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勾兑门催发酒业过山车

2013年08月14日 11:56  《中国商界》杂志 

  张柏慧

  “塑化剂”阴霾还未散尽,勾兑迷雾就再度来袭,这让白酒再一次陷入了舆论漩涡。据媒体报道,枝江酒业年产60度左右基酒能力不足万吨,远远不能满足其年产销十万余吨成品酒的需要。按照枝江酒业的说法,加上从四川购入的“调味酒”,能使其基酒总量达到两万余吨。但即使这一数字属实,在食用酒精勾兑的成品酒占总产量比例不足20%的情况下,两万余吨基酒如何能生产出少则8万余吨、多则达12万吨的成品酒?

  答案不言而喻,对于这个质疑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枝江酒业逾半数产品都采用食用酒精勾兑。对此,有超过66.7%的网友表示很愤慨,并呼吁监管部门能够“挥泪斩马谡”,严惩不法企业,扭转酒企和食品安全的不利局面,还消费者一个舌尖上的“健康中国”。

  踢破“勾兑”潜规则

  近日,维维股份控股的枝江酒业陷入“勾兑门”。据媒体报道,一家年产能不足万吨的酒企,其2011年的成品酒的产销售量已达12万吨,2012年虽然有所下滑,但是也有8万吨,枝江酒业的实际产量和应月产量数万吨的差距,是从何而来,继而利用酒精勾兑的白酒,冒充纯粮酿造的白酒销售的潜规则渐渐浮出水面。

  对此,有业内专家表示:“其实,枝江酒业的做法,在白酒企业中实属多见,他们一般用外购的酒来做一些中低端产品,企业一般会标明酒精含量及成分,但用勾兑酒来冒充纯粮酿造的企业也不少。”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刘员则表示,用食用酒精制造中低档白酒,是行业中的常见做法。现在中国低档白酒绝大多数应该都是用食用酒精勾兑出来的。就是把液态酒精加水、加香精勾兑做成白酒,但是这只是生产低端白酒的方法之一。

  从各专家的表述上可以看出,食用酒精勾兑白酒,实际是个很正常的现象,这种不成文的潜规则只是把消费者档在门外,造成消费者认为白酒一定是纯粮酿造的误解。事实上,市场上的低档酒,绝大部分是食用酒精勾兑的。企业乐于选择食用酒精制造白酒,并隐藏其身份,想必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利润才是主要原因。首先,纯粮酿造需要耗时至少90天,但酒精勾兑则可以不间断的生产,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更关键的是,目前优质的食用酒精大概6000元一吨,能够生产出2吨38度的白酒,每500毫升的成本也不过15元。如果选用质量一般的食用酒精,成本还会更低。这说明用食用酒精制造白酒非常划算。

  如今,枝江酒业产品一经曝光,整个行业的潜规则也被踢破。尽管国家允许白酒生产使用食用酒精,但添加了食用酒精勾调的酒与纯粮酿造酒成本悬殊至少在2倍以上,售卖价格也有很大差距,然而白酒企业却集中“用而不标”,把百年酒业的诚信置于何地,把消费者的知情权置于何地,把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发布的《全国白酒行业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行业规范》置于何地?

  伤筋动骨的“纯粮造”

  从6月3日勾兑事件被曝光后,枝江酒业大股东维维股份的股价就遭遇持续下滑,截至26日收盘,其股票市值已减少了22亿元。从整个6月份的下跌幅度来看,维维股份也是凭24.18%的跌幅远远超越了大盘的波动。

  去年,中国白酒行业在十余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受各种因素影响,调整趋势明显。而对于今年,业内人士更是预计中国白酒行业将进入一个相对萧条的时期。

  相比国家对于高端酒的各种限制性消费,中低端酒在消费者心中的重新洗牌则对行业有着更深层次的影响,消费者将不仅看广告更要看质量进行消费。未来像主要以购买基酒勾兑“生产”白酒的企业,如不能诚信经营,公开标示,终将被消费者无情的抛弃。

  “通过近几天走访市场,发现白酒销售存在的问题要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一位从事白酒行业研究的资深人士对记者如此感慨。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一家酒企要想获得更好的销量,不仅要有好的品质,还要讲诚信。否则,在此轮白酒的调整大潮中可能会被淘汰掉。

  对此维维酒业高管曹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媒体质疑枝江酒业“勾兑门”事件并不属实,并声称媒体的报道是失实报道。”但至于是勾兑的数量失实?还是产能有失实?他并没有给予正面回答。

  纵观酒品行业中经久不衰的品牌,枝江酒业也是一家小有名气的酒企,公司的百亿目标也提上日程,如今,“勾兑门”对枝江酒业的影响较大,希望企业不要贪图短利,重走秦池酒的步伐。

  乱象丛生的白酒市场

  近几年,白酒行业缕传“丑闻”,本在艰难中挣扎的行业再次面临严峻的考验。对于年份酒市场的乱象,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专家赖登辉认为,我国在勾兑酒领域缺乏法律规范,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根本解决不了存在的问题,再加上消费者不具备鉴别知识,这些因素的叠加就给勾兑酒领域留下一条灰色地带。只有在企业加强管理,行业自律的同时,推行强制性规定,才能改善目前“勾兑酒放卫星”的现状。

  白酒在中国已经发展了好几千年,而且在中国市场一直有着广泛的需求。中国人喜欢喝酒,每个地区还有各自的品牌。但是发展到今天,中国的白酒市场异常混乱,假酒的肆意漫延,企业的不诚信,监管机制的薄弱等等,严重地危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伤了消费者的心。

  当然,在中国市场的大格局下,白酒市场也有很多需要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对此,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中国糖业酒类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成刚表示,白酒行业要实现品牌崛起、产业梦、民族梦,应在五方面着力:第一就是企业发展战略,面对宏观环境,要适应行业新的变化和发展,进行积极主动的战略规划调 整,走更加贴近大众、贴近普通消费者的市场路子,稳健地发展行业;第二就是核心技艺保护,要加强传统工艺传承,重点是各地独到的酿酒技艺;第三就是要保障食品安全,要用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狠抓生产,严管现场,提高工艺质量,质量是品牌发展的基础;第四是品牌文化建设,没有自己的强势品牌就只能做原酒销售或 者低端酒销售,所以品牌是价值,不同品牌有不同的价值和定位;第五要重视渠道变革,要重视分销渠道、团购渠道、电商渠道的影响,简单说就是电子商务。

  总的来说,“变”是未来白酒行业的主旋律,2013年的白酒行业可能真的是“最困难的一年”,但这不是借口,更不是欺骗消费者,无视法规的理由。

  酒企只有正确认识行业的发展趋势,符合行业规范,把控产品质量,掌握市场动态,积极进行行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居危思机才能自立于市。希望酒业自此扭转局面,能稳定、健康、有序的向上发展,不要像过山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安徽蚌埠男子坐牢17年后被判无罪释放
  • 体育曝男篮将帅矛盾尖锐 总结会变成批斗会
  • 娱乐吴建豪宣布结婚将娶豪门女 否认奉子成婚
  • 财经传北京大户型现集中抛售:官员怕反腐
  • 科技运营商大建基站后遗症 电费每年数百亿
  • 博客兰和律师:梦鸽不会无凭无据贸然控告
  • 读书断送大清:与和珅有一拼的晚清第一贪
  • 教育女子两年辞职26次 任何事都是妈妈说了算
  • 王东京:中国经济十年内保住7%无悬念
  • 马忠普:钢铁产能过剩严重性被夸大
  • 老谷:2013年巴菲特股东大会掠影(图)
  • 周彦武:感谢高房价吸纳了50万亿M2
  • 徐斌:未来经济大萧条根源在哪里
  • 叶檀:城镇化被赌徒操纵
  • 谢作诗:高房价的几大危害
  • 陈季冰: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
  • 金岩石:城镇化的疯狂如何扼制
  • 沈晓杰:是谁在决定中国的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