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必将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进程

2013年10月10日 16:26  《国际融资》 

  ■ 金爱伟

  “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要求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投资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重点领域攻坚,释放新的制度红利。“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要求接轨国际的制度规则、法律规范、政府服务、运作模式。上海自贸区实质就是以开放倒逼改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会议提出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等四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两个月后的9月4日,官方媒体报道,上海自贸区将于27日正式挂牌成立。中国内地首个自由贸易区呼之欲出。

  此前媒体曾报道,上海建立自由贸易区计划曾招致某监管部门的公开反对,在一次国务院闭门会议上,李克强得知其计划一直遭到反对时曾拍桌子发火。有趣的是,拍桌子的不只有李克强,此前广为流传的中国前总理朱镕基就曾有“拍桌子、捶板凳、瞪眼睛”之举。而就在朱镕基极力推动之下中国与美国达成了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加入世贸组织之于中国的意义无需赘言,上海自贸区推进是否可与之比肩尚需观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上海)自贸区建设必将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进程的标杆事件。

  发达经济体推下一代全球贸易规则,制约中国

  2013年6月26日,伦敦八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美欧正式宣布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的谈判,并计划两年内完成。根据协议,美欧两大经济体之间将实现零关税贸易,届时将形成一个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40%、覆盖世界贸易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的经济区。此外,在亚洲,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越南等国在内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积极推进。目前TPP覆盖太平洋周边12国,其经济总量、贸易额与TTIP相当。从体量和覆盖范围上来讲,TTIP和TPP都足以改变当今世界贸易格局和规则。

  从内容上说,TPP突破了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模式,将达成包括所有商品和服务在内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议,这将使现有国际贸易投资体系向更高标准的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服务贸易自由化、更加强调公平竞争和权益保护方向发展。这对于适应WTO规则不久的新兴经济体来说,将不得不面对新的贸易规则壁垒,原有贸易优势大幅丧失。

  以保护知识产权和政府对企业补贴为例,这一问题上,中美两国具有巨大争议,一旦TTIP和TPP成型,相关协议成为国际贸易普遍规则,中国只能被迫接受。

  WTO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停滞之际,发达经济体主导的区域自贸谈判一路猛进。无论从规模范围还是标准内容来看,一旦新的贸易规则建成,必将遏制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争取国际贸易公平地位的努力,甚至可能再次边缘化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贸易体系的位置。

  从这个角度来看,总面积仅有28.78平方公里的上海自贸区承载的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迎接挑战、参与新机制下全球分工合作的努力。

  中国传统发展模式遭遇瓶颈,自贸区探索新的增长方式

  尴尬的是,无论TTIP、还是TTP,并不欢迎中国的加入。但是,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国家,2012年,中国外贸依存度(外贸依存度,是一国或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以及对外贸易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高达47%(加入世贸后,中国外贸依存度快速增加,2006年高达67%,此后开始回落),远远高于美国、日本的30%水平。

  另一方面,中国的对外贸易遭遇严峻挑战,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削弱。众多外贸企业面临用工成本上升和用工难问题,而周边国家,如孟加拉、越南、柬埔寨等劳动力成本优势进一步显现。出口产品仍处全球价值链低端,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中国仍基本集中在中低端,获取的贸易利益比较少。出口产品主要依赖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的加工组装环节。多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虽然规模增长快,但质量和效益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高投入、低收益”的局面难以长期持续。

  正式基于这样的背景,中国(上海)自贸区承载培育中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使命。

  以开放倒逼整体改革,自贸区将重点突破

  国际上来看,自贸区目前有两种实现形式,一种是广义的自贸区——两个或多个国家或地区通过签署自贸协定(FT-Agreement),在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基础上,相互进一步开放市场,分阶段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改善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从而形成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大区。另一种是狭义的自贸区——《京都公约》将其定义为“指一国的部分领土,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及其他各税而言,被认为在关境以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上海自贸区即属后者。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坚持先行先试,既要积极探索政府经贸和投资管理模式创新,扩大服务业开放;又要防范各类风险,推动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使之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

  “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要求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投资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重点领域攻坚,释放新的制度红利。“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要求接轨国际的制度规则、法律规范、政府服务、运作模式。《总体方案》所确定的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自由兑换、金融业对外开放等恰恰是中国经济市场化的核心障碍之一。上海自贸区实质就是以开放倒逼改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具体说来:

  贸易便利化方面:

  上海自由贸易区将实施“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创新监管服务新模式。

  “一线”,是指国境线,“二线”是指中国国内市场分界线,也是自由贸易区的空间分界线。划分一线二线,实现了“境内关外”效果,促进区内贸易便利化。

  上海保税区域协会会长卞祖耀透露,上海自贸区在通关制度上也更加简化,改革现行先申报、后入区的海关监管模式,建立舱单预申报管理制度,允许“先入区,再申报”。同时逐步取消种种贸易壁垒。

  外商投资制度方面:

  上海自贸区将对外商投资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快制订负面清单;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变更的合同章程由审批改为备案管理。

  “负面清单”管理是与“正面清单”管理相对,根据法律规定,外商投资必须严格遵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这份目录中,明确了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的外商投资项目。这就是“正面清单”管理。所谓负面清单,即将限定哪些产业和活动是不允许的,列为“负面清单”,在负面清单之外,法无禁止即合法。

  根据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上海自贸区内将率先改革投资项目管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管理、工商登记三个环节。在投资项目管理环节,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对于试验区内涉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内资和外资项目进行备案管理。

  从审批制转为备案制,这是管理体制的一大突破。传统的审批制对于市场经济已经造成巨大干扰,政府甚至把行政审批当作宏观调控手段加以利用,由此导致资源错配、宏观调控效率下降、权力寻租、腐败多发频发等。自贸区“轻审批、重监管”的特点将有效解决政府之手伸得过长、干预市场过多现象。但“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准入管理体制并不是不管,由于前期没有了审批,这就必然导致后期管理难度加大,对于政府的监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金融领域:

  上海自贸区在金融领域试点一系列重大改革,具体包括:一是人民币资本项目下逐步开放,上海自由贸易园区将全方位为企业提供与海外资本和市场对接的窗口,未来企业法人可在自贸区内完成人民币自由兑换;二是外资银行可在保税区开展试点的人民币业务,但不享受国民待遇,可从事各类零售及批发银行业务,包括接受存款、企业融资、贸易融资、财务活动、贵金属买卖及证券交易等;三是构建离岸金融中心、人民币汇率价格发行机制,能使外流资金更好的周转,提高人民币使用的效率;四是金融服务创新,与贸易相关的金融业务,如融资租赁、期货保税交割、保税仓单押融等也在逐步推行。

  值得注意的的是,金融领域开放仍面临较大风险,尤以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下的开放为重。国际资本可能通过上海自贸区平台疯狂套利,进而冲击整个国家的资本市场及实体经济,这无疑对监管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推进上海国际中心建设,打造长三角新优势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四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从保税区升格到自贸区,意味着从“境内关内”的海关监管模式走向“境内关外”模式,实现贸易、投资、金融和运输四方面的自由化

  根据中共中央对上海要求,上海正着力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必将对“四个中心”建设产生强大推力。

  以航运中心为例,2012年,上海口岸外贸货物吞吐量累计达3.6亿吨,同比增长5.9%,上海港继续保持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一大港地位。外高桥港区完成1536万标准箱,连续八年成为全国国际船舶吞吐量最高的港区。但由于在法律、税收、金融等方面的短板,上海距离新加坡、香港等世界级航运中心仍有差距。未来随着自贸区的推进,区内贸易自由、人员进出自由、货物进出自由、货币流通自由、货物存储自由五大权益加之上海离岸中心作为支撑。上海有望不久之内成为新的国际航运中心。

  此外,上海自贸区也将对长三角地区经济起到巨大的直接拉动作用。中国开放发展走的是由沿海向内陆不断扩展延伸、由东向西不断推进的路子,在相继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之后,东部已经不具备政策优势。设立上海自贸区,突破了以往的给政策促发展模式,实现了直接对接国际市场,以开放促发展的动力转换。这将推动上海及周边地区实现新的爆发。短期来看,上海自贸区建成后,长三角地区将出现一个巨大的国际市场,这将给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辐射和聚集效应。(摄影 王南海)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习近平弟弟回顾习仲勋革命往事
  • 体育国足微博:习主席 为了祖国 我们会努力的
  • 娱乐曝小S虚假代言涉欺诈 恐由证人变被告
  • 财经北京神秘抛房客:“大户”抛售十几套房产
  • 科技水货iPhone失卖点:或不能用中移动4G网
  • 博客好囧:颐和园大黄鸭放气低头(组图)
  • 读书历史上的狄仁杰:是神判并非神探
  • 教育高中男生同床睡受处分 学校称为安全(图)
  • 张庭宾:美国两党顶牛到何时
  • 陶冬:新兴市场必有一劫
  • 曹凤岐: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新进展
  • 叶檀:你真有那么富吗?
  • 徐斌:莫将地主当领主
  • 彦武:提名耶伦做美联储主席是致命错
  • 孙立坚:上海自贸区金融发展空间多大
  • Kingsley:鹰派美联储首位女主席耶伦
  • 王小广:别误读宏观经济数据
  • 张炎夏:上海自贸区到底砸了谁的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