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钱包

2013年05月02日 16:27  《中国商界》杂志 

  子宸

  电子支付相对钱币具有综合优势,替代钱包是一大趋势。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支付交易是最常见不过的一项事情了。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易支付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时下比较流行的移动支付已经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也许过不了多久,在自动售货机上买饮料,第一个动作不再是掏零钱,而是拿出手机。近日,阿里巴巴[微博]的“支付宝[微博]”近日在北京推出了支持“声波支付”功能的自动售货机,这也是“声波支付”技术踏入商业零售领域的第一步。

  移动支付是2013年的一大热点话题。数据研究公司IDC的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移动支付的金额将突破1万亿美元。专家分析认为,巨额的交易量意味着今后几年全球移动支付业务将呈现持续走强趋势。市场前景广阔,而支付宝显然希望能够在移动支付领域继续保持其优势地位。

  不过,不止支付宝,在全球劲刮移动支付风潮之时,国内支付产业链各方也纷纷投入到拓展移动支付业务的大潮中。

  “声波支付”替代钱包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对自动售货机都不陌生,但投币、零钱等交易模式的诸多不便也制约了自动售货机的使用效率。面对这一现实,采用手机支付宝“声波支付”的自动售货机悄然覆盖北京地铁4号线全线。

  声波支付”适合便利店、超市和百货店等传统商业企业,并有望破解排队顽疾,优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用户只需打开手机中的“支付宝钱包”,按照售货机的提示选择商品并点击手机软件“当面付”选项,在出现确认付款按钮后,手机靠近感应器,并发出“咻咻咻”的声音后,选择的饮料就可以到手了。

  据悉,“声波支付”是利用声波的传输,完成两个设备的近场识别。声波售货机内嵌入了支付宝特有的声波模块,可以对用户手机发出的超声波进行智能化处理交易。另外,声波只向手机30-50厘米范围内的接受终端传递支付宝账户,超出该范围则无法接收到。当售货机接收声波后,会通过核销系统自动识别信息,支付宝用户即可拿走相应商品。

  据介绍,声波支付传播的超声波既不是金额也不是账户号,而是一串交易号。交易号是随机生成的,每次都不一样,且每个交易号有效期只有5分钟,超时或者录音都是不可行的。同时,由于声波支付是通过在线网络的环境电子化进行的,每次支付都能及时在网上收到,效率高成本低。

  由于声波内容不涉及金额、账户号等信息,所以用户无需害怕隐私泄露问题。与二维码相比,声波支付更安全,用户使用也更方便。据消费者反映,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

  据支付宝无线商务拓展总监王玉明介绍,这些声波售货机内嵌入了支付宝特有的声波模块,可以对用户手机发出的超声波进行智能化处理交易。“这是声波首次被应用到售货机上,提升了售货机效率。”王玉明表示,声波内容不涉及金额、账户号等信息,即使有人现场录音也不必担心安全问题。”

  王玉明还透露,支付宝未来将在更多的生活类服务中推广使用声波支付。稍加观察不难发现,目前很多商超企业都开始尝试更便捷的支付方式,但结账排队现象仍非常严重。即使信用卡、预付卡购物省去找零环节,但单据打印和签字仍要耗费时间。

  的确,“声波支付”如果能够推广,对零售业的意义更大。“声波支付”适合便利店、超市和百货店等传统商业企业,并有望破解排队顽疾,优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业内人士表示,对店家而言,一套“声波支付”系统只需几千元,可解决假钞、找零、银行兑换及售货机运营商点钞成本等问题,还节省顾客排队时间。

  “我们希望有一天用户出门时只用带支付宝钱包就足够了。”支付宝方面表示,电子支付相对钱币具有综合优势,替代钱包是一大趋势,今后还将不断优化产品的设计与体验。

  抢滩移动支付市场

  自打移动互联网兴起以来,移动支付一直都是群雄紧盯的热门业务,手机已经不是严格上的手机,而是一个人每天必须随身携带的智能终端,它已经把我们随身携带的各种物品给整合了,钱包也早晚会被逐步替代。

  零售商的挑战在于,如何在用户支付体验中带上自身品牌的印记,并把支付信息应用在营销和管理上面。

  原有的银联银行盯着它,移动运营商盯着它,互联网公司盯着它,第三方支付公司也盯着它。在第三方支付领域,支付宝手机客户端4月8日新上线了转账到银行卡功能。目前支付宝针对个人用户推出的手机转账服务,已包括转账到银行、支付宝账户间转账、手机号转账、声波支付、二维码支付等方式。手机版转账到银行卡服务合作银行数已达119家。

  而此前,支付宝也发布酝酿已久的“支付宝钱包”,众多最新的手机支付功能也首次正式面向国内消费者推出,可以轻松地用手机完成支付。

  支付宝钱包在支付这一基础功能上有了极大的创新,提供了超级转账等高级服务。“付钱”服务可以通过向交易方手机发送一段声波识别对方并建立快速支付,这一方案特别适合面对面的交易。

  除了支付宝外,包括三大运营商、银联、财付通等众多的竞争对手也先后推出了各种与手机支付相关的产品,“目前已经有很多尝试,比如刷手机乘公交、手机还款、在麦当劳[微博]使用手机支付等。”与此同时,腾讯微信和新浪微博近期正在深耕移动支付领域。日前有消息称,微信的下一个版本将上线移动支付功能;而新浪也高调对外证实,其微博平台正在研发一项移动支付服务。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移动支付的成交额同比2011年增长了5倍,在支付宝的用户中,有430万人使用手机支付的金额超过电脑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已经不再是“畅想”,而是正逐渐变成现实。

  当然,移动支付在发展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待解,比如,移动支付行业面临着缺乏统一标准、存在支付安全隐患以及普及率较低等问题。同时,支付风险的防范、用户使用习惯的培养、受理环境的建设、产业合理的分工以及商业模式的选择等问题也是国内移动支付行业需要面对的。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移动支付就会很快来到我们身边了。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央收紧公款消费后奢侈品销量应声下落
  • 体育欧冠巴萨总分0-7出局 拜仁晋级决赛 视频
  • 娱乐钢铁侠3首日1.3亿创记录 致青春累积3亿
  • 财经中国大妈抢金完胜华尔街大鳄被指笑话
  • 科技中移动反腐风暴:广州移动总经理被带走
  • 博客朱令律师:“凶手牙膏下毒”说法荒唐
  • 读书陈云为何力排众议反对判处江青死刑
  • 教育网评十大痛苦专业 计算机医学数学前三
  • 育儿爱尔兰双胞胎相隔87天先后出生(图)
  • 金岩石:新国企倒逼新民营
  • 秦红:基金不再只是公募基金
  • 张茉楠:三大矛盾依然困扰中国经济
  • 杨涛:日本量化宽松的货币魅影
  • 叶檀:全球经济处于漫长冰河季
  • 陈虎:500亿只是国企巨亏的开始
  • 朱大鸣:唱衰中国楼市屡屡落空为何不道歉
  • 甘犁:地震救援的捐款经济学
  • 洪平凡:世界经济前景
  • 姚树洁:农民工顺子的艰难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