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人才战略必须改变

2013年10月10日 13:41  《中国商界》杂志  

  得平司

  (作者系日本流通战略专家、日本株式会社CROSS子公司北京柯隆盛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和海外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离职率高、人才流失是一个较为突出的课题。在日本因业态或企业不同人员流失率也不尽相同,单就流通行业讲,离职率大概在3-5%左右。而中国某些家电连锁企业一年会有15-20%的员工离开公司。人可谓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人才离开,对公司来说是一笔损失。不过中国人口众多,即使一部分人离职似乎对企业也不会造成多大困扰,立时会有人把空缺填满。特别是在景气度低迷的情况下,一旦有招聘信息就会有大批应征者蜂拥而至,但是作为企业也需要了解,人材也分不同种类,当区分对待。

  首先一类是可随时替换的,例如一些简单的商品摆样或销售等单一作业谁都可以做,有人员空缺的情况,较容易找到替补。

  第二类是有一定经验和业务熟练度的,如果离职会对公司造成较大影响,因为无法在短时间复制出同等水平经验的人来取代。中国的一些家电连锁店单店销售额下降,导致有些优秀的厂商促销员跳槽去到条件更好的门店或厂商,如此一来原来的门店业绩必然面临进一步下滑而形成恶性循环,自营员工也同样,因此控制有经验的厂商促销员或自营员工的离职率对企业非常重要。

  第三类是具有高度专业性的人才。例如有较高运营管理能力或采购管理能力的专业人士。虽说中国人才济济,但具有高度专业水准的人才储备还较为缺乏。多数企业为获取宝贵的人才资源不惜从其他企业挖墙角以填补自身的空缺,然而这种争夺战不利于人才稳定化。

  中国的家电连锁企业必须改变人才战略,不是着重于有空缺时随时找人顶替,而要致力于留住人才。提高优秀人才的稳定率可以从3方面着手:

  第一,为员工提供便于工作的环境。外资企业特别是欧美企业十分注重为员工创造愉悦的工作环境。例如在工作时间安排上会考虑到合理给于其节假日休息,出勤时间也较为自由,保证其有充足的时间与家人一起度过等。而在中国,通常认为高工资能够稳住人才,但实际上比起收入更注重工作环境的人也在逐步增多。为保证安心愉悦的工作环境,公司要在企业文化中体现对每一位员工的重视;组织体系中也要创造便于交流的环境;还可以通过开展全体参加的活动来加强内部人员间的沟通。离职率低的公司会定期组织员工旅行、运动会等集体活动,这有助于增进相互间的感情,加强彼此沟通。而女职员多的职场,卫生间、更衣室、物品存放处等设施通常较为完善。

  第二,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人员稳定的企业往往重视对员工的培训。这样的公司通常有着完备的培训体系,会根据每位员工的能力阶段、设置不同的培训内容。除公司要求的必修课程外,也有定期为目标明确、寻求发展的员工预备的提升课程系列。公司安排有助于员工提升能力、晋升级别的课程,会令员工感觉到倍受重视,觉得“在这个公司自己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有很多晋升机会”,有助于降低离职率。

  第三,对员工要采取“公平、公正的考核制度”。员工离职的原因中会有人提到自己在公司里得不到足够的肯定。特别在中国,很多员工过高评价自身能力而对公司的评价制度抱以不满。针对此种情况,公司要明确考核标准,让员工对评价结果心服口服。员工离职率高的公司可能存在着考核标准模糊的问题,或者是总经理或干部高层会根据一时的心情或个人喜好决定人事评价,对内部关系人事放宽政策也会导致失去民心,增加员工离职率。公平公正的评价实施起来确实不容易,但对于员工来讲这是关乎其人生发展前景的重要问题,企业应当重视。

  如今,中国家电连锁店已经迎来了改革人才战略的重要阶段,谁能最终笑傲江湖,取决于谁能把握住具有高度专业水准、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传统流通企业面临与电商之间的竞争,焦点将会逐步转移到服务之争。因为价格方面,线下始终无法取胜线上,只能通过服务来补足价格上的劣势。

  就像一流酒店与三流酒店,无论在食物、咖啡、房价上都有着天壤之别,在一流酒店,没有人会觉得贵,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超一流的服务,家电连锁店也一样,要有意识地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则需要确保这方面的高水准专业人才。

  如何培养优秀人才,留住人才将是家电连锁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习近平弟弟回顾习仲勋革命往事
  • 体育国足微博:习主席 为了祖国 我们会努力的
  • 娱乐曝小S虚假代言涉欺诈 恐由证人变被告
  • 财经北京神秘抛房客:“大户”抛售十几套房产
  • 科技水货iPhone失卖点:或不能用中移动4G网
  • 博客李天一主辩律师:我为何不想参加二审
  • 读书历史上的狄仁杰:是神判并非神探
  • 教育学校集中销毁高中生手机引争议(图)
  • 陶冬:新兴市场必有一劫
  • 曹凤岐: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新进展
  • 叶檀:你真有那么富吗?
  • 徐斌:莫将地主当领主
  • 彦武:提名耶伦做美联储主席是致命错
  • 孙立坚:上海自贸区金融发展空间多大
  • Kingsley:鹰派美联储首位女主席耶伦
  • 王小广:别误读宏观经济数据
  • 张炎夏:上海自贸区到底砸了谁的饭碗
  • 罗毅:为什么中国绝不会有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