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富而不贵的“土豪”:其他群体为利益结交但不屑

2013年10月18日 01:01  第一财经日报 

  【推荐阅读】俞敏洪[微博]讲述中国土豪精神:很苦很二确实傻

  从“土豪”到“贵族”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个名为“土豪”的称呼红了起来。这不是在指旧时富裕的、霸道的乡绅,而是给中国社会中的某类新富所贴的标签。“土豪”一词,风靡于网络社交平台,坊间嘲笑“土豪”的段子往往让人忍俊不禁。甚至国外媒体也开始关注这个词汇,试图从这里切入观察中国社会。

  “土豪”大抵是指那些具有某类相似特征的新富群体。他们审美趣味不高、盲目追求奢侈品、追求炫耀式消费——注重物质化,但精神生活颇为苍白;他们日益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但却缺少必要的社会影响力,在公共事务上常常失语或无力参与;他们有钱却未必快乐,财富不能填满心里的黑洞,喜欢喝点心灵鸡汤,却不是严肃地思考终极命题。总之,他们“土”且“豪”,用“土豪”来形容,再也贴切不过。

  没有人喜欢被别人当成“土豪”,但在很多人那里,宁肯做“土豪”也比物质上的贫困要强。社会的某种价值观在面对“土豪”的时候是纠结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土豪”因为拥有财富的自由而展现了他们风光的一面。当然,对此有人不屑,也有人羡慕。

  对于“土豪”群体自身来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依然充满了解释力。这个理论清晰地揭示了人性在需求方面追求梯级上升的倾向。在衣食无忧之后,在物质财富逐渐丰盛之后,新富群体自然地会更多看重情感与心理的满足,希望被尊重、被肯定。然而,“土豪”的本质是富而不贵——既然不贵,其他社会群体或为了现实利益的需要而结交“土豪”,但不会将后者奉为标杆。原因很简单,这是所谓的“土豪”群体自身的缺陷使然。

  “土豪”们渴望改变自身的形象。有一个段子很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改变,其中部分内容大约是说:原先戴黄金项链的,如今戴上了佛珠;原先玩夜总会的,如今迷上了跑步;原先的狐朋狗友,如今组成了EMBA同学会。从这里可以看出,某些新富群体意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尝试着在生活方式上迎合舆论的引导。至少,在一些表面形式上,新富群体的形象似乎在悄然发生改观。

  不过,表面形式的某些变化不能从根本上说明问题。说到底,“土豪”如何去掉“土”味,是一个极富有时代特性的命题。换言之,“土豪”焕然一新之后要成为什么,需要有新的目标。对于新富群体中的不少人来说,这个新目标可否企及,究竟包含了什么样的内容,可谓是一知半解,并不清晰。

  如上文所言,“土豪”的本质是富而不贵。“土豪”形象的蜕变,关键是要追求精神的高贵,而非陷入财富的空洞中难以自拔。或者说,“土豪”的涅槃,是成为“贵族”——精神高贵一族。这里的“贵族”,不是中国古代的封建王爷,也不是西方文学作品里的伯爵,而是充满活力、有审美趣味和道德准则、充满学习热情,且有敬畏之心的现代公民。

  这样的现代公民,对公共事务有着必要的关怀,对从中收获了物质财富的这片土地充满感恩之心,对社会当中的弱势人群有怜悯之情。他们关心公共事务,并凭借自身财富的优势构建一定的影响力,以推动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他们有感恩之心,所以恪守商业伦理,愿意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他们懂得怜悯,所以有反馈之心,关心公益事业。这样的现代公民,愿意从一味在社会中获取转变成为对别人的祝福;因为有敬畏之心而懂得克制自己,不放纵不该放纵的欲望,甚至追求成为道德的标杆。

  应该承认,今天的社会当中,“土豪”多,“贵族”少,用稀缺来形容亦不过分。但愿所谓的“土豪”们能从表及里,均有生命的更新。一个拥有更多“贵族”的社会,方是健康的、温暖的、充满正能量的社会。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农业部发文:转基因食品致绝育纯属造谣
  • 体育人民日报:捧杀棒杀国足都无益
  • 娱乐曝章子怡汪峰恋情升级 逛赌城买情侣饰品
  • 财经从“土豪”看新富:其他群体争结交但不屑
  • 科技手机剩余流量再起纠纷:用户再告运营商
  • 博客台北人强烈推荐的美食夜市(图)
  • 读书毛泽东唯一一次出国铁轨上发现手榴弹
  • 教育女生穿蕾丝内衣被罚检讨(图) 国考报名
  • 朱大鸣:诺奖新贵为何总看错中国楼市
  • 周彦武:明年美债铁定违约
  • 叶檀:房产中介是楼市替罪羊
  • 徐斌:我们的命运现在美联储手中
  • 张化桥:中国银行业产能过剩
  • 刘杉:人民币再启升值周期
  • 安邦:中国应加快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
  • 叶檀:美国扼住国际能源咽喉
  • 徐斌:看毛片和做爱不是一回事
  • 花木兰:美国会用硬币解决债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