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破零售困局的使命

2013年10月10日 13:41  《中国商界》杂志  

  文/子宸

  2013年,零售企业的日子比想象中更不好过,中国的零售商们也越来越不安。

  “消费环境的变化,对于实体零售企业的影响将会是颠覆性的。”一位零售行业人士表示,只要宏观环境没有大的好转,且政府的顶层设计又缺乏长效机制,零售企业勒紧裤腰带的苦日子恐怕还将持续。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我国对流通业都存在固有的偏见,导致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够;金融服务滞后,企业缺乏宽松的融资环境;少有对流通企业提供人才培训、信息咨询和技术支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零售企业竞争力不强的局面,在碰到目前的窘境时,很难自拔。

  这些都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去管理、调节,从而净化、构建一个有利于流通业长远发展的和谐有序的市场交易和竞争环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政府却保持了足够的谨慎。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管理条例》,业界都呼吁整整10年了,至今仍没有任何出台的迹象。大量门店的重复建设,不仅加剧了零售业的恶性竞争,还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度浪费。更何况融资难、零供矛盾紧张等等零售业原有的痼疾,则更是难以协调了。

  在扩内需的大背景下,去年国务院好不容易出台了《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首次将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给确立下来,且随后陆续出台《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业界一致认为,中国流通业迎来了新一轮的黄金发展机遇期。

  然而,这一切好像只是老天开的一个玩笑。时至今日,好多利好政策还没来得及实施,或者落实不到位,而零售企业的大裂变时代却已来临:消费疲软,成本高企、利润下滑、企业逃离⋯⋯所有这些,都亟需我们政府部门通盘考虑和积极引导。

  据了解,在这过程中,尽管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房租的过快增长却是压垮零售业的一根致命稻草。很多业内人士呼吁政府借鉴欧美等国的成熟经验,适时出台租金管制政策,并建议将租金上涨与GDP的涨幅挂钩,但有关部门似乎一直没有反馈。

  另外,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12年国内网络零售交易规模达到1.31万亿,同比增长67.5%。但电子商务出现的问题也绝不容忽视。譬如依法纳税问题、安全诚信问题等等。在此情形下,《网络零售管理条例》的出台显得更为迫切。但遗憾地是,至今没有任何大动作。

  长期以来,我国零售业存在整体竞争力不强、经营模式待转变、零供关系紧张、经营成本上升压力等问题。尤其在行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这些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也是促使部分零售企业心生退意的主要原因。

  按照传统的商业逻辑,零售商应该依靠商品销售差价来赚钱,但现实却并非如此。转型是势在必行。然而,到底怎么转,也迫切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引导,尤其是转型有可能碰到的政策障碍、问题,更是需要政府的支持。

  “前几年由于买方市场的形成,特别是生产能力的过剩,在零供关系方面产生了一些问题。”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此前表示,政府需要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化建设,同时还有标准的制为规范流通业发展、提高管理水平提供有利保障。

  无疑,目前零售业处在转型期,而国内和国外的零售企业仍有很大的差距,提升的空间也很大。对于政府来说,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在面对国内经济放缓的困境时,虽然政府没必要保驾护航,但与时俱进、一路同行也同样值得期待。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习近平弟弟回顾习仲勋革命往事
  • 体育国足微博:习主席 为了祖国 我们会努力的
  • 娱乐曝小S虚假代言涉欺诈 恐由证人变被告
  • 财经北京神秘抛房客:“大户”抛售十几套房产
  • 科技水货iPhone失卖点:或不能用中移动4G网
  • 博客李天一主辩律师:我为何不想参加二审
  • 读书历史上的狄仁杰:是神判并非神探
  • 教育学校集中销毁高中生手机引争议(图)
  • 陶冬:新兴市场必有一劫
  • 曹凤岐: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新进展
  • 叶檀:你真有那么富吗?
  • 徐斌:莫将地主当领主
  • 彦武:提名耶伦做美联储主席是致命错
  • 孙立坚:上海自贸区金融发展空间多大
  • Kingsley:鹰派美联储首位女主席耶伦
  • 王小广:别误读宏观经济数据
  • 张炎夏:上海自贸区到底砸了谁的饭碗
  • 罗毅:为什么中国绝不会有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