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租非正常上涨的水波效应

2013年06月05日 22:17  《中国商界》杂志 

  张青青 田力

  不断上涨的租金正在侵害消费者特别是低收入消费者的利益,它让全社会的收入分配不均的状况日益严重。

  今年年初,一度缓解的通胀阴霾重新笼罩香港,市民生活也更加艰难。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事实上,通胀早在去年12月已悄然杀到。五丰行于圣诞前夕调升内地活牛价格至每担4,105元,已是年内第六度加价。有牛肉档主表示由于批发价上升,若不加价无法回本,故将牛肉每斤零售价提升1元至2元。市民则声称牛肉已升至过百元一斤,不得不改吃猪、鸡、鱼等肉类。

  何以至此,究其原因,租金水平的狂升无疑是主要推动力之一。据香港政府统计处公布,本港去年11月消费物价指数同比升3.7%,在多个项目中,住屋租金再度成为升幅最大项目,较去年同期上升5.2%。其发言人还曾表示,在环球流动资金充裕的背景下,国际食品及商品价格波动,加上本地房屋租金自2012年初上升,都可能对往后的通胀构成上行风险。

  “五年租房两茫茫。不辞职,自难忘。天天涨价,无处话凄凉。纵使离去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见双亲,倚门望。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黑中介,北京殇。”北漂们的心声其实就是最好的写照。尽管内地好多城市可能没有香港这般严重,但问题都大同小异。香港似乎不再孤单。可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堆高物价

  近两年,有个话题好像一直都因绕在我们耳边,那就是关于中美物价对比的问题。尽管可能有些观点着实偏颇,但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中国连续多年飙升的房价,也对物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过去十年,全国的房价平均上涨了500%,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方,涨幅超过1000%。房地产价格的提高,直接提高了商业地产的租金价格,增加了经营成本。从2006年到2009年,在全球最贵商铺的排行榜上,北京王府井和上海外滩的租金从前50名逐渐上升到前20名。目前北京前门商业街已经接近甚至超过美国第五大道的租金水平。

  抛开这些皇冠上的钻石,普通的商铺租金最近几年也开始急剧上涨。这些租金飙升,必然体现在最终的商品价格当中,由消费者来承担,更为重要的是,高昂的渠道和商铺成本,让一些本有意做内销的外贸企业打消念头。

  由于商铺租金的大幅度上涨,商家经营成本剧增。为了消化这一部分成本压力,“羊毛出在羊身上,租金上涨了,商家肯定会将大部分成本嫁接到商品上,由消费者来承担。像服装类商品,商家往往会在换季后提高单品价格,让消费者基本意识不到。”一家服装商场的副总说。

  其实不光是服装行业,涉及社会各行各业,全面推高人们的生活成本,最终店铺租金上涨的水波效应,将由全社会来买单。

  许多商家对大部分被提高租金20%~30%的门店,选择了续租。增加的经营成本,传递到了商品。河南某裤装零售店铺店主告诉记者:“今年的裤装零售价格与去年相比,提高了大约30%。因为今年商铺租金上涨了50%,为了维持盈利,提高裤装商品单价,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除此之外,为应对不断上涨的租金成本,有的零售商在逐渐淘汰物美价廉的产品。各大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经营策略都在向着精品、国际名牌甚至奢侈品等高端和高价产品作调整。在超市的经营中也有类似情况。

  近来北京的消费者发现,许多超市经营的牙膏都在10元以上,原来几元一支但止血与清洁效果非常好的洁银牙膏、中华药物牙膏等在大多数超市已不见踪影。义利食品厂生产的大果子面包是北京人的传统食品,经几次提价目前在大多数超市也找不到了。有些传统食品如北京六必居的酱菜不得不在超市中销售,平均十几元一斤的价格也让大多数老北京消费者对其失去了购买兴趣。

  总之,不断上涨的租金正在侵害消费者特别是低收入消费者的利益,它让全社会的收入分配不均的状况日益严重。

  诱发通胀

  在中国的CPI权重中,居住类价格占比为17.8%,而计入CPI的主要是房租而非房价,如果房租涨势迅猛,将直接推高中国的通货膨胀率。而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收入不涨,房价不跌,租金暴涨”的尴尬现状带来的更可能是切肤之痛。

  当然,房价和房租是不是高的离谱,不能单看阶段时间内涨了多少倍,要看和老百姓平均工资的差距是多少。2012年北京市住房交易价格平均20700元/平方米。买个100平的房子,普通老百姓不吃不喝都要20来年才能把钱挣够,如果贷款购房再算上利息,实际压力又增加了至少10年以上。

  这样高的房价和房租又是刚性需求搭配这样低的平均收入怎么能不压缩其他消费需求?再不遏制,其他产品必然会滞销,经济必然危急!

  吃和住是人的刚性需求,谁都离不了。如果因为是刚需就拼命的涨价,那吃和住之外的其他产业只能被排挤死!所以经济要繁荣发展,吃和住必须得稳下来,吃和住在居民消费中占的比重越低,经济就会越发达。

  另外,商铺租金的上涨也可能会推动区域内通胀的进一步加剧,这在经济学上称为由成本推动的通胀。以河南省新安县为例,在短短三年内生活成本几近翻番。三年前,几十块钱的衣服随处可以买到,现在很难找到出售一百块钱以下衣服的商铺。三年前,牛肉汤普遍在1.5元至2元之间,现在至少要5元;烩面是3元至3.5元,现在至少要5元,普遍在6元的价位。

  而这一切源于商铺租金的非理性上涨。据各店主反映,租金最多的上涨了6倍,普遍上涨了2倍至3倍,而人们的收入却只上涨了30%至50%。新安县的物价在某些方面甚至媲美郑州,通胀效应明显,租金大幅度上涨在其中的推动作用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房东与商户的博弈中,似乎没有哪方是理性的。涨价随行就市凭感觉缺乏说服力,商户们倍感压力叫苦连天却仍然心怀侥幸。说白了,最后到底是两败俱伤,还是在“那只看不见的手”的指挥下回归正常还需要时间。

  市场经济条件下,价起价落,本是常事。然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这次商铺涨价现象却非同寻常。一来,这次涨价现象与我们日常生活直接联系;二来,涨价的幅度确实很大。商铺租金暴涨,看似只是商户与房东之间的博弈,而实际上,一旦博弈之后的格局形成,其后果效应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最后都将通过传导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经济生活中及商业生态中。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白宫披露习近平奥巴马会晤安排细节
  • 体育NBA-印城神塔拒恭喜热火 总决赛展望
  • 娱乐田朴珺自曝与王石生活 亦师亦友挺较劲
  • 财经SOHO中国权力暗移:张欣主内也主外
  • 科技搜狐苏宁阿里多方角逐PPTV收购案
  • 博客蒋方舟:农村人到城里谋生的原始动力
  • 读书高干裸官突围升迁:高位过招(全)
  • 教育90后女学生结婚要找灰太狼 最新大学排行
  • 育儿刘烨催促吴彦祖履行承诺早定娃娃亲(图)
  • 太友:粮库火灾为何刑拘五名工人
  • 杨涛:地方国企运营亟需制度创新
  • 罗天昊:粮食连续九年增收值得怀疑
  • 徐斌:强美元时代的中国通缩周期
  • 陶冬:联储退出 中国准备好了吗
  • 谢作诗:地区竞争与中国的经济增长
  • 罗天昊:中国需要隔代宽恕的器局
  • 赵伟:沾上中国因素的事务很难预测
  • 张捷:中国印钱世界第一是假象
  • 叶檀:中储粮不如古代的常平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