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股市接受全民监督

2013年06月14日 23:40  《董事会》 

  只有每个人都拿着放大镜在证券市场寻找污垢,才能把证券市场打扫干净

  文/付明德

  绿大地和万福生科是自2006年新一轮IPO重启以来发生的最严重的造假事件。如此大规模造假,无论用什么“恶毒”的语言“诅咒”造假者都不为过。但是“谩骂”和“指责”是无济于事的,重要的是要找出造假何以畅行无阻的原因。

  应当说,自从2006年新一轮IPO重启以来,证券市场的法治环境较以前有很大的改善,监管层坚定地提出从严治市、对证券市场违法行为零容忍的口号,并祭起了严惩的利剑。但是,高悬的利剑并没有吓退造假者造假的脚步。绿大地和万福生科如此前赴后继的造假,说明一定是制度设计上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为了堵塞造假的漏洞,在制度设计上,构筑了这样几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就是通过设计严密的法律制度和严厉的法律责任,迫使发行人、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高管自律;第二道防线是中介机构严格把关;第三道防线是发审委的审核;第四道防线是监管层的监管。但是证券市场造假事件层出不穷,说明这几道防线已经全线失守。

  首先,期望通过严刑峻法迫使造假者自律是靠不住的。很多人都把证券市场的违法行为的发生归咎于违法成本太低,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是不是提高违法成本,违法行为就不会发生?答案是否定的。要论违法成本高,莫过于毒品犯罪了。贩卖海洛因五十克以上的,就有被判处死刑的可能。然而,惩罚虽然如此严厉,毒品犯罪却依然十分猖獗。何也?巨大的利益诱惑和侥幸心理使然。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只要有百分之一漏网的可能性,行为人就会铤而走险。所以期望行为人在严刑峻法的威慑下自律是靠不住的。

  第二,指望各中介机构完全独立是不现实的。发行人、上市公司是这些中介机构的客户,客户是“上帝”,是“衣食父母”,永远处于优势地位,如果对哪家中介机构不满,就会毫不客气地换人。为了利益,中介机构哪敢对客户的要求说“不”,即便客户的要求不正当,中介机构也只能发挥聪明才智竭力为客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指望各中介机构完全保持独立性是不现实的。

  第三,期望发审委把住关口也是不现实的。发审委只是“坐堂审案”,是根据发行人报送的材料审查发行人是否符合股票发行的条件。须知发行人报送的材料已由保荐人、律师、会计师这些绝顶聪明的人层层把关,即使造假,也已经设计得天衣无缝,即便发审委员真的有火眼金睛,恐怕一时半会也难以发现。更何况发审委员也有懈怠、被收买的可能。

  第四,期望监管者完全有效的监管同样是不现实的。这是因为证券市场被监管对象众多,而违法行为又具有隐蔽性、多样性的特点,受人力、物力和技术手段的限制,监管部门既无法及时发现和追究违法行为,也会使大量的违法行为人漏网。另外,监管者也会有懈怠的时候,甚至有被收买的可能,因此寄希望监管者将市场清理得干干净净同样是不现实的。

  因此,光靠这四道防线是不够的,还需要第五道防线,那就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对证券市场进行充分有效的监督。这是因为如果没有监督,监管者就会懈怠。而监管者一旦懈怠,法律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因为再完美的制度也不会从纸上走下来自动实施。而如果监管者不能有效地执行法律,再完善的法律也只是田间的稻草人。如果失去监督,行为人就会无所顾忌。如果行为人不遵守法律,再完善的法律也只是一张废纸。

  要对证券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督,首先,要赋予广大的中小投资者充分的监督权,即赋予他们真正的质询权、知情权、调查权和诉讼权,尤其要完善有关法律规定,使他们能够便捷地对违法者、监管者提起诉讼,通过声势浩大的诉讼,震慑违法者,促使监管者履行职责;其次,鼓励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组建专业的打假队伍,使他们成为证券市场的专业巡警;再次,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的作用,让造假者在强大的舆论面前却步。只有每个人都拿着放大镜在证券市场寻找污垢,才能把证券市场打扫干净。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遭城管踩头商户承认公开信系本人发布
  • 体育NBA总决-韦德32分 热火胜马刺2-2 视频
  • 娱乐默多克要和邓文迪离婚 可能补偿10亿美元
  • 财经人民日报:别指望房产税成降低房价利器
  • 科技熊猫烧香病毒作者涉嫌开设赌场罪被抓
  • 博客钢琴装腔指南 新疆暴雨倾城(图)
  • 读书狠绝冷帝婚书换江山:锦云遮陌上霜
  • 教育拼爹时代:送孩子去美国读高中 高考查分
  • 育儿一定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 两男童溺亡
  • 谢百三:中国股市是世界上最差的股市
  • 张明:美国不会突然退出量化宽松政策
  • 管清友:未来十年是全球化黑铁时代
  • 刘杉:股市改革不是体面点地抢钱
  • 徐斌:现在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前夜?
  • 陈虎:市长拍胸脯还债能挺几年
  • 孙立坚:国际游资为何能冲击中国市场
  • 陶冬:银行之间拒绝拆借的背后是什么
  • 水皮:汇金为什么能撑门面
  • 马宇: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案再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