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淇淋身价战

2013年08月14日 11:57  《中国商界》杂志 

  卢迪

  近些年来,冰淇凌行业的竞争越演越烈,产品改头换面,身价也是一飞冲天,这到底是发展趋势还是盲目跟风?

   炎炎夏日,冰淇淋等一系列降暑产品成为了人们消暑消费的首选。可是最近有很多消费者开始反映,曾经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元钱左右的冰棍都消失不见了,要么就是分量变小了,要不就是被一些洋品牌取而代之。更有人调侃:本来吃冰淇淋是为了降降火,现在越吃越上火。

  吃不起的冰淇淋

  连日以来的高温天气,让人们苦不堪言。甚至有人调侃这样的高温天气:如果出门摔倒受伤了,那不是摔伤,而是烫伤。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吃上一口冰爽的冰淇淋,这种感觉真是无与伦比。

  但说起冰淇淋,这个不起眼的小零食近些年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从我们吃过最便宜的一毛钱一根的糖水冰,再到五毛钱的小布丁,一直到最近几年几块钱一只的奶油冰淇淋,身价可谓今非昔比。

  现在市面上已经难以找到5毛钱一支的冰淇淋了。“5毛钱一支的冰淇淋早就没了,最便宜的就是老冰棍了,一块钱一支,而且原来1块钱的也涨到1块5了。”一位小卖部的老板说,“我们的店铺不临街,那些临街的店铺卖得普遍比我们贵一块钱。”而且现在这样的低廉棒冰得到城郊结合部、郊区胡同,才有可能找得到。街边的连锁便利店主打的是冰淇淋,即使有棒冰,价格也在两三元左右。

  记者来到一些超市走访发现,售卖冰淇淋的柜台被摆在了最明显的位置。一位正在消费冰淇淋的顾客告诉记者:“我刚刚买了一个八喜,17块6,都赶上一顿饭了。”佑康冷饮的市场总监厉勇军也表示,现在低价的冷饮只占全部产品的20%,而且只在周边郊区、农村市场铺货。不少顾客叫苦连连,这样的冰淇淋,我们吃不起了。

  何以至此?业内人士分析,除去成本压力,蒙牛、伊利的调价是试图大举进入高端市场的信号。对传统的即时性购买,和路雪每年都会推出一半以上新品作为主打,比如“迷你可爱多”、“可爱多杯”以及“梦龙”等新品冰淇淋等。

  “与此同时,和路雪一些老品种则大幅降价,如经典款可爱多由原来的3.5元降至3元。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开辟新的销售渠道,和路雪的推新品和降价两招环环相扣。”该人士分析道。

  进口品牌惹的祸?

  记者在各大商场超市看到,相比伊利、蒙牛等国产品牌的冰淇淋,和路雪、八喜、雀巢、明治、梦龙等外国品牌的冰淇淋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上述几个品牌占据了冰淇淋区70%的柜台,记者在某超市冷冻区观察了20分钟,有15位客人前来挑选冰淇淋,其中有11位选择了外国品牌,只有4位买了国产的伊利。其中一位消费者表示:“国产品牌的价格和国外品牌的价格有些差别并不大,有些要贵很多,但是国外品牌的口感更好一些,并且感觉质量也要更好一些。”

  据一位超市促销员透露,进口品牌的冰淇淋比国产确实要好卖一些,因为更多消费者觉得国外品牌更好吃。

  国外的品牌为什么这么吸引人?一位从事冷饮批发二十多年的经销商透露,国外的品牌从制作工艺到原材料,成本都非常的高,加之特殊的进货渠道,普通的进口冰淇淋进价也在20元到40元不等,所以才产生了超市动辄几十元的洋冰淇淋。

  在这种局面下,国内很多企业也开始纷纷效仿,推出高端的冰淇淋。品牌商们有意识地减少了低端产品,佑康就是众多带头企业之一。今年是佑康第一年没有新推出1元新产品。其市场总监厉勇军告诉记者,现在佑康的“一元冷饮”全部是老品种,而且在一些一线城市市区“一元冷饮”已经比较少。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近些年来一些进口品牌的挤压,以及原材料、人工成本、物流成本的上涨,导致利润越来越薄,佑康食品减少低端产品也是迫于无奈。

  冰淇淋的价格越来越高,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一些进口品牌也及时推出了小包装,来迎合更大的消费群体。包装小了,分量小了,价格自然也就便宜了,而利润却比原来高了。所以就有商家在其他品牌纷纷走高端、抬价格之时,换小包装,避开与其他厂商的正面竞争。

  从最原始的盐水槽生产“冰棍”到先进设备生产的雪糕、冰淇淋,中国的冰淇淋业已经日益走向成熟化,但发展的空间仍很巨大。

  有些喜欢吃冰淇淋的小孩家长表示,小包装可以控制小孩子吃的量。所以小包装的上市,非常受家长们的欢迎。暑假来临之际,小包装的销量也出现了一个小高潮,这一点记者也从超市负责人那里得到了印证。

  以可爱多为例,65g的可爱多售价为3.5元,而迷你的可爱多20g一个,一盒12个的最低售价为14元。也就是说在相同价格的情况下,分量少了近10%。暑期来临,相比于销量平平的可爱多,迷你可爱多的销量一直遥遥领先。换包装也成为了冰淇淋变相涨价的一种方式。

  前途一片光明?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消费市场迅猛发展,中国冰淇淋行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2005年以来,中国的冰淇淋业在经历了大变革与市场多元化竞争后,初步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其中以雀巢、和路雪等为代表性企业的外资品牌,以伊利、蒙牛、得氏等为代表性企业的民族工业品牌,各自占有全国约1/3冰淇淋市场;而全国各地的地产小型冷饮厂,占据中国剩余的1/3中小城市和农村市场。

  从最原始的盐水槽生产“冰棍”到先进设备生产的雪糕、冰淇淋,中国的冰淇淋业已经日益走向成熟化,但发展的空间仍很巨大:一是冰淇淋产品尚处于市场成长期,国内人均占有率不足1/5,人均消费量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冰淇淋需求仍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趋势;二是消费者消费口味与需求结构越来越呈现多样化,我国的冰淇淋消费已经从单一的防暑降温向休闲、享受、健康、营养、功能型转变,也为冰淇淋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据中国冰淇淋市场研究中心报告显示,2010年冰淇淋行业全球平均增幅为2.5%,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增幅高达10%,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0年,中国冰淇淋累计销售额高达728亿人民币,占据了亚太地区销售额的半壁江山。预计2015年国内冰淇淋市场消费量将达到21.11亿升,销售额将达到1100亿元人民币。

  目前品质高端化和产品创新化正在成为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不过目前中国国内的主要消费市场依然是动物蛋白冰淇淋。传统的动物蛋白冰淇淋虽然毛利率较低,但是在保证销量的前提下,仍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

  中国奶业协会理事、奶业专家王丁棉表示,目前,雪糕涨价主要还是涨在流通环节,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成品油的价格变化也不大。所以,在生产成本压力并不是很大的情况下,雪糕价格连年上涨一定要避免跟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安徽蚌埠男子坐牢17年后被判无罪释放
  • 体育曝男篮将帅矛盾尖锐 总结会变成批斗会
  • 娱乐吴建豪宣布结婚将娶豪门女 否认奉子成婚
  • 财经传北京大户型现集中抛售:官员怕反腐
  • 科技运营商大建基站后遗症 电费每年数百亿
  • 博客兰和律师:梦鸽不会无凭无据贸然控告
  • 读书断送大清:与和珅有一拼的晚清第一贪
  • 教育女子两年辞职26次 任何事都是妈妈说了算
  • 王东京:中国经济十年内保住7%无悬念
  • 马忠普:钢铁产能过剩严重性被夸大
  • 老谷:2013年巴菲特股东大会掠影(图)
  • 周彦武:感谢高房价吸纳了50万亿M2
  • 徐斌:未来经济大萧条根源在哪里
  • 叶檀:城镇化被赌徒操纵
  • 谢作诗:高房价的几大危害
  • 陈季冰: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
  • 金岩石:城镇化的疯狂如何扼制
  • 沈晓杰:是谁在决定中国的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