提供了25台电力机车,由此开始了对华业务。这家在中国市场深耕半个多世纪的老牌企业,又如何在日新月异的中国市场更进一步?

  高岩告诉《英才》记者,随着中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保需求的提升,特别是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将为阿尔斯通的核心业务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中国过去几年在能源和轨道交通项目的投资占这两个领域全球总投资额的40%左右,而这两个领域正是阿尔斯通的业务强项”。

  押注亚洲水电

  最近十年里,阿尔斯通向中国大型水电市场提供了总装机容量约20%的水力发电设备,并拥有近50%的核电站汽机岛市场份额,同时还为国内多个火电项目提供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组,以及循环电厂等产品和服务。

  水电业务是阿尔斯通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细分业务之一。包括三峡工程、向家坝水电站等巨型项目皆有其提供的水轮发电机组。2013年9月,阿尔斯通全球最大的水电设备生产基地在天津开业。

  不过,业内也有质疑的声音:中国大型水电项目建设的高峰期已过,阿尔斯通将其全球最大的水电生产基地建到中国,这里的市场能否消化?

  对此,高岩并不担心,“这里研发和生产的产品不仅要满足国内市场,还要辐射亚洲甚至全球市场”。高岩告诉《英才》记者,基地内新的全球技术中心(GTC)将满足亚洲市场对各种类型水电设备的研发需求。

  今年初,阿尔斯通与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签署一份合同,而该合同的产品将由天津的水电设备生产基地负责提供。

  研报显示,在过去的五年中,亚洲是世界水力发电量最大的地区,占世界水力发电总量的25%以上。到2035年,亚洲国家有望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85%;比如,老挝会有10GW的潜在水电项目,缅甸有超过30GW的项目。

  高岩表示,目前阿尔斯通已从一个水电设备市场的小玩家,逐渐变成了今日的“领头羊”。

  竞争轨道交通

  前景虽然诱人,竞争却无处不在,这不仅体现在水电市场,轨道交通也是如此。包括南车、北车等大量本土企业在内,都盯住了这块蛋糕,市场竞争的惨烈度和复杂性可想而知。

  今年初,阿尔斯通在成都和西安赢得了总价值约7500万欧元的两个重要合同,“这两个合同是阿尔斯通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首批地铁合同。”高岩告诉《英才》记者,基于中西部在未来城镇化中可能的重要地位,阿尔斯通早就在成都设了办事处,在西安拥有一家生产列车设备的合资公司。

  高岩相信,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将掀起新一轮轨道交通的投资热潮,“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轨道交通,地铁、城铁、有轨电车的发展潜力都非常大;到202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60%,这意味着大量人口要进入城市,其中最大一个问题就是城市交通”。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孔令斌告诉《英才》记者,新型城镇化的新思路在于控制大城市的规模,着力中小城市的发展。这与轨道交通三大板块在区域链接上的差异化定位不谋而合:运用高铁链接各大城市圈的主干线,城轨地铁用于满足单个城市内交通需求的内循环;而构建城市圈内或相邻城市圈各城市间的快速交通网,则由城际铁路来解决。

  相关研报显示,到2015年,全国地铁运营总里程将达3000公里。而2020年,将有40个城市建设地铁,总规划里程将达7000公里,是目前总里程的4.3倍。

  看好智能电网

  城镇化为阿尔斯通带来的市场机会,除轨道交通外,在输配电领域也可能带来新的投资价值。

  “我十分看好两块,一块是高压和超高压输电,大家也知道,这是国家电网[微博]一直以来十分倡导和推动的事情,第二块我个人非常期待、也相信,智能电网会取得大的发展”。高岩告诉《英才》记者,阿尔斯通电网业务在全球输电行业位居前三名,过去几年年均营业额超过40亿欧元。

  阿尔斯通电网业务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2011年3月,阿尔斯通在上海成立了电网业务中国技术中心。其战略意义与天津水电基地的建立异曲同工。

  国家电网计划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4035亿元,其中电网投资达到3815亿元,与2013年的计划额相比增长20%左右。4000多亿的投资无疑将催生更多的产业亮点,智能电网、充电桩、电气设备、电器仪表等板块都可能从中获益。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任浩宁告诉《英才》记者,国家电网每年的投资不仅能加快中国电网升级,而且还能拉动整个设备市场的发展,增加电力设备制造企业的业绩。

  因此,包括阿尔斯通、ABB、西门子等跨国企业,以及国电南瑞平高电气许继电气特变电工等众多有实力的电力装备公司将分享这一盛宴,业绩也会随之水涨船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复旦大学投毒案被告一审获死刑 专题
  • 体育冬奥空中技巧贾宗洋摘铜 男壶进四强
  • 娱乐台男星高凌风血癌病逝 生前旧照帅气
  • 财经人民日报:人均万元税负远低于其他国家
  • 科技新浪科技风云榜颁奖典礼今日举行
  • 博客马未都:乾隆皇帝是个超强记忆力天才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34岁男子只肯娶公务员弃女友 考研成绩
  • 黄有光:中国房价并没有大泡沫
  • 郎咸平:人口红利是个伪经济学命题
  • 张化桥:余额宝想动银行的奶酪?
  • 叶檀:官员少消费 我们怎么办
  • 周展宏:“坏银行”为何受追捧?
  • 天天说钱:从政府的角度看房价
  • 连平:互联网金融不会颠覆银行
  • 慕白:央行在倒逼银监会吗?
  • 杨佩昌:令中国人诧异的德国物价
  • 谢作诗:看病难看病贵是破坏市场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