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诞生记

2013年05月10日 17:25  《能源》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诞生记

  文 | 方亮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不是一个公司,它是俄罗斯君王的权杖。

  俄天然气巨企——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以下简称俄气)正在陷入困境之中。

  多年来,天然气出口一直是普京用来保证财政平衡、国内投资甚至地缘优势的利器,可如今却锋刃钝乏。作为俄天然气出口的统一操盘手,巨企俄气是其中唯一主角。但当整台戏都已乏人关注,这个主角自然也失却了以往的风光。俄气身上隐藏着俄罗斯天然气产业的“龙脉”,它的崛起实际上隐含了普京政权乃至整个俄罗斯在新世纪短暂复兴的先声。

  俄气在苏联时代率先变革,从而得以在后苏联时代以完整样貌“君临天下”的历史,堪称普京时代的“缘起”,而如今其虎落平阳自然也因此具有了更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您不想当部长了”

  二战结束之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贝利亚在负责原子弹开发工作之外又担负起苏联第一条天然气管道莫斯科——萨拉托夫线的建设工作,让人感觉二者同等重要。苏联的天然气产业就这样起步。

  此后,历经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和普京时代,俄罗斯天然气管道的总长度已足够绕赤道三圈半还多。在这几十年间,苏联天然气产业以其庞大的规模造成了一种威势,以至于铁幕另一边的大佬们对其多有猜忌。

  曾试图与赫鲁晓夫达成天然气协议的意大利埃尼能源集团老总恩里克?马太死于一场神秘空难,而试图调查这一事件的警察、记者中也多有神秘死亡者。当西德总理勃兰特欲将苏联天然气引入欧洲,华盛顿也对其百般警告。

  西方的警惕反衬了以苏联天然气工业部为存在形式的这股能源势力的强大。但当苏联解体,同其他产业一样,这个国家的天然气帝国也注定要通过国家制度变局的那堵“窄门”。当石油、金融、重工、军工等产业要么被拆分、变卖,要么经历萎缩、破产,天然气行业不但保持了过去的完整,还及时变革保持了昔日的威势。当从天然气工业部那里继承了传统的俄气终于对欧洲发动了美国人当年曾百般警告的“冷战”,东欧堕入“路有冻死骨”的窘境,而普京麾下的大佬们则在庆幸天然气工业的完整保存。

  这些不得不追溯到从1985年至1989年担任苏联天然气工业部长的维克多?切尔诺梅尔金那里。曾以总理身份谋划俄罗斯经济改革蓝图的叶戈尔?盖达尔曾如此概括切尔诺梅尔金对天然气工业的改革:“他率先意识到传统的领导方式已经过时,需要全新的模式。”

  苏联时代,以暴力为后盾的行政命令无人敢违逆。否则,违逆者的命运就将是坐牢或枪毙。这是斯大林的铁血所留下来的铁律,亦是大多数人的固有思维。但当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大幕开启,老法子失去了效力。就像“8?19”事件中倒戈的军队所象征的那样,旧手段失去了对自己最为重要的暴力。

  率先认识到这一点的切尔诺梅尔金意识到,如果说过去驱使人们工作的是恐惧,那么在新的时代,利益应该扮演新的驱动者角色。这位直到退休都习惯于使用“国民经济”这一苏联色彩浓郁词汇的老官僚,反倒是最先认识到这一市场经济真谛的人之一。

  于是,他带着自己的改革团队上路了。一支考察团在苏联、德国和意大利间穿梭。后两国当年曾率先开启对苏能源合作大门,如今他们又成了苏联天然气产业改革操盘手们的取经目标。当时切尔诺梅尔金说:“我们就是要建立一个意大利埃尼集团那样的组织,它应该是傻瓜式的,即使让一个傻瓜来管理这个组织,它也能运转良好。”说这番话时,切氏或许想到了神秘死亡的埃尼老总马太。

  其实,在那个苏联帝国经历剧烈制度转换的敏感时期,任何涉及核心政经利益的改革与转型都难以避免被罩上一层神秘诡谲面纱的命运。切尔诺梅尔金的尝试也不例外。他决定将苏联天然气工业部改组成一个天然气康采恩,这必须取得时任部长会议主席尼古拉?雷日科夫的支持。

  但这位如今以两本论述苏联解体的畅销书而被中国人所进一步认识的苏联官僚那时正是从权力视角来审视切氏的计划的。

  1989年,切氏带着自己的计划数次找到雷日科夫,向他描述苏联天然气工业的未来蓝图。但未有一次谈话能打动这位在苏联解体十多年后仍不愿正面评价市场和民主的苏联官僚。直到那年的一个晚上,当切尔诺梅尔金又费尽口舌希望得到其支持,雷日科夫才试着理解切氏的想法。他这样问道:“您说了这么多,按我的理解,就是想告诉我您不想当部长了,是么?”

  显然,在雷日科夫的世界里,在苏共党内的地位和权力是一切的来源。主动放弃这些是无法想象的。

  “不想当了”,切氏答道。

  “难道你不想作政府成员了?难道你不明白那意味着失去别墅等各种待遇么?”雷日科夫十分不解。

  “我当然明白。”

  “这完全是你自己的想法么?”

  “是的。”切氏进一步解释说:“尼古拉?伊万诺维奇,您要知道,现在已经不必再做什么部长了,我们要把它搞成一家公司。”

  雷日科夫仍对切尔诺梅尔金的动机表示怀疑。他接着问道:“你现在有几个副手?”

  “三个第一副部长和八个副部长。”

  “也许你想在改革后给自己配20个部长吧?”

  “为什么?用不着20个,2个足矣。”

  雷日科夫相信,切尔诺梅尔金疯了。切氏却意识到已经多说无益,便告辞回办公室。在那里,切氏所说的两位副手列姆?维亚希列夫和维亚切斯拉夫?舍列梅夫已经在等他了。这是因为在回去的路上切氏从他专车上的车载电话里得知,第二天上午部长会议将审议他这段时间一直坚持实施的对天然气工业部的改革方案。当时已是深夜,他临时将两人从床上拽起来,准备做最后的冲刺。他们无暇顾及是谁下达命令搞这次审议会议,只是用那天晚上最后的时间将计划文本又润色了一遍,并与部长会议副主席巴塔宁商定不会反对这一改革方案,尽管这位副主席也并不对其表示赞成。

  第二天,所有人在听取切尔诺梅尔金的发言时都保持着沉默,并且在他讲完之后也不愿意发表意见。最后,另一位部长会议副主席亚历山大?比留科夫终于打破了沉默,说道:“我压根就没听懂他在讲什么。但是,不管他在讲什么,我们为什么不让他试试呢?我们了解维克多,他的工作一直没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我们让他放手去干好了,反正最后要是改革失败,我们就把他脑袋扭下来,然后让一切恢复原状。”

  比留科夫的话成了决定性的表态,最后大家同意让切尔诺梅尔金去试试。其实,比留科夫的话何尝不是一个台阶,让根本不了解改革为何物又感觉轻易否定改革与潮流相悖的部长会议成员们不会感到太尴尬。

  此时距离苏联解体只剩下两年时间。比留科夫根本没有机会扭下任何人的脑袋,连他所谓的“让一切恢复原状”也是没有一点机会。相反,切尔诺梅尔金同雷日科夫所说的“已经不需要部长了”的判断最后成了现实。

  就这样,在苏联还剩最后两年时,这个社会主义堡垒中出现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康采恩——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集团。

  趟过“私有化之河”

  此后的苏联风云变幻,雷日科夫退休了,部长会议成了“国民经济临时管理委员会”,各个加盟共和国开始拒绝中央干涉自己的内部事物,唯独俄气仍能维持完整和运转,殊为不易。

  最终,戈尔巴乔夫卸任之后苏联正式解体,原本以80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年产量居于世界第一位、拥有16万公里天然气管道和数千眼气井的俄气因各独立共和国的瓜分而瘦身三分之一。但相比于其他产业,它仍可谓是平安过渡了。如果说它是苏联天然气工业部的“转世”,那么它可谓是唯一一个得到保存的苏联“遗孤”。

  俄经济改革另一位操盘手丘拜斯曾这样评价俄气的完整保留:“天然气不同于其他产品,它是气态的,只要一点点衔接不畅或操作失误,它就会消失在空气中。石油可以装在桶里远距离运输进行销售,它的分装很简单。但天然气就不是这样了,它必须有一套完全连接紧密的开采、运输、储存、销售系统做保证。所以,天然气产业是无法被拆分的。”

  作为俄私有化进程的掌舵人之一,丘拜斯如此解释石油产业因私有化而四分五裂的同时,天然气产业却保持完整的原因。但实际上,丘拜斯说这话时,他并非没有将俄气私有化的想法。尽管私有化未必一定意味着拆分。

  这是俄气在新俄罗斯面临的又一重挑战,它将如何应付即将到来的私有化浪潮呢?

  不得不说,是切尔诺梅尔金在仕途上的两次高升帮了俄气。当时,以盖达尔和丘拜斯为代表的自由派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国有企业全部私有化,哪怕里面包含着再多的不公也要再创新天,不给保守派以任何复活苏联经济体制的机会。这里面当然包括了庞大的俄气。但是,自由派实施的价格自由化等政策却着实不得人心,成了他们的“政治自杀”之举,这恰恰为切尔诺梅尔金的上位创造了空间。

  1992年5月30日,俄自由派成员之一、俄首任燃料能源部部长弗拉基米尔?洛布欣带着一份石油产业私有化计划书走进政府会议厅,在这里,他将介绍这份计划,随后俄石油产业的私有化进程将大幕开启。此时,霍多尔科夫斯基等日后俄能源产业界的风云人物已经就坐。

  这份计划只涉及石油业,这实际上是自由派的无奈,因为他们啃不动俄气。没想到,即使他们想啃啃石油业也是要付出不菲代价的。

  大家都已就坐,只等总统叶利钦进场。此时,这位新总统正在会场旁一间小办公室里等一个人。几分钟后,这个人来了,他便是俄气的首脑切尔诺梅尔金。叶利钦开门见山:“我想解除洛布欣的职务,任命你为燃料能源部部长,怎么样?”

  切尔诺梅尔金没有思想准备,但作为头号能源企业的老总,他早对国家能源产业烂熟于胸,更有着自己的见解。所以这突如其来的橄榄枝没有让他太为难。他接受了建议。随后,叶利钦从正门进入会议室,立即宣布了自己的决定。洛布欣呆坐在那里,而此时切尔诺梅尔金正好从侧门走进来。大家起身想向他表示祝贺。

  第二天,洛布欣的石油产业私有化方案被通过了。

  这是典型的政治交易。自由派用一个部长职位换来石油私有化方案的施行。自价格自由化改革开始之后,叶利钦的支持率和自由派的名声都急剧下降和恶化。叶利钦曾在一次考察时遭遇民众责问,商品价格为什么那么高。叶利钦是靠着民众支持爬上总统宝座的,哪受过这个。他甚至下令将价格降下来,完全忘了此时决定价格的是市场。他把价格自由化的操盘手盖达尔叫来,责问道:“我都按你说的办了,我们的支持率在哪呢?”

  以共产党为代表的保守派势力大增,叶利钦不得不考虑保守派的利益。显然,这是他们之间的一次交易,石油私有化开始,但燃料能源部长一职交给切尔诺梅尔金——第一能企的掌舵人。此时虽不能说切氏是保守派成员,但这种与苏联国有企业异曲同工的强大统一的企业模式是保守派们喜欢的口味。

  当洛布欣被解职,作为总理和自由派统领的盖达尔居然毫不知情,这反映了他的弱势。当他得到消息,他知道自己这个总理也当不了几天了。果然,半年后的12月13日,切尔诺梅尔金突然接到了叶利钦的电话。这是叶利钦直接打来的,而非通过秘书,显然事关重大。他对切氏说:“我们保不住盖达尔了,明天你到人代会这边来。”

  第二天,切尔诺梅尔金来到当时作为议会存在的人代会,看到这里正在进行盖达尔信任案的投票。这半年来,叶利钦一直尝试保住盖达尔,为此甚至不惜解散人代会,但未获成功。今天,盖达尔显然实在无法过关了。

  切尔诺梅尔金来到叶利钦的办公室,盖达尔也在。盖达尔建议让自己离职,并支持切尔诺梅尔金当总理。他说,我的同僚们会支持切尔诺梅尔金。叶利钦同意了,切氏在思考过后也表示了同意。随后,在大会会场内,盖达尔公开同切氏握了手,这意味着叶利钦已属意切尔诺梅尔金。重新投票,切氏当选。

  这一切同半年前那一幕极为相似。切尔诺梅尔金这位俄第一能企的掌舵人用半年的时间成为了俄总理。他手下的“俄气”实际上就是靠这个躲过了被任意拆分的命运的。

  当时,盖达尔虽已倒台,但私有化另一闯将丘拜斯的能量还很大。他执意要将“俄气”私有化。最终,在与新总理的博弈后,他同意了一个折中的方案:“俄气”实施特殊条件下的私有化,其持股者在没有得到董事会的同意时不得转让股份,集团仍作为俄天然气垄断性企业不被拆分;“俄气”从国家手中回购10%的股份,只有这部分股份可在国际市场上交易,其余股份只可在俄国内低于市场价交易;其中28.5%的股份必须卖给公司运转地的自然人,另有35%的股份必须由国家控股。

  实际上,这是一个既让内部人得利,又让国家继续掌控天然气产业的方案。

  就这样,在切尔诺梅尔金的庇护下,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这个庞大的苏联“遗孤”,才得以继续存在下来。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台湾渔船遭菲律宾军舰扫射1人身亡
  • 体育曼联宣布莫耶斯任新帅签6年 视频
  • 娱乐张艺谋与妻合影户口本曝光 谋女郎证再婚
  • 财经油价今起每吨上调95元 各地最高零售价
  • 科技马云今日卸任阿里巴巴CEO
  • 博客朱令案为什么成为无法侦破悬案?
  • 读书解密被尘封的历史:军统特务实录
  • 教育七成大学室友有矛盾 生活习惯成主因
  • 育儿母亲节:80后妈妈的手绘“孕”程
  • 陈浩武:中国还有多少健康的农地
  • 金岩石:股市亏损王背后的政策性边界
  • 沈建光:关注靓丽数据下的出口企业困境
  • 刘远举:出租车司机是政府的宠物吗
  • 吕随启:人民币持续升值是否正常
  • 孙雨果:羊肉必将成为奢侈品
  • 刘杉:货币政策优先防通胀
  • 黄小鹏:中国无法永远避免危机
  • 股锋:经济数据已打开股指寻底之门
  • 马光远:延长公路收费期的理由很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