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榜者:“美丽商业”行动派

2013年05月08日 14:27  《绿公司》杂志 

  “美丽商业”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建构“美丽商业”的现实挑战是难以逾越的。中国绿公司百强项目就是希望通过对中国最有实力的企业和在中国市场有影响力的外资企业进行调查和研究,找到那些既能解决现实问题,又能保持经济领先的优胜者。

  我们从“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财富世界500强”和在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公司,总共1400多家企业中进行筛选,并对其中254家企业进行了详细的信息搜集、问卷调研和案例研究。我们发现,作为持续追求“美丽商业”愿景的“中流砥柱”,它们有如下一些建构“美丽商业”的突出表现:

  1. 良性生态的建构者

  尽管大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对商业的信任程度在降低,但在新兴的电子商务领域,阿里巴巴[微博]却在维持商业模式持续优化的同时,整肃和调整电商生态,打造了一个基于信誉的交易空间。2011年阿里巴巴曾经因为“中国供应商欺诈”和“CEO离职”事件而遗憾下榜,2012年又因为“淘宝围城”和聚划算腐败案等争议事件而未能重新上榜。但当今年我们回过头来看待这些事件,就会清晰地发现:诸多风波过后,阿里巴巴的生态体系变得更加健康,更加充满活力了。

  通过两年的调整和整肃,阿里巴巴在电商领域建构一个基于信用的健康生态。在该平台上,每天凭信用就可成交1500万笔,70%的网商愿意无偿退回所有不好的产品,而且在这里凭借信用就可以获得资助。截至2012年9月的两年间,阿里给15万家小微企业贷款,平均每家企业贷到的款是4.7万元。

  同时,阿里巴巴对生态系统的整肃举措也初见成效:2012年阿里设立了首席风险官,保证生态系统的开放性、透明性和稳定性;2009年成立的“廉政部”也开始发挥作用,2012年共完成22个案件的调查,查处违规员工27人,移送司法机关6人,外包人员3人;淘宝集市的“假货”问题也得到了有效遏制,美国贸易代表在报告中已将淘宝网[微博]从“恶名市场名单”中移除。

  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未来的发展前景被大家看好。在治理结构上,解决了决策权问题;在商业模式上,转变为服务提供商,为网商提供融资、物流、数据和平台服务,自己不再直面消费者;在组织体系上,阿里打破了大公司的规模束缚,成立了众多小事业单位,降低了内部交易成本,提升了管理效率,规避了“大企业病”,用“开放、协作、共享、责任”的互联网思维重新架构内部机制。

  如果如马云[微博]所料,未来电子商务的市场交易份额能够持续增加,并占据统治地位的话,可以想见,阿里的生态系统将对整个中国的商业环境产生实质影响。

  2. 颠覆性试验的尝试者

  在“中国绿公司百强”的上榜企业中,我们一直鼓励那些能够通过商业力量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的颠覆性创新者,虽然这种创新仍处于前期阶段,甚至取得初步成功之后都难以判断成败。例如曾经上榜的皇明太阳能、锋尚国际、比亚迪,今年下榜的尚德电力、赛维LDK,还有连续几年在榜的新奥、远大科技集团、万通地产、朗诗地产等。

  这些企业都有一些非常鲜明的特征:首先,它们都是由富有远见的企业家创办的规模偏小或中等的企业;其次,它们都将绿色产品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建立企业的品牌,或者重塑企业的品牌;再次,它们所提供的产品多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存在较大的技术风险和商业模式的不确定性。

  以“泛能网”为例,新奥要从能源生产、储运、应用和再生的全过程出发,以气体能源为主导,支持各种能源形式自由接入,将智能电网和多品类的分布式供能系统有机融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实现供需一体化。位于青岛的中德生态园是“泛能网”概念的试验地,它利用能源与信息相结合的技术,把能源、资源和信息技术耦合在一起,实现区域内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建成后,系统节能率达40.6%,二氧化碳减排率达57%,二氧化硫减排率达80.2%。

  再以万通的“立体城市”为例。万通希望以“低消耗,中密度,高效率”的方式重新塑造城市。这样可以节约83%的土地,减少41%的能耗,减少89%的垃圾填埋量。但目前该方案只在西安得到落实,在成都和温州的项目还在前期阶段。人们存疑最多的是其商业模式,一方面由于“立体城市”都在城郊兴建,何以吸引居民入住;另一方面,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及建成以后,如何持续获得盈利。

  还有远大提出的“可持续建筑”的概念,它可以“9度抗震、5倍节能、20倍空气净化、1%建筑垃圾、93%工厂化”。而且,这种建筑的造价要比传统建筑低30%。但这种颠覆性创新的核心问题还在于,到底有多少居民愿意入住?其挑战不在技术,而在于改变人们的认知、生活习惯和方式。

  总之,如果一家推动颠覆性创新的企业想要获得较大的发展,那么就必须找到新的方法来取悦客户,从而创造更多价值。但很显然,将新事物与商业模式结合并不容易。

  3. 中产阶级员工群的打造者

  企业作为社会中的创富机构,既有能力打造一个通过良性竞争获得优厚回报的中产阶级,也有能力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为社会中的贫穷人口寻求致富之道,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在中国绿公司百强的评选中,我们也注意到了这个趋势。许多企业都把帮助员工成长,提高员工收入,甚至感动员工,让其获得幸福作为重要的企业战略。

  在帮助员工成长方面,做得非常突出的是腾讯。4年来,腾讯员工规模扩大了5倍,但腾讯的“辅导年”计划、鼓励创新的“灰度”文化和令人艳羡的福利政策迅速将这些员工凝聚在了一起。以“辅导年”计划为例,腾讯要求各层级的领导,运用人力资源团队开发的标准化工具和流程,针对下属的业绩和发展提供教练服务,促使新员工快速融入执行团队,拓展了成长空间。人力资源部为此设计了高层论坛、辅导课和内部网辅导专区等实操方案。

  在提高员工收入方面,做得最彻底的是华为。通过员工持股制度,华为约占员工总数64.69%的61457位员工,持有华为98.58%股权,而创始人任正非只有1.42%股权。任正非认为高科技行业需要大家一起进行利益分享,才能团结大量的人。根据年报,2008-2011年,华为的股东权益回报率分别为21%、42%、40%和17%。

  在感动员工,让其获得幸福方面做得非常突出的是依文。依文认为“爱和关怀”是可以打动任何一个员工的,同时,“爱和关怀”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由于依文的商业模式是为高端客户提供服装定制服务,因此在日常管理中,依文就让每个员工都体验到“被人服务、受人尊敬”的感受,并在公司营造一种高贵典雅的氛围,再通过这种服务的体验和氛围的营造培育企业文化,让每位员工能够从内心深处认同,并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爱和关怀”的理念。

  从这三个上榜企业可以看出,企业只有具备足够的帮助员工成长的种种条件,才能将员工本有的活力激发出来,让员工感到幸福,才能与员工一起收获成果,取得成功。

  4. 诚信商誉的修复者

  每年因为社会责任恶性事件而导致下榜的企业占到多数。社会责任恶性事件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声誉,而且会直接影响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进而影响企业的品牌资产,危及产品市场的表现。但是,尽管大家都认同企业商誉是一种核心资产,尤其是在“信息直达”的社交媒体时代,但多数企业管理商誉的策略和流程却非常不当,结果是商誉危机连续爆发。

  2011年底,蒙牛黄曲霉毒素事件爆发,加上以往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致使中粮集团受到牵连而下榜。但在2012年,中粮集团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在成为蒙牛大股东三年后直接参与管理。通过全面梳理质量系统、引入丹麦爱氏晨曦加强对上游供应商奶源进行掌控、组织架构调整、重建分销网络管理体系等举措让人们看到了重塑蒙牛品牌的希望。

  更重要的是,中粮集团从原材料产地抓起,直至产业链的终端,积极践行节能、低碳,发展新能源的环保措施。而且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的应急管理和处置,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管理机制。从运营模式上,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科技”、“公司+农场”、“公司+农户”等多种模式的“订单农业”推动多地农村的规模化经营。

  5. 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行动者

  在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谈判迟迟未能达成协议,2050年实现“2度世界”的目标难以达成的背景下,气候变化问题成为了“公地的悲哀”。应对气候变化,开展节能减排既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战略运作模式的问题。在“中国绿公司百强”项目组重点研究的行业中,电力、化工、钢铁、可再生能源、建筑、运输等行业都与节能减排息息相关。

  以电力行业为例,国家电网[微博]公司就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龙头。2011年,国家电网开启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工程,在21个区域和26个省份开展了试点项目,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的超高压线路和配电网络、远程监控、双向沟通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2012年,国家电网推广使用智能电表1.2亿只,建成投运电动汽车交换电站353座、充电桩14703个。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国家电网承诺将促进光伏、风电、天然气等分布式电源并入国家电网。

  再以化工行业为例,作为“工业中的工业”,化工企业出产的原材料不仅在生产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其对下游工业企业的节能减排也会造成重大影响。化工巨头巴斯夫就开创性地提出了要生产“气候保护产品”,即与替代产品相比能够在产品生命周期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且生态效率至少与同类产品持平的产品。2011年,该类产品在全球实现销售额67亿欧元,占到集团总销售额的9%。

  当然,在高污染、高能耗行业,改变运营模式是节能减排的关键。2013年新上榜企业沙钢集团就是一例。“十一五”以来,沙钢绿色投入超过50亿元,形成了煤气、蒸汽、炉渣、工业污水和焦化副产品回收利用等五大循环经济圈,目前,沙钢96%以上的资源都得到回收利用,贡献率占总效益的20%左右,低碳经济已成为沙钢“绿色”增长点。

  总之,“高碳”行业中的领先企业也最积极地采取措施降低对环境的损害,我们应该鼓励这些行动者,并期盼有颠覆性创新的发生。

  6. 商业运作模式的重塑者

  推动“美丽商业”的构建,有一个行业作用巨大:信息通信技术行业。首先,这个行业本身能够直接帮助其他产业节能减排;其次,这个行业正在颠覆各个行业的商业运作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再次,这个行业本身也在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努力减少自己的“环境足迹”。

  在今年的上榜企业中,来自这个行业的企业达到了18家。信息技术企业带来的技术革命将在极大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损害和影响。以“云计算”为例,“碳信息披露项目”(CDP)专家组估计,到2020年,迁移至云的美国公司每年就可以节省能源成本123亿美元,减少碳排放8570万吨。埃森哲的研究则表明,一个100人的公司通过云技术部署应用程序可以减少超过90%的能源消耗和排放。

  用友这家连续5年上榜的企业,从2010年起就推出了“云战略”,为其服务的70多万家中小企业提供云服务和管理软件。同是连续4年上榜的企业东软,也通过“云计算”技术建立自己的连锁健康管理与服务中心,通过软件技术、医疗设备与互联网的结合,与大型医院合作推出健康管理平台,为社区、家庭和个人提供包括健康管理、远程医疗监护、医疗就诊等系列医疗服务。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软件公司将占据经济主导地位,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将仰仗软件运营,软件的作用也将越来越明显。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正在改变很多行业的商业模式。2012年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零售业,因为电商极大地降低了渠道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但同时也让传统零售业态面临巨大危机。连续6年上榜的企业苏宁电器[微博]就是例证,2012年净利润26.8亿元,同比下降44%。

  再以金融行业为例。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全年交易额达2.16万亿元,增长99%。尽管与当年全国支付系统近2000万亿元的业务处理金额相差甚远,但第三方支付组织已将手伸向了银行的核心业务。招行行长马蔚华就指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将对未来金融模式产生革命性影响。”

  可以说,互联网借助信息技术去除或削减了传统商业中的大量效率低下的中间环节,因而一切依靠信息不对称或“低增值”流通为核心竞争力的商业模式都将受到挑战。我们可以想见,在未来,“中国绿公司百强”榜单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因为适应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浪潮而持续在榜,也会有企业因为没有利用好这一工具而落榜。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北京出租车起步价拟调整为13元
  • 体育曝弗格森周末宣布退休 曼城锁欧冠资格
  • 娱乐张艺谋前妻忆离婚细节:巩俐的信把我击垮
  • 财经中石油同意取消限气令 前提是涨价8%
  • 科技微软6月推Win8升级版:或恢复开始按钮
  • 博客乐嘉:采访李亚鹏给我的强烈刺激
  • 读书极端年代小人物的命运:逃向苍天
  • 教育教室座位神分区走红 追忆那些年你坐哪儿
  • 育儿丈夫被催起床怒砍怀孕妻子致其流产
  • 马宇:农夫山泉之争可怕之处在于法官缺位
  • 官建益:股民终于能不在A股一棵树上吊死
  • 谢作诗:固定汇率是一种货币纪律
  • 袁岳:我希望监督红会什么?
  • 陶冬:放宽计划生育将提振万亿内需
  • 刘杉:美国主导新自贸区规则 不带中国玩
  • 徐一睿:日本灾后复兴缓慢的警示
  • 李迅雷:农业现代化难以挽回中国农村衰落
  • 朱宁:投机刚需在 房价难稳定
  • 沈建光:如何看美国就业市场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