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接轨新规则

2013年10月08日 17:28  《中国投资》 

  文/李建军

  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

  说到自贸区,我们较为熟悉的诸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和中日韩之间的10+3自由贸易区等。以上这些自由贸易区是指双边或者多边的主权国家/地区之间签订的互惠条约。相比而言,上海自贸区并非中国和其他国家签订的条约,而是一种单向的、面对全世界的优惠区域。严格一点儿说,上海自贸区是指,“在某一国家或地区境内设立的实行优惠税收和特殊监管政策的小块特定区域”。简言之,上海自贸区就是简化监管手续、降低成本的“境内关外”。与国内的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等相比,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将更优惠,开放度更大。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上海自贸区并不是和上述这些已有的处在一个层面。上海自贸区远远超越“特区”“新区”争取优惠政策的层面。我们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7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1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此次会议专门讨论了上海自贸区的问题。这意味着,上海自贸区获得了最高的政治背书,已经上升成为国家战略。可见,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是中央政府在综合考虑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下的重要战略举措,意义重大。

  问题随之而来。我们为什么需要上海自贸区呢?我认为可能有两点原因:

  一是为适应和参与潜在的新的世界经济规则做好准备。当前,美国正在亚太和欧洲推动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和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PP和TTIP如果在预期内顺利谈成,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世界经济贸易规则、标准和格局。由于这两个自贸区都不包括中国,我们有可能被驱赶到新的国际贸易体系的边缘,将面临着“二次入世”的危险。上海自贸区设立就是要先行试验国际经贸新规则新标准,积累新形势下参与双边、多边、区域合作的经验,为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展相关谈判提供实证样本和依据参考,进而为中国参与新的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促进开放向纵深发展。中国通过加入WTO获得了通往国际市场的机遇,享受到了全球化的红利。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再平衡,在国际需求疲弱以及劳动力成本升高的背景下,中国不能长期依赖外贸出口支撑经济增长。

  设立上海自贸区不仅有助于提振外贸,更能促进行政制度方面的改革。比如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以准入后监督为主,准入前负面清单方式许可管理为辅”的投资准入管理体制,通过加大开放力度,吸引外资进入、加速要素资源流动,倒逼国内加快改革步伐,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当然,我们对上海自贸区的期待不止于此。藏于其中的可能并不是自由贸易区本身,而是金融方面的改革,特别是资本项目的开放。这是因为,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意味着汇率自由化,而汇率是一种货币的国际价格,和代表国内价格的利率是平价关系,因此价格联动意味着利率必将实现市场化。这正是中国下一步金融体制改革的难关和重点所在。不过,历史和现实不断提醒我们资本项目开放并非是没有代价的。很多国家开放资本项目的教训都是惨痛的。现在的形势同样危急。由于美国不退出量化宽松、国际利率水平回升,新兴市场国家正面临国际资本流出、遭遇新一轮危机的风险。在开放和风险的两难境地之下,如果上海自贸区的金融自由化改革获得成功,将有利于积累实战经验,以利日后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意义非凡。(作者: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习近平:中国决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
  • 体育里皮:恒大可立足意甲 继续履行合同 视频
  • 娱乐好声音李琦赢张恒远夺冠 阿妹激动相拥
  • 财经多部委将内部讨论养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
  • 科技移动引新版iPhone或推迟 销量要求千万
  • 博客柴静:2013年美国最受瞩目的庭审
  • 读书祸从口出:林彪说了什么引起毛泽东警惕
  • 教育高三另类冲刺标语:不是高富帅滚去学习
  • 王东京:警惕地方债闯祸
  • 谢作诗:中国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
  • 苏鑫:好声音李琦夺冠是内定吗
  • 龚伟力:美国人为啥不在乎政府关门
  • 罗天昊:中国可考虑迁都
  • 李晓鹏:中国将在五年内超越美国
  • 周彦武:美债迟早违约
  • 黄鸣:勿做中国式局外人套中人
  • 张捷:为何中国海外投资屡战屡败
  • 叶檀:美国政府关门为何没影响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