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城市的良心

2013年08月14日 11:57  《中国商界》杂志 

  钱兆成

  入汛以来,多地出现强降雨,让一座又一座城市陷入内涝之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我国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排水管网的雨污分流改造,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7月22日《新京报》)

  中国城市现代化与世界的距离,就在于一条下水道。台湾作家龙应台曾说过,如果你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怎么分辨它是否发达呢,其实很简单,只要来一场大暴雨,下它两三个小时,然后你拿把小雨伞出去溜达,如果裤脚虽湿却不肮脏,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就是个先进国家;如果发现积水盈足,店家的茶壶头梳漂到街心来,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锅子捞鱼,这大概就是个发展中国家。

  或许之前的我们并不信服龙应台的论断,然而从北京暴雨的哀思到“欢迎来XX看海”的戏谑,一次又一次的暴雨让我们看到了一条下水道的作用。雨果说“下水道代表着一个城市的良心”,此言非虚。一个有良心的人总是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而完善的排水系统则是应对暴雨袭击最有力的途径,当强降雨来袭时,正是因为排水系统无法保证大规模、大范围排水,才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城市经济发展,但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是相互关联的统一体,缺少充分安全保障的经济建设就会存在风险隐患。然而,据不完全统计,70%以上的城市排水系统对于一年一遇的大雨难以抵御。

  为何如此?一者,长期以来城市建设存在“重地上、轻地下”的观念,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属“地下”范围,相关政府部门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者,城市河道防洪标准偏低,排水系统的建设滞后,排水管渠、泵站能力不足,排水系统的设计理念陈旧,排水管道分布与路面坡度设计的水平不高,加之老城区年久失修,管道淤积减弱排水速度,因而当特大暴雨来袭时,城市排水系统根本无法承担超大规模的负荷。

  三者,城市内涝灾害与火灾、地震不同,火灾、地震的应急处理预案较为完备,政府部门的风险应对能力较强。而暴雨是夏季频发的现象,我国暴雨预测技术尚不完备,政府部门对暴雨和内涝风险的重视不足也使排水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自从北京的那场暴雨风波之后,中国城市需要下水道市长的呼声越来越高,官方层面应该给予积极回应。我们也应该看到,排水作为一个城市发展的见证,正日益被各个城市建设者所重视,其在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从饮用水的污染,到不断发生的城市内涝,排水问题已经与人民生活及生命财产安全密不可分。

  而历朝历代,“争言水利”,治理河道,防患洪涝之害,都是吃苦出力的事,不能急功近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排水管网的雨污分流改造,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或许这样的意思表示并非是拖延,而是量力而行的承诺。

  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智慧与良心,评价一座城市的优劣,不能只看地表,更要看地下。“只看地表,不看地下”,恰恰正是我国城市频繁发生内涝的症结所在。中国的城市化道路不能走偏,面对太多历史欠账,我们比任何时候更需要善待“城市的良心”。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安徽蚌埠男子坐牢17年后被判无罪释放
  • 体育曝男篮将帅矛盾尖锐 总结会变成批斗会
  • 娱乐吴建豪宣布结婚将娶豪门女 否认奉子成婚
  • 财经传北京大户型现集中抛售:官员怕反腐
  • 科技运营商大建基站后遗症 电费每年数百亿
  • 博客兰和律师:梦鸽不会无凭无据贸然控告
  • 读书断送大清:与和珅有一拼的晚清第一贪
  • 教育女子两年辞职26次 任何事都是妈妈说了算
  • 王东京:中国经济十年内保住7%无悬念
  • 马忠普:钢铁产能过剩严重性被夸大
  • 老谷:2013年巴菲特股东大会掠影(图)
  • 周彦武:感谢高房价吸纳了50万亿M2
  • 徐斌:未来经济大萧条根源在哪里
  • 叶檀:城镇化被赌徒操纵
  • 谢作诗:高房价的几大危害
  • 陈季冰: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
  • 金岩石:城镇化的疯狂如何扼制
  • 沈晓杰:是谁在决定中国的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