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别报道:风雨十年 激越中国梦

2013年04月18日 15:42  财经界 

  风雨十年,激越中国梦

  本刊记者/ 丁吉林 郑二妹

  从2003 年到2013 年,中国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十年。

  这十年,有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重大突破的喜悦,也有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的悲伤;有着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辉煌,也历经着非典肆虐、金融危机的艰难……

  这十年,就业规模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大力推进教育、医疗体制改革, 住房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愿望逐渐成为现实。

  这十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财政收入跨过10 万亿元大关,进出口总额升至世界第二……中国社会在转型中前行,虽然改革发展的道路充满艰难,中国依旧走出了从容,走出了自信。

  2013 年全国两会,除了国家领导人换届举世瞩目之外,还将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为下届政府提出建议并部署未来改革新举措。这一切,都将使“中国梦”的蓝图描摹得更为具体。

  为此,本刊特别回顾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的成就与经验,凝聚信心,起航追梦。

  科技十年

  中国载人航天上天揽月

  中国航天整体实力步入世界前列,卫星覆盖范围已经辐射到全球80% 以上的地区。

  过去的十年,是中国科技发展最为迅速的十年。

  从神五到神九的成功发射,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漫步太空到“蛟龙号”入海……各项科研事业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带给国人无限的惊喜。

  2003 年10 月,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的技术进入世界水平的先进行列,圆满实现了国人梦寐已久载人航天梦想。2010 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 一座座场馆诠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2011 年9 月29 日,中国成功发射“天宫一号”,标志着中国的太空探测技术又前进了一大步, 达到了世界的先进水平,并实现了在国人心目中“嫦娥奔月”的千年神话梦想。2012 年,“神州九号”成功发射;中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成功下潜至水下7000 米等等。十年发展,中国在前进、中国在发展、中国的科技十年来已经实现了史无前例的大跨越、大发展。

  从2003 年到2013 年,十年时间, 中国航天在多个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开启了崭新的空间站时代。目前我国已有9 艘飞船、1 艘天宫目标飞行器和9 人次的航天员翱翔过太空。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独立开展载人航天、独立掌握航天员空间出舱和空间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的国家。

  2003 年10 月15 日, 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中的第一位中国航天员。中国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它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飞行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2005 年10 月12 日, 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飞船进行了我国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完成了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2008 年9 月25 日,神舟七号成功发射,3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进入太空并进行出舱活动,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2011 年11 月1 日,神舟八号在同一发射架上升空,在太空中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这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2012 年6 月16 日,神舟九号在万众瞩目中一飞冲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多个记录:首个女航天员“飞天”、首次航天员访问在轨飞行器、首次手控交会对接……

  2012 年6 月29 日,神舟九号成功返回地面,中国航天史上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顺利完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再次拥有100% 成功的骄人纪录。外国学者对此盛赞:“开创时代的交会对接将给世界秩序带来重大变革。”

  2013 年1 月5 日,嫦娥二号卫星深空探测成功突破1000 万公里, 这是中国航天器迄今为止 到达的最远距离,标志着我国深空探测能力得到新的跃升。

  十年来,航天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倍增器,经过测算,我国航天技术的投入产出比为1:10,航天产业的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25% 左右,这一数据远高于同期GDP 的增速。

  这十年,神舟飞船带回来的航天农作物新品种已经在26个省市推广, 耕种面积超过了156 万亩;开车迷路能用卫星导航,我们每天收看的几十个电视节目也都离不开卫星;航天员抗骨丢失、抗肌肉萎缩的技术成果, 已部分应用于长期卧床病人的治疗;用航天高科技研制的奥运火炬,战胜了高寒低压、缺氧大风,于2008 年5 月8 日在珠峰峰顶点燃,使奥运圣火首次照亮世界之巅……这些都是航天技术拉动和辐射的成果。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透露,2013 年将实施16 次宇航型号发射, 计划将20 颗航天器送入太空。预计到2020 年,中国在轨航天器数量将超过200 颗,占全球在轨航天器总数20% 左右;年均发射数量达到30 次左右, 占全球发射数量30% 左右。

  如今,中国航天整体实力步入世界前列,卫星覆盖范围已经辐射到全球80% 以上的地区。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有2000 多项航天技术成果运用到国民经济领域,民用航天产值已占航天总产值的半壁江山。航天技术正在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铁路十年

  阔步发展的中国铁路

  铁路营业里程跃居世界第二, 电气化铁路运营里程、高速铁路运营里程高居世界第一……建设规模与速度,走在世界前列。

  过去十年,是中国铁路规模建设高歌猛进的十年。铁路营业里程跃居世界第二, 电气化铁路运营里程、高速铁路运营里程高居世界第一……建设规模与速度,走在世界前列。

  从2004 年国务院召开的两次关于铁路的重要会议到京沪高铁正式通车,历时七年,如今的中国已经迈入高铁时代。七年的发展,中国铁路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铁网络,完成从90 公里到394 公里的三级跳。

  十年来,中国铁路自主创新捷报频传:高速铁路后来居上,高原铁路世界一流,重载铁路屡创奇迹……技术与装备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国务院新近印发的《“十二五”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提出,中国将在2015 年贯通“四纵四横”的高铁网络,并建设相关辅助线、延伸线和联络线。《规划》还提到,届时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时速在160 公里以上的快速铁路线路将达到4 万公里以上,比“十一五”(2006 - 2010)末期翻番,基本覆盖50 万以上人口城市。

  俯瞰神州大地,京津城际、武广高铁、郑西客专、京沪高铁……一条条高铁拔地而起,7563 公里新建高铁使列车旅行时间普遍缩短了一半以上;青藏铁路、宜万铁路、包西铁路……一条条区际干线建成投产,雪域高原不再遥远,蜀道出行不再艰难; 北京南站、上海虹桥、广州南站…… 约300 座现代化火车站投入使用,旅客购票、候车、换乘条件大为改善。

  走入国门,高铁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在现代化道路上快速奔跑的中国;走出国门,中国铁路技术装备又成为显示我国自主创新实力的国家名片。在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北车制造的5000 余辆铁路货车,正服务于澳大利亚力拓、必和必拓等知名的矿石物流;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南车自主研发的54 台电力机车正助力当地铁路提速升级;在沙特麦加,中国铁建建设的朝觐铁路与中国北车打造的朝觐列车,圆满完成了运送朝觐旅客的任务。

  十年间,中国铁路不仅有规模有速度,而且有创新有效益。这十年, 铁路技术创新不断深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百花齐放。铁路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1 项,铁路总体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正是这一系列自主创新的技术成就, 使我们拥有了后来居上的京沪高铁“世界第一速”、走在世界冻土筑路技术前列的青藏铁路“世界第一高”, 以及屡创奇迹的重载铁路“世界第一重”。大规模的建设、高速度的发展, 中国铁路不仅助推中国经济,更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技术财富。

  奇迹十年

  改革开放再吹春风

  “我们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习近平说。

  多年,中国经济以年均9.9% 的增长率,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GDP 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创造奇迹的奥秘在改革。

  1980 年8 月26 日,深圳和珠海、汕头、厦门一起成为中国首批经济特区。从那时起,深圳这个边陲小镇, 正式担负起改革开放排头兵的重任。

  2012 年12 月7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将上任后的首次离京视察选择在了深圳。“之所以到广东来, 就是要到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现场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宣示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的坚定决心。”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说。他指出,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1978 年,深圳走出中国第一代“打工妹”;1982 年,深圳率先放开一切生活必需品价格,第一个取消各类票证;1983 年,新中国股票的前身——第一张股金证发行,深圳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1984 年,“三天一层楼”,国贸大厦成为20 世纪80 年代深圳城市标志;1987 年,深圳土地拍卖“第一槌”拉开了新中国土地利用市场化的序幕……

  30 余年的改革探索,深圳交出了一份让国人为之惊叹的答卷:2005 年, 深圳成为内地第一个没有农村建制的大城市;2007 年,深圳人均GDP 在内地大城市中率先突破1 万美元大关;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2012 年,深圳出口规模连续20 年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

  挑战的存在似乎让深圳找到继续改革开放的动力。2009 年5 月,《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为重中之重。随后,一系列改革措施相继出台。

  2009 年6 月,深圳光明新区和坪山新区相继启动,深圳开始扁平化管理改革的实质步伐;2009 年7 月31 日,深圳启动大部门改革,从46 个部门减少为31 个部门,远低于中央规定大城市为40 个左右机构的限额;2010 年伊始,公务员分类改革全面展开,聘任制试点进一步扩大; 当时正在筹办的南方科技大学,被确定为法定机构改革试点,探索真正的“教授治校”;2012 年09 月20 日,《深圳市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原则通过,继积分入户、重点高校毕业生直接入户等措施之后,深圳的户籍制度改革将再次扩大覆盖面;2013 年3 月1 日,深圳新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正式实施,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 降低,更多人拥有了创业条件。

  统计显示,2009 年深圳安排了9 项重点改革,2010 年安排了27 项重点改革,2011 年安排了32 项改革任务。而在“改革攻坚年”的2012 年, 深圳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等22 个事项作为改革内容。

  “我们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习近平说。

  纵观30 多年中国经济发展历程, 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周期,每个周期约10 年,恰好对应改革开放的三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的放权让利改革、90 年代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新世纪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三轮改革一步步把个人和企业从高度集中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中解放出来,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动力,实现了中国社会三次关键的历史性转折。

  如今,医疗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以及箭在弦上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和一系列惠民惠农的政策等等。这一件件令人值得期待的事无不在说明,中国的改革一直都在进行,从未间断过。

  民主十年

  “网络问政”传递民意

  无论是网络问政还是政务微博,传递民意,建言献策,正在成为普通民众参政议政的新型民主表现形式。网民问政议政蔚成风气。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中国互联网业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起日益重要的角色。互联网逐渐成为中国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现实中的民意借助或通过网络这一信息平台反映、发布、表达,从而形成网络民意,网络民意成为现实民意在网络上的延伸。

  2009 年2 月28 日下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与网民在线交流。这是中国政府总理首次与网民进行实时交流,被视为开启了中国式“网络问政”的先河。

  全国31 个省区市、港澳台及全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40 万网民同时在线,通过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论坛踊跃提问。在两个小时的在线交流中,温家宝回答了网民提出的29 个问题。

  2011 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问计于民”,通过网络问政的形式得到最广范围的实现,使网络问政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途径。

  一方面是领导干部、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了解民生、听取民意,另一方面是群众更直接地向领导干部、有关部门表达自己的诉求,有专家认为,“网络问政”的出现适应了双方的需求,“网络问政”的逐渐兴起在预期之中。

  依托互联网的大平台,网络问政风生水起,网络监督亦风起云涌。调查数据显示,87.9% 的网民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 99.3% 的网民会选择网络曝光。

  网络正在成为中国政府和职能部门听民意、汇民智、解民情的新平台, 也是一个使政府工作赢得民心的平台。可以说,现在各地政府越来越习惯于利用网络来了解民情、征求民意。

  作为地方探索网络问政机制创新、搭建官民互动新平台的一个组成部分,政务微博诞生于2009 年下半年。进入2010 年,以各级政府、部门名义注册的官方政务微博大量涌现。湖南桃源县官方微博“桃源网” 出炉,是中国政府部门最早开通的微博。紧接着,云南省委宣传部的官方微博“微博云南”面世。随后,以“平安肇庆”、“平安北京”为代表的全国各地的公安微博,以及各级党政领导的微博如雨后春笋般开通。

  进入2012 年,政务微博的“一站式”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政务微博本身条块化现象进一步整合,机构微博、官员微博相互之间进一步提升协同性,也让网友问题反映渠道拓宽与方便。

  无论是网络问政还是政务微博, 传递民意,建言献策,正在成为普通民众参政议政的新型民主表现形式。网民问政议政蔚成风气。

  法治十年

  物权立法藏富于民

  从2003 年收容遣送制度终结到2007 年物权法施行,从2004 年“人权入宪” 到“尊重和保护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这十年来,是中国民主法治大踏步的十年, 物权法的诞生便是见证之一。

  从2003 年收容遣送制度的终结到2007 年物权法施行,从2004 年“人权入宪”到“尊重和保护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这十年来,是中国民主法治大踏步的十年, 物权法的诞生便是见证之一。

  物权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确认财产、利用财产和保护财产的基本法,它上涉国本,下系民生,围绕着物权立法的种种争议,其实质就是不同权利划分之间的博弈。

  物权法起草工作始于1993 年。这部被业界称为“中国立法标杆”的法律历经10多年的酝酿和广泛讨论,创造了中国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最多的纪录。

  从2002 年到2007 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进行了八次审议,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召开了100 多次座谈会、立法论证会听取各方意见,创下了中国人大立法史上单部法律案审议次数的纪录。

  2007 年3 月16 日,物权法历经13 年起草和广泛讨论,最终于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以2799 票高票通过,并于2007 年10 月1 日起正式施行。新华社在报道中称,“中国发出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信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政治文明迈出了重要一步”。

  财产权利被称为民主法治的基石,因为公民的财产权是发展市场经济和追求自由民主的基础,也是人的自由和公共秩序的基础。从这一意义上来看,财产权不仅具有经济权利的属性,还带有浓厚的政治权利色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尊重和保障公民的财产权,对于弘扬自由和民主的权利诉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物权法的出台对于践行宪法理念、树立宪法权威、促进宪法实施都具有标志性的作用。

  物权法的出台承载着民众的无限期望,自实施至今,全国各地群众就纷纷拿起物权法维权。各地涌现了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这些案例以围绕房屋产生的法律纠纷为主,涉及物权的保护、所有权以及用益物权等各方面,体现了物权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虽然物权法的出台大大提高了公民合法物权的保护力度,但是物权法的一些立法空白也让其在实施起来面临诸多尴尬。因此实施五年来,围绕它也存在着一些争议。

  众多专家学者表示,实践中的诸多因素制约着物权法的有效实施,物权法缺少配套法律规范。作为规范财产归属和流转的基本法律,物权法的实施本身就必须借助于具体而有效的配套法律规范来实现,但目前我国的一些法规尚不能与法律有效衔接,还有很多相关法律制度尚属空白,无法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这无疑增加了运用物权法实现规则之治的难度。一些专家建议,未来应该加快制定与物权法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提高物权法相关制度的可操作性。

  乡愁十年

  两岸开启交流新篇章

  “三通”为两岸人员往来和贸易投资创造了空前便捷有利的条件。两岸经济合作不断深化,规模持续扩大,层次日益提高,产业和金融合作逐步推进, 大陆企业开始赴台投资。

  早在2004 年,台湾岛内蓝绿阵营全面对抗,政局动荡多变,陈水扁执掌的民进党全面扩张,“台独”气焰甚嚣尘上。

  台湾的前途,牵系着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05 年3 月14 日,根据岛内外形势的变化,祖国大陆成功制定出《反分裂国家法》。

  《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是国家对台方针政策的法律化,明确界定什么是分裂国家,怎样惩治分裂国家的犯罪行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代表人民意愿以法律形式规范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特别法,标志着大陆对台政策全面进入“以法遏‘独’、以法促统” 的新阶段。

  2005 年4 月26 日, 应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邀请,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访问团在大陆进行8 天7 夜的访问。

  连战大陆之行被誉为“破冰之旅”。这标志着国共两党告别长达70 年的恩怨史, 开辟了两岸对话的新篇章。随后,江丙坤、连战寻亲之旅,萧万长的融冰之旅,宋楚瑜的搭桥之旅,吴伯雄的雨过天晴之旅、双赢之旅,共同开启了2005 年之后两岸关系有效沟通、坦诚交流的新局面, 更为日后的台海交流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经贸往来方面,根据已发表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两党决定共同促进两岸开展全面的经济合作,建立密切的经贸关系,包括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开放海空直航, 加强投资与贸易的往来与保障,进行农渔业合作,解决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问题,促进恢复两岸协商后优先讨论两岸共同市场问题。

  2007 年2 月25 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 年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078 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其中, 大陆对台湾出口207 亿美元,同比增长25%;大陆自台湾进口871 亿美元, 同比增长17%。

  此后,两岸经贸进展的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也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2008 年6 月,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重启中断近10 年的两会协商。此后两会领导人先后举行8 次商谈, 签署18 项协议、达成两项共识。

  2008 年12 月15 号,两岸空中直航、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正式启动, 这标志着两岸三通基本实现。从此, 两岸同胞自由往来、经贸投资等活动有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

  两岸空运直航后,实现天天有包机;海运方面实现货运直航后,两岸间贸易货物的运输实现真正的“船通货通”; 两岸全面、直接、双向通邮正式实施后,大陆6 万多个邮政网点同步开始两岸函件、包裹、特快专递及邮政汇兑业务。

  “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 形成两岸各界大交流局面。”2009 年4 月26 日,时任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的王毅在首届海峡论坛上说,“三通”为两岸人员往来和贸易投资创造了空前便捷有利的条件。两岸经济合作不断深化,规模持续扩大,层次日益提高,产业和金融合作逐步推进,大陆企业开始赴台投资。2011 年两岸贸易额首次突破1600 亿美元。两岸各界大交流蓬勃发展,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格局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参与广泛的态势。

  大陆居民赴台团队和个人旅游相继启动,大陆游客迅速成为台湾旅游业第一大客源,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己达242 万人次。两岸人员往来大幅增加,由2002 年的380 万人次增加到2011 年的710 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及福建居民赴金马自由行的启动, 使两岸基层民众直接往来蓬勃展开。

  风雨十年

  磨难中的成长

  从非典肆虐到甲型H1N1 疫情,从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到舟曲泥石流……这十年来,是中国多难的十年。

  从非典肆虐到甲型H1N1 疫情, 从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到舟曲泥石流……这十年来,是中国多难的十年。

  2003 年,突如其来的SARS 病毒让中国民众猝不及防,肆虐的病毒向全国扩散,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和无数人的命运。这场灾难,考验着人们与“死神”抗争的意志与决心, 也极大地考验着中国政府的应对能力和应对机制。

  随着疫情的发展,患病人数不断攀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2003 年8 月7 日,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8422 例,其中中国内地累计病例5327 人,死亡349 人,居世界首位。这些数字反映出当时国内应对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缺失,也是政府在那场灾难中吸取的主要教训。

  疫情爆发后,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成立,这是抗击非典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国务院派出3 批督导组赴17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监察督促。与此同时,防控SARS 的财政资金也迅速到位。

  2003 年4 月23 日,中央财政设立20 亿元SARS 防护基金,占2003 年中央财政预算支出15138 亿元的0.13%。

  2003 年5 月9 日,从提出制定建议到正式颁布,仅仅25 天的时间, 我国出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应急机制的法规条例,《条例》对政府及其各有关部门的职责有了明确的规定,这标志着我国进一步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纳入到法制化轨道。

  2003 年SARS 以后, 中国又经历了禽流感、三鹿奶粉和甲型H1N1 流感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国疾病防控从疲于应付到从容应对,从被动迎战到主动出击,从各自为战到多方联动,覆盖全国的疾病防控、传染病救治体系已经形成。

  爆发于2004年初的禽流感疫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SARS 防控难度更大。而在首例禽流感病例确诊当日,有关部门就公布了消息,并提出相应措施,积极应对禽流感的举措有效遏制了疫情传播。

  2009 年,在墨西哥、美国相继爆发甲型H1N1 疫情之后,中国政府就国内情况及所采取的应急措施进行了及时的通报,有利于避免发生社会恐慌,稳定民心。甲型H1N1 流感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恐慌,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及时和全面的信息公开制度,以及中国政府充分、完善和快速的应急预警和处理机制。

  在SARS 后的十年里,政府加大了对卫生应急工作的支持。中国公共卫生体系无论在机构建设、设备配置, 还是人员配备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对新发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等疾病的监测和应对能力不断提高。十年来, 中国先后修改了《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疫法》和《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这些法律在后来的传染病防治中作用开始显现。

  中国还加强了监测预警和应急网络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目前,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率达100%,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率大于98%,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络报告率大于87%。

  在2012 年卫生部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表示,经过近10 年发展,中国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地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决策指挥系统,组建了卫生部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和4 大类27 支国家级卫生应急队伍。建立了卫生应急组织协调、决策评估、信息报告、监测预警等工作机制,制定了流感大流行、鼠疫、自然灾害、核与辐射事故等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

  民生十年

  幸福正前方

  较之于过往对GDP 数字的强调,我国各地劲吹“幸福之风”,“民生话题” 更是成为各地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过去十年,较之于过往对GDP 数字的强调,我国各地劲吹“幸福之风”,“民生话题”更是成为各地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温暖”成为十年来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词。

  在过去十年,政府加强了制度建设,社保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的巨大转变,居民的社保水平已经进入到中等偏高的发展阶段。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部分改善民生的内容再次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在就业方面,党和政府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使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十一五”期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700 多万人, 年均比“ 十五” 期间多增加20 万人,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4500 万人。

  十年来,就业规模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大力推进教育、医疗体制改革, 住房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难题逐步解决;十年来,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愿望逐渐成为现实。

  在就业方面,作为民生之根本, 中国教育一路前行,既伴随着“大国办大教育”的挑战与胸怀,也伴随着“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 的瞩目与期望。改革开放积累起雄厚的物质基础。终于,十年之间,“教育免费”的惠民之举,带着温度, 一路从试点到推广,从乡村到城市, 从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让越来越多的人获得实惠。

  过去十年,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连续9 份“中央一号文件”都与三农问题相关,其中最令人乐道的当属取消“皇粮国税”。

  2004 年,党中央通过“一号文件” 的形式,宣布农村新政策:用五年的时间逐步取消农业税,取消烟叶以外的农林特产税,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实施直接补贴政策,逐步扩大对农民的补贴范围。2006 年,提前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了农业税。农业税的取消,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进入了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阶段。

  从公元前594 年春秋时期鲁国实施的“初税亩”,到2006 年全面废止《农业税条例》,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实行了2600 年的“皇粮国税”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法废止农业税条例,使免除农业税的惠农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让8 亿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这是中国农业发展与世界惯例接轨的标志性事件。

  农业税废止的意义,不只在于农民负担的绝对数量下降了多少,而在于它破除了农民长期承受的不平等待遇,这势必会对城乡统筹发展起到助推作用。同时,这也是中国农民命运发生重大变化的标志性事件。废止农业税条例,标志着中国农民的命运开启了一个不同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崭新阶段。

  历经十年,我国政府加强了制度建设,社保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 从有到全的巨大转变,居民的社保水平已经进入到中等偏高的发展阶段。住房、看病、上学、就业…… 这些涉及广泛的民生难题也在一个个地迎刃而解。

  2013 年全国两会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出台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措施”,到提倡反对“舌尖上的浪费”,从轻车简从去基层了解最真实的情况,到媒体首次通过微博直播领导人考察活动…… 执政为民的理念、励精图治的气象、求真务实的作风和直面问题的勇气, 让全国民众真确地感受到民生幸福梦为时不远。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习近平“微服私访”在北京打的(组图)
  • 体育湖人胜火箭西部第7收官 季后赛西部对阵
  • 娱乐台57岁作词人急办爷孙婚 嫩妻父欲告诱拐
  • 财经3月70大中城市仅温州房价环比下降
  • 科技中国雅虎邮箱将于8月19日停止服务
  • 博客新疆特大沙尘暴(图) 中毒女生朱令近况
  • 读书正说六宫:后妃们的"工资"差别有多大
  • 教育精英入围城 在港内地生的“七年之痒”
  • 育儿去香港抢不成奶粉抢纸尿裤?(图)
  • 冉学东:金价下跌必然预示着房价下跌吗
  • 袁一泓:呼吁彻底断绝福利分房
  • 姚树洁:撒切尔夫人鲜为人知的一面
  • 徐斌:滞胀是全球经济逃不掉的命运
  • 叶檀:黄金下跌预示着新一轮经济危机?
  • 张明:躲不开的实际汇率升值
  • 陶冬:去年的经济政策基本失败
  • 李罗力:国五条错在哪里
  • 孙立坚:中国为何要关注资产的安全性
  • 洪平凡: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经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