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农民进城也未必能实现富裕梦

2013年06月03日 17:58  财经界 

  城与乡,中国特色的探索之途

  ——专访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研究所所长孙久文

  本刊记者/ 武琪

  城市区规划不合理、城乡居民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城乡难以形成产业互动、中心城市总体经济实力不强、体制机制阻碍城乡融合……种种问题,体现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并非一路坦途,在不断探索与反思的过程中,我国将怎样诠释中国特色“城乡一体”的应有之义?我们的城乡发展速度到底是快了,还是慢了?农民是不是只有进城这一条路才能实现富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研究所所长孙久文。

  维持0.8%-1% 的增长速度

  按照2011 年数据的统计,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3%,2012 年又提高了1.3%,现在是52.6%, 资料显示,改革开放前我国城镇化率是19.8%。三十多年来,城镇化率提高了30% 以上,而像美国提高这30% 多则用了60 多年。对比来说,这样的速度, 对我们来说是不是太快了一些?

  孙久文说,30 多年间,我们的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1.2%,美国城镇化率增长最快时期是年均提高0.6%,正好是我们的一半,所以说,我们用30 年, 他们用60 年也很正常。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年代不同,美国当时处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二是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成正比,美国当时的发展速度没有达到我们这种速度;三与发展背景、工业发展水平、政府政策等均息息相关。

  “有人认为1%-2% 这个速度还是不够快,而我认为现今阶段,维持在0.8%-1% 之间,还是比较合适的。像现在这样,每年还在加速,其实是有问题的。”

  每年增加1%,就认为每年会提供1200 万个就业岗位。而按照世界银行[微博]的研究报告来讲,城市化的水平每提高一定比例,能源供应、纯净饮用水、交通承载等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也应该相应提高一定比例。现在太多人提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没有人关注这提高的1%,相应的支撑配套条件是否都能达到,这必须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农民进城也未必能实现富裕梦

  农民是不是只有进城这一条路才能实现富裕?孙教授说,农民进城也未必能实现富裕梦。

  带着头盔、载着妻儿,车上挂满大大小小的行李, 像这样由一辆辆紧凑打包的摩托车组成的骑行大军返乡剧,每年都在春运前后上演,他们是长途跋涉回家过年的农民工,途经城镇与乡村这条道路的历史变迁。在这段行程中,农民融入城市还面临着一道道障碍:户籍、定居、福利、教育……只有将这些问题解决, 农民才可能在城市生活地有尊严、有幸福感。

  孙教授在北京山区调研的时候,遇到一些凄苦的留守老人。进城的儿女们,在工作、生活的压力之下, 无力照顾老人,说的重一点,就是任老人自生自灭。有些老人在农村七、八十岁没人照顾,吃饭都是有一顿、没一顿,邻居看着可怜,给他们送点吃的。村里的房屋老旧失修,阳光还可以顺着缝隙挤进来,全部家当加起来也没2000 块。“所以说,我们现在的问题还是很多,有待进一步解决。”

  城乡一体化并不意味着乡村最终都要消失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孙教授说,“我们一直在讲,我国是一个农业国。五千多年来,我国的农业人口一直占绝大多数。现在城镇化率上升到52.6%,发生了变化,成了城市人口占大多数,从一个农业国进入了一个城市化国家, 或者说一个城市型的国家,这具有本质性的变化,这对整个国家确确实实有很深的影响。”城乡一体化并不意味着乡村最终都要消失,这是不科学的。

  国际学术界有一个较经典的观点认为,城镇化的标准是:1. 人口由农村进入城市;2. 进入城市以后, 农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3. 未进入城市的农民,他们应当接受城市文明。孙久文接着说:“现在,人们已经把第三条抛之脑后,那些没有进入城市的人怎么办?他们可以继续过田园生活,可以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还像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生活、生产的方式也应该现代化,他们的思想也应该跟城市人一样接受现代文明。”只有这样, 才能够说我们整个国家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农民也享受了改革开放的成果。

  城乡一体化路径选择

  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在城市留下了汗水和青春,他们为城市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他们,是城市不可忘却的记忆和历史。在当今城市发展如此之快的情况下,乡村发展相对缓慢的情况下,农村该何去何从?城乡一体化又究竟有那些路径可供选择呢?孙教授认为有以下几条路径可以选择:

  1. 城市带动农村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这一点很重要,不能放弃, 毕竟城市与农村主要从事的生产方式不一样。从经济角度来说,显然城市可以提供更多的GDP,更多的经济效益,带动周边的发展。如果说没有城市,单去发展农村,难度相对来说就大了。举个例子,什么地方能发展好民俗旅游呢?只有大城市的郊区。

  2. 注重农村自身发展

  城市带动农村这是非常重要的必经之路,但是仅仅依靠城市带动农村还是不够的。农村面积广大,类型也多种多样,即便把城市周边的农村发展起来,还有其他农村怎么办呢? 所以我们还要进一步关注农村本身的发展。包括农村产业的发展,包括农业、旅游业、商业、服务业等,加上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八方力量齐聚,这样才能逐渐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3. 更多地促进城乡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现今,我们城乡之间的互动是单向的,很多人认为城乡的关系就是农民进城的关系,这是很狭隘的。我们还需要从人口、资源、环境等各方面形成互动,这样城乡一体化就好实现了。比如说城市里,有人愿意到农村居住,为什么不让他们去呢?但是现在体制制约,做不到。现在城市人不能到农村买房子,即便买了房子也不受法律保护。人口、资金、产品、服务等一定要对流,这样差距就会缩小。

  4. 减少农村居住人口

  农村常住人口减少以后,平均资源就多了,这样容易实现集约化。现在的状况还是人多地少,而且留在农村的大部分还是老年人、妇女、儿童,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不能够很快发展。一方面传统观念制约,另一方面是制度制约。进城打工的年轻人有没有能力、有没有条件把老人接到城里居住呢?让一个农村人能够在城市有归属感地生活,或许还需要我们的政府做更多努力。

  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名至实归”,需要国家与地方、城市与乡村、市民与村民的共同努力。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日本防卫大臣香格里拉演讲未提钓鱼岛
  • 体育鲁尼1球英格兰2-2巴西 德国3-4美国 视频
  • 娱乐赵子琪被曝再怀孕 与路金波将生二胎
  • 财经水污染触目惊心:村民称想炸掉开元化工
  • 科技联通全系列iPhone降价:套餐最低3299元
  • 博客马未都:西客站肮脏无序 兰州沙尘暴(图)
  • 读书揭秘:陈独秀为何能连任五届最高领导
  • 教育高考标语杀气腾腾太雷人 最新大学排行
  • 育儿女童小区泳池溺亡2名救生员未发现(图)
  • 金岩石:中国成则欧美 败则拉美
  • 管清友: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改革命题
  • 水皮:马云的菜鸟是一只秃鹫
  • 罗天昊:广东文化产业何以独步天下
  • 黄震:不动产登记制度可以反腐败
  • 张庭宾:人民币国际化潜伏巨大危机
  • 叶檀:日本比美国信用差远了
  • 聂庆平: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不同于美国
  • 冉学东:中投该向何处去
  • 姚树洁:为啥房产税成了谈虎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