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油气争夺的新战场

2013年07月08日 14:20  《能源》 

  文 | 彭薇

  壳牌在东非莫桑比克气田的连续受挫,已经从侧面说明了这块油气新世界的激烈竞争。

  壳牌公司进军东非天然气勘探接连受挫,进而宣布退出东非天然气勘探,将公司的勘探重点返回到西非的中心地区。

  壳牌在液化天然气市场拥有大量占有率,该公司研发的浮动液化天然气(LNG)技术能显著减少海洋天然气田开发的成本和碳足迹。凭借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优势,壳牌公司非常希望以莫桑比克为起点开启东非海洋天然气勘探开发,然而却连续遭遇失败。

  2013年3月,阿纳达科石油公司宣布出售莫桑比克近海气田Area1区块10%的权益,但因报价过高使壳牌退出谈判。去年底,壳牌与泰国国家石油公司PTT竞价收购拥有这一区块8.5%权益的Cove Energy,但也因报价较低而以失败告终。

  壳牌进军莫桑比克气田连续受挫被排挤在外,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油气公司对该地区天然气资源的关注,此外东非天然气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东非:巨头的战场

  东非沿海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大沉积盆地,分别是肯尼亚的拉姆盆地(Lamu Basin),坦桑尼亚的坦桑尼亚盆地,横跨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的鲁伍马盆地(Rovuma Basin),以及莫桑比克境内的莫桑比克盆地。其中,Rovuma盆地最受关注,壳牌积极争取的莫桑比克Area1区块就位于该盆地。

  早在2006年莫桑比克的Rovuma盆地区块就被国际石油公司瓜分完毕。其中埃尼获得了Area4区块70%的权益,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和塔洛石油公司(Tullow)获得Area2和Area5区块,阿纳达科公司(Anadarko)则总承包Area1区块。

  2010年就在Rovuma盆地Area1区块的Windjammer,阿纳达科公司发现大规模天然气田,拉开了东非天然气发现的序幕。阿纳达科随后又在Area1区块获得Barquentine、Lagosta、Tubarao、Camarao、Golfinho、Atum等重大发现。

  埃尼在与Area1区块毗邻的Area4区块的Mamba South、Mamba North、Mamba North East、Coral获得重大发现。莫桑比克通讯社(AIM)称Area1区块拥有高达65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储量,Area4区块至少拥有75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储量。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Area2&5)和马来西亚石油公司(Area3&6)在Rovuma盆地南部期待着类似阿纳达科和埃尼获得的重大发现。这两个公司在Rovuma盆地的重大发现,为莫桑比克引来众多能源投资,不仅抬高了进入天然气市场的门槛,也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国际石油公司进入坦桑尼亚则更早一些。早在2002年壳牌公司就获得了坦桑尼亚盆地的Block9-12四个石油区块。2005年英国阿斐(Ophir)公司获得了坦桑尼亚的区块Block1的100%权益,又在2006年获得Block3和Block4的100%权益,随后在2010年被英国BG收购这三个坦桑尼亚海洋油气区块60%的权益。

  2011年壳牌又以非作业者收购巴西石油公司拥有的Block5和Block6区块50%的权益。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于2007年进入坦桑尼亚Block2,2010年被埃克森美孚收购Block2的35%权益。

  由于Rovuma盆地延伸至坦桑尼亚南部,坦桑尼亚南部区块1-4都有新发现。BG和阿斐的Block4发现了Pweza、Chewa,但是发现规模较小;随后在Block1发现Chaza、Jodari、Mzia;在Block3发现Papa。

  BG公司宣布,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约40万亿立方英尺。2012年Statoil和ExxonMobil在Block2的Zafarani、Lavani和Tangawizi发现优质天然气田,一年内发现探明总储量超过2.5亿桶油当量。

  国际石油公司介入肯尼亚的Lamu盆地区块主要集中在2011-2012年。由于肯尼亚周边国家接连获得海上天然气重大发现,重新引起了国际石油公司对肯尼亚天然气勘探的兴趣。阿纳达科在2009年进入肯尼亚4个区块,BG和道达尔等国际石油公司主要从2011年开始陆续进入肯尼亚。

  在2012年9月肯尼亚天然气勘探终于取得重大突破。由阿帕奇公司(50%)、塔洛 (15%)、起源(Origin)(20%)和泛大陆(Pancontinental) (15%)组成的合营企业在肯尼亚L8区块Mbawa深水获得了重要的天然气发现。

  壳牌积极进军的Rovuma盆地国际石油公司斩获颇丰。不仅是莫桑比克境内的区块让阿纳达科和埃尼的天然气发现占到东非海上天然气发现的80%,其中埃尼在东非拥有深水区块面积最大,阿纳达科拥有的作业区块最多。BG/阿斐和挪威石油/埃克森美孚也在Rovuma盆地延伸到坦桑尼亚境内的区块发现可观的天然气储量。

  由于东非的天然气资源十分便宜,发展下游液化天然气产业(LNG)利润丰厚。作业区块毗邻的阿纳达科和埃尼公司今年已签署协议,区块作业仍保持独立性,但是联合建设岸上LNG产业。壳牌竞购Cove Energy不仅拥有优质气田的权益,还有世界级规模的LNG建设计划,发展前景可观。

  亚洲军团的进入

  今年早些时候,壳牌对Cove能源发起收购,泰国国家石油公司出价 19 亿美元竞购,随后印度石油和天然气公司(ongc)和印度国营天然气公司(gail)以20亿美元出价加入了竞购行列,局面变得扑朔迷离。

  在收购消息公布前,很少有分析师预计到国际石油巨头壳牌居然败给了名不见经传的一家亚洲国家石油公司。

  从地理位置上看,东非的资源可以通过印度洋直接运往亚洲,东非与亚洲地理上的契合使东非天然气定位供应亚洲市场,东非大规模的天然气发现更是极大程度上吸引了亚洲国家石油公司进入东非天然气深水盆地。

  从目前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的区块所有权来看,马来西亚、日本、泰国、印度、韩国、中国的国家石油公司先后都拥有了部分天然气田权益。

  较早进入的有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日本三井公司。2006年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也获得莫桑比克Area3&6区块90%的权益;日本三井公司2008年就从阿纳达科石油公司手中购买了莫桑比克Area1的20%权益,该项目获日本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物资源机构75%的投资。

  印度巴拉特石油公司(Bharat)和Videocon 公司也各占Area1项目 10%的权益,目前印度最大的石油公司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ONGC)正筹划收购Area1区块20%权益。今年 7 月,泰国国家石油公司(PTT)成功收购Cove Energy,因此 Cove Energy 在Area-1项目中 8.5%的权益归属 PTT。

  国营韩国天然气公司 (Korean Gas Corp)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购买商,也在埃尼获得重大发现的Area4拥有10%的权益。今年3月,中石油宣布收购埃尼集团全资子公司埃尼东非公司28.57%的股权,从而间接获得莫桑比克4区块项目20%的权益,交易对价为42.1亿美元,标志着中国石油公司进军东非天然气市场迈出第一步。

  由于亚洲能源需求旺盛,能源供需缺口逐步扩大,加上核事故发生后天然气资源的替代,以及澳大利亚和卡塔尔等传统出口LNG国家价格较高等缘故,亚洲国家石油公司不得不拓展国际视野寻找新的能源进口途径。

  东非蕴藏着大量的天然气,且价格低廉、运输便利,极具市场竞争力,自然成为亚洲国家石油公司都竞相争购的目标,壳牌的失败实属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本土力量的崛起

  东非仍存在地缘政治风险,坦桑尼亚脆弱的政治格局令壳牌受挫。

  前面介绍过,壳牌早在2002年就进入了坦桑尼亚,且拥有4个石油区块的勘探许可证,这些区块位于坦桑尼亚东北部半自治区桑给巴尔岛,由于桑给巴尔和坦桑尼亚在分享潜在收入一事上出现的僵局而导致勘探作业延迟长达10年之久,从而更坚定了壳牌退出东非勘探市场的决心。

  此外东非多数国家长期动荡,索马里至今仍是无政府地区,而莫桑比克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肯尼亚和索马里海事分界线仍有争议,东非海岸海盗猖獗,这些不稳定因素都在对海洋天然气项目的推进构成潜在风险,也增加了确保安全运营的费用。

  东非各国加强本国资源控制,莫桑比克资源政策的调整是影响壳牌竞购价的重要背景。随着莫桑比克发现大规模天然气储量,莫桑比克的能源地位迅速上升,政府对资源的控制要求增强。莫桑比克政府从去年开始征求各方意见修改矿业法,并在今年年初宣布对涉及莫桑比克矿产资源的并购交易征税。壳牌收购Cove能源时没有进一步提高收购价格而选择了放弃,部分受到担心莫政府征收并购交易税率过高的影响。

  东非能源开发呈现本土化趋势,努力减轻油气产业在科技和收入上对国际石油公司的严重依赖。一是通过扩大产量分成合同中本国份额,提高石油外汇收入归国家所有的比例。莫桑比克今年宣布将通过莫桑比克国营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将国家最大持股量由过去的25%提高到40%。

  二是加强非洲国家石油公司之间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今年4月底,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公司与莫桑比克石油公司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根据该备忘录,后者为前者提供单独或合作机会介入新的油气勘探区块,前者向后者提供业务支持。

  虽然壳牌退出了东非天然气勘探市场,但东非勘探市场的竞争依然激烈。中国石油企业无论与欧美国际石油公司相比,还是与亚洲国家石油公司同行相比,都算进入东非天然气勘探市场较晚的,需要支付高价以获得新的开发许可。

  东非地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匮乏,在激烈的竞争中,可以协助东非本地石油企业发展石油下游项目和建设基础设施,通过加强对投资国经济和技术援助,参股本地石油生产商等方式,为获取油气资源权益提供更多机会。

  (作者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政策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一审被判死缓
  • 体育穆雷横扫小德首夺温网 结束英国77年等待
  • 娱乐董洁潘粤明被证实仍未离婚
  • 财经韩亚失事飞机上近半中国人:低价抢客源
  • 科技美国骨髓移植清除患者艾滋病病毒
  • 博客韩航失事客机上为何中国乘客多
  • 读书后宫秘闻:周代九个后妃伴寝皇帝
  • 教育尖子生流失奥赛被削 黄冈高考神话难再续
  • 育儿姐弟疑捉迷藏躲进木箱窒息身亡(图)
  • 连平:银行业七招用好增量盘活存量
  • 尹中立:中国楼市即将进入下跌周期
  • 华生:中国经济无需杀跌
  • 王德培:中国金融改革的方向与红利
  • 刘军洛:高位买黄金打破中国经济防线
  • 马光远:重启民营银行是金融开放风向
  • 叶檀:如何考核官员
  • 罗天昊:中国梦需要五大共和
  • 郭世邦:单靠涨价难解打车难问题
  • 管清友:中国经济的第三次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