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能再“牵”蒙牛

2013年06月05日 22:18  《中国商界》杂志 

  田力 宗禾

  业界对于这貌似“强强联合”的姻缘似乎并不看好,称合作除了使两者酸奶总市场份额击败了光明成为酸奶市场老大之外,对两个品牌再难有其他帮助和效益。

  分手6年后,达能、蒙牛终于再续情缘。日前,双方发布消息,达能中国的酸奶业务将与蒙牛酸奶业务合并,组建新的合资公司专项从事酸奶生产及销售业务。新成立的合资公司中,蒙牛将控股80%,达能持股20%。本次合作,达能的总投资额约26亿元人民币。

  破镜重圆,终归是件好事。上述消息公布后,蒙牛股价曾大涨9%。但令人意外的是,业界对于这貌似“强强联合”的姻缘似乎并不看好,称合作除了使两者酸奶总市场份额击败了光明成为酸奶市场老大之外,对两个品牌再难有其他帮助和效益。

  再续前缘

  根据协议,蒙牛乳业[微博]的大股东中粮集团与达能签署协议,合作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并向该合资公司转让蒙牛乳业的股份,中粮集团与达能的占比分别为51%和49%。同时,达能与蒙牛也计划成立合资企业,该企业将涵盖达能中国的所有酸奶业务和蒙牛的酸奶业务,蒙牛与达能分别占80%和20%的股份。

  资料显示,此次达能将投资26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首先通过买部分老股与中粮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对蒙牛上市公司进行投资,成为重要的战略股东。再次,在中国境内通过将其中国业务以及部分现金,投资到蒙牛的低温业务平台,形成蒙牛与达能的合资公司。

  事实上,这并非达能与蒙牛的首次合作。早在2006年,双方就曾共同组建合资公司,致力于酸奶等产品的生产、研发及销售。蒙牛将在该合资公司中保持股权优势。当时蒙牛还宣布将与达能于内蒙古、北京和马鞍山成立共三家合资公司,均由蒙牛集团持股51%,达能持股49%。内容基本上与这次如出一辙。不同的是在蒙牛上面多了一个母公司中粮集团。

  但这一合作2007年底忽然告吹,双方给出的原因是“进一步投资所需的先决条件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内并未达成”。不过,据业内人士分析,当时合作“流产”原因并不止于此。“蒙牛选择与达能合作,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联手打击其最大竞争对手上海光明乳业,希望先将达能‘碧悠’品牌拿到手。但‘碧悠’虽然交由蒙牛生产销售,品牌权却始终握在达能手中。”

  业内人士还表示,当时光明也迅速推出“畅优”等品牌酸奶作为反击,市场猜测达能和蒙牛当年并未在“碧悠”上赚钱。

  与蒙牛合作告吹之后,达能于2008年初收购妙士北京、上海两家工厂,正式启动在华独资的步伐。但因酸奶销售需在冷链条件下运输保存等客观条件,远在北京和上海生产的达能酸奶无法供应至广州市场,导致达能酸奶一度退出广州市场大半年。2009年初,达能酸奶虽重返广州市场,但已风光不再,面临全国性乳企以及广州本地乳企的多方竞争。

  广东省知名乳业专家王丁棉称,现在达能酸奶在市场竞争上毫无优势,才会再与蒙牛“牵手”,以另一种形式加盟到中国大的乳企,以“迂回战术”回避与中国国内酸奶企业的正面交锋。对于蒙牛此举,王丁棉认为主要也是为改变其近年来的负面形象。

  迫不得已

  其实,除了6年前与蒙牛的“婚姻”还没开始就已结束之外,达能在中国广为人知恐怕还是源于其与中国本土软饮料大王哇哈哈的合作。

  1996年,达能与中国软饮料生产商娃哈哈(Wahaha)组建了一家引人注目的合资企业,但后来双方却陷入一场痛苦的商业纠纷,达能指责娃哈哈高管私下设立多家与双方合资企业构成竞争的企业。在经历旷日持久的起诉和反诉之后,达能将其在合资企业中所持的51%股份作价4.5亿美元出售给娃哈哈,就此退出了合资企业。

  应该说,达能此前在中国的合资努力都遭遇挫败。为什么这次还得“出此下策”,恐怕还是因为形势所迫。因为目前,在欧洲这个达能的传统市场,需求增长停滞,达能正在裁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市场对于达能的重要性越来越大。

  据了解,中国是达能在全球的第四大市场,位居俄罗斯、法国和美国之后。今年第一季度,达能全球营收同比增长4.3%,部分原因在于来自中国的需求十分强劲。中国人对国产食品质量的疑虑令外国品牌受益,达能在华婴儿食品销售额大增17%。

  尽管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酸奶和牛奶总体需求强劲,但2012年达能在华销售额仍仅占集团总销售额的6.4%,酸奶销售额则同比持平。

  只不过,在前两次努力受挫之后,达能此番开始采取更为谨慎的策略,即在欲组建的合资企业中只持少量股份。达能首席执行官弗兰克·里布(Franck Riboud)表示,此次合作构建了一个“成功的组合”。

  花旗分析师罗伯特·狄金森表示:“达能此次采取的是一个回报虽然偏低但风险更是要低得多的策略。由于风险敞口只有3.25亿欧元,潜在不利影响是有限的。但如果此策略奏效,中国市场还存在很大的增长空间。”

  酸奶发酵

  不管怎样,合作已然开始。用蒙牛乳业总裁孙伊萍的话说,“达能拥有世界先进的研发技术,品牌管理和市场推广的全链条国际乳业管理经验。这项合作将有助于蒙牛进一步提升在乳制品行业的技术创新力,提供更多更好的高品质产品给中国消费者。”

  这项合资安排将发挥达能和蒙牛乳业两者品牌的互补效益,一方面引进达能全球无可争议的品质管理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的优势,同时充分利用蒙牛乳业在中国的酸奶市场地位及分销实力,创造协同效益。

  不过,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研究员宋亮却认为,“酸奶市场的水很深,光明乳业、资金研报、伊利和三元都在酸奶市场有不少的份额,蒙牛要想在短期内撼动光明乳业在酸奶市场的领导地位不是一件易事。”

  据AC尼尔森相关数据,2012年光明乳业在酸奶市场份额中占据第一位,市场份额约26%。宋亮认为,“达能与蒙牛的合作将更加增强消费者对中国乳品的信心,但是蒙牛与达能在未来能占据酸奶市场的份额则难以预测。”

  不过,也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达能通过合资公司在蒙牛乳业的首期持股约为4%,成为蒙牛的战略股东,并计划将来根据市场进展增持蒙牛的股份,这都反映出达能对国内酸奶市场的信心。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白宫披露习近平奥巴马会晤安排细节
  • 体育NBA-印城神塔拒恭喜热火 总决赛展望
  • 娱乐田朴珺自曝与王石生活 亦师亦友挺较劲
  • 财经SOHO中国权力暗移:张欣主内也主外
  • 科技搜狐苏宁阿里多方角逐PPTV收购案
  • 博客蒋方舟:农村人到城里谋生的原始动力
  • 读书高干裸官突围升迁:高位过招(全)
  • 教育90后女学生结婚要找灰太狼 最新大学排行
  • 育儿刘烨催促吴彦祖履行承诺早定娃娃亲(图)
  • 太友:粮库火灾为何刑拘五名工人
  • 杨涛:地方国企运营亟需制度创新
  • 罗天昊:粮食连续九年增收值得怀疑
  • 徐斌:强美元时代的中国通缩周期
  • 陶冬:联储退出 中国准备好了吗
  • 谢作诗:地区竞争与中国的经济增长
  • 罗天昊:中国需要隔代宽恕的器局
  • 赵伟:沾上中国因素的事务很难预测
  • 张捷:中国印钱世界第一是假象
  • 叶檀:中储粮不如古代的常平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