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中国互联网版图
中国互联网进入新阶段:规模化效应显现,寡头竞争格局成型,二、三线公司从独立转向拥抱巨头
文/《财经国家周刊》特约记者 王刚
中
国的互联网势力格局,正变得越来越清晰,而且壁垒分明。
9月16日下午5点,一条短信从搜狐董事局主席张朝阳的手机中发出。
信息的接收者是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微博],内容是腾讯即将入股搜狗——在此之前,几乎所有人都曾认为,与张朝阳私交不错的周鸿祎,才是成为搜狗大股东的那个人。
但就在这条短信发出半小时之后,张朝阳就和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搜狗CEO王小川[微博]一起,在媒体记者面前把酒言欢,正式宣布腾讯入股搜狗。
这桩交易立刻成为热议焦点。不仅因为360意外出局,更因为随着搜狗的“归属权”落幕,互联网巨头的“抢占地盘”也或将告一段落——甚至有评论认为,这最后一个“变量”也成“定量”,中国互联网由此大局已定。
这个说法或许过于绝对。但毫无疑问,曾经因为大量新兴商业模式兴盛而变得复杂化的互联网入口争夺战,已经因为巨头们的并购、卡位与阵营划分,重新变得清晰:大公司们重新掌控全局,并各据一地,高筑墙深挖垒。
360失意“搜狗变量”
搜狗的股权归属,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变量。
过去一年内,关于搜狗出售的传闻不绝于耳,“绯闻”主角几度锁定360。
最终,搜狗还是被360的“死敌”腾讯纳入麾下。未来,腾讯将把旗下搜搜业务、QQ输入法和其他相关资产并入搜狗,并向搜狗注资4.48亿美元,获得搜狗完全摊薄后36.5%的股份,近期内还将增加至40%左右。
虽然360以安全起家,但处身国内流量平台的第一阵营,搜索业务变现一直是支撑360股价的重要一环。甚至可以说,搜索事关360的生死存亡。
根据调研机构CNZZ数据,在PC搜索市场,截至2013年8月,百度[微博]以63.1%居市场占有率第一,360占18.3%,搜狗占10.35%,搜搜则占3.62%。
这意味着,如果360吃下搜狗,则将占据接近30%的市场份额,再努力努力,就有可能对老大百度形成威胁,同时也与其他追赶者拉开巨大差距,从而在细分领域内彻底稳固坐二望一的优势地位。
现在,不但360无望追赶百度,而且搜狗加上搜搜将达到14%的市场份额,与360已无明显差距。
虽然,周鸿祎在给《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的回复中称:最近360的搜索份额又创新高,已接近20%,“360搜索将继续挑战垄断巨头,也有信心继续颠覆市场”,但显然未来的血战已在所难免。
抢地盘与钉钉子
当然,搜狗也并不是唯一的变量。
在整个2013年,并购,尤其是影响用户入口的关键业务与关键公司并购,已成为了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主旋律。
仅在上半年,大规模的并购案就已超过10起。其中,百度收购网龙旗下的91无线;此外,阿里巴巴[微博]5.68亿美元入股新浪微博与高德地图,百度爱奇艺[微博]收购PPS,都是在细分领域具有定鼎意义的关键战役。
除此之外,巨头们也在防守上不断加力,比如今年4月,阿里巴巴增持UC(优视科技),从而令百度收购该公司的计划无疾而终。
无论是攻是守,这些资本动作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各家巨头以疯狂的姿态,收编整合“第二阵营”中最具战略价值的力量,以巩固自己在细分领域的竞争优势——其中,活跃用户过亿、商业模式清晰成熟、流量导入或变现能力强的公司更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百度更是为了收购91狂砸19亿美元,生生制造出了中国互联网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并购案。
或者,在竞争对手的腹地钉入钉子,形成骚扰甚至反制,这也成为重要一环。
比如腾讯,在成功入股搜狗之后,加上此前入股金山,腾讯得以在安全业务、浏览器和搜索业务上开始全面反制360——众所周知,这三项业务正是周鸿祎得以发家的“三级火箭模式”。
马化腾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腾讯未来还会专注于安全产品,投入大量成本和精力去扎根PC和无线安全业务。近期,腾讯电脑管家也将调整到MIG(移动互联网事业群),至此MIG基本完成整合,形成与360相对应的产品体系。
百度也同样如此。收购91无线的战略重心之一,就是强化移动分发能力,在这一领域阻击360。除此之外,百度还“收下”了PPS和糯米网[微博],持续在中间页战略和O2O领域蓄力,并成立了第一个互联网“安全联盟”,联合腾讯、金山、瑞星[微博]等5家公司,共同压制360。
逐鹿三大阵营
这一轮的收购过后,中国的互联网势力图已经越来越明晰。
在2010年,张朝阳提出“再造搜狐”战略时,曾将中国互联网形容为“战国七雄”的割据战。
仅仅过了3年,市值差距已将“战国七雄”划分为三个阵营—
第一梯队当属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巨头。腾讯市值已破千亿美元,百度则紧随其后突破500亿美元大关,而正在紧锣密鼓筹划赴港上市的阿里巴巴,其估值已近800亿美元。
第二梯队则是老三大门户。截至美国东部时间2013年9月20日,网易、新浪和搜狐的市值分别为96.2亿美元、53.8亿美元和27.6亿美元。
至于盛大,在互动娱乐王国的战略屡遭挫折后锋芒已渐隐没。
不过,当年张朝阳算漏了一家公司—那就是360。在2013年第二季度,360的股价还在30美元徘徊,但进入夏天,投资者对360的移动互联网和搜索业务的预期高涨,360飙升到80美元,市值也冲破了100亿美元——高于曾经的三大门户,仅次于三巨头。
在2013年的巨头“收割战”中,BAT都各有斩获,反观360,虽然频频“举牌”但几乎没有任何收获,360一度走到洞房门口,才被告知新郎是别人。
“实际上,360规模并不算大,手头现金也不多。更重要的是,在中国互联网界,360基本上是一个公敌的身份,所有成规模的公司跟它合作都会有所忌惮。”互联网分析人士洪波说。
新的形势下,BAT成为产业霸主已无悬念,而围绕着它们,不同的产业阵营正在成型并壮大。
“三巨头各自的核心优势非常明显,其他人很难进入。比如阿里的电商,腾讯的社交,百度的搜索。”洪波说,但在更多领域,如视频、地图、游戏、支付等热门业务,将成为巨头们共同的战场。
这些领域的业务重叠,将使巨头之间的碰撞加剧,也将为二三线公司的并购套现提供出口。
2005年以前,坚持独立发展并在纳斯达克[微博]上市,几乎是所有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梦想,但现在,越来越多“小而美”的公司开始转向依附巨头存在。
客观来说,BAT三巨头拥有的不仅仅是钱,更代表广阔的平台、成熟的产业链条及巨大的流量。这使得无论是音乐、视频、地图还是游戏、电子商务,都可以在三巨头的商业帝国中找到位置,不见得比独立上市差——在中概股受到狙击、海外上市风险增加后更是如此。
最近,《经济学人》刊文认为BAT三巨头“自身规模太过庞大,内部结构过于官僚化,很难展开自主创新,埋没了很多有识之士”,才不得不花费巨资,收购新兴企业,来打开新的局面。
但无论如何,收购仍然是扩张的最有效手段,连续并购完成后,中国互联网已经进入了一个更成熟阶段——规模化效应显现,垄断巨头的寡头竞争格局成型,大公司不断加固自身护城河,二、三线公司则从独立转向拥抱巨头。
当然,周鸿祎的话也有一定道理——收购不代表成功,只有整合好,打通血脉,才是真的成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互联网仍然是一座活火山,在未来,依然会有变革不断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