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馆撞见马里奥

2013年04月12日 00:38  21世纪商业评论 

  俄罗斯方块、超级玛丽可以跟毕加索和梵高放在同一个艺术馆吗?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就这么做了!

  今年3月,由MoMA研发事务主管兼建筑与设计部门高级策展人鲍拉。安东内利(Paola Antonelli)组织的“应用设计(Applied Design)”展览中,最吸人眼球的莫过于14款电子游戏,这些游戏包括《食豆小子》、《俄罗斯方块》、《模拟人生》、《星战前夜》、《神秘岛》、《矮人要塞》、《屋顶狂奔》等。“这14款游戏开创了MoMA收藏品的新分支”,该展览的官方介绍如是说。

  据悉,该展览将从今年3月持续到明年1月。除了上述14款游戏,本次展览还包括100件左右代表当代设计艺术的作品:通过3D打印制造的椅子、阿富汗设计师制造的矿山雷管、使用沙漠的沙子并辅以太阳能制造而成的容器……

  展览厅还是游戏厅?

  游客手拿遥控器看着屏幕,再戴上耳机就完全沉浸在游戏的体验中。

  “这些展览品都是杰作”,鲍拉说道,当然,也包括电子游戏。为了配合现代设计的美感,策展团队将游戏界面的屏幕镶嵌在了光滑的墙壁上,去除了游戏传统的笨重的包装(游戏机身、外壳等),游客只需面对一个屏幕和一个控制器(控制面板或者操纵杆,视不同游戏而定),还可以戴上配备的耳机,完全沉浸在电子游戏的体验中。

  “我们不需要那些传统的装备”,鲍拉说,“我们不走寻常路”。在她看来,这些经典游戏不需要额外添加什么装饰品,它们会“为自己代言”。

  展厅内,不同的游戏对游客的开放程度不同。喜爱《模拟人生》与《模拟城市2000》的玩家们可能会感到兴奋,因为展览专门为这两款游戏开辟了一个区域,用数列小屏幕组合成了游戏中一座城市的全貌,布满了整一面墙壁,从天花板一直延伸到地面。不过,有些游戏的互动演示则较为有限,比如《食豆小子》体验时间就比较短,但仍能保证让游客玩上一局。

  由于展览的时间将近一年,因此鲍拉和她的团队会持续增加参展的电子游戏数量。事实上,鲍拉的“愿望清单”有40款电子游戏之多,包括风靡全球的《超级玛丽》、《贪食蛇》、《街头霸王II》等。

  市面上的电子游戏如此之多,为何只有这些游戏能入得了MoMA的“法眼”?鲍拉的团队表示,他们挑选电子游戏的标准与选择互动设计的标准非常接近,“任何一个互动界面都是有关行为的,电子游戏也一样。比起一个自动取款机的界面,游戏有更多的设计自由,并且对于实用性的需求更低。五维沉浸式设计(同时设计虚拟环境和维度环境的设计)的概念很关键:它设计的是虚拟和物质世界之间有限的空间”。

  根据挑选标准,MoMA不仅会评判每个游戏的视觉效果和美学体验,同时还会注重其他与互动设计相关的方面,比如代码设计是否足够考究优雅(elegance of the code)、游戏对玩家的在体验过程中的行为设计等。为了保证选择标准更符合艺术馆的审美,鲍拉的团队花费了一年半的时间,走访了许多学者、法律专家、历史学家、批评家等,不断完善选择标准以及“愿望清单”。

  电子游戏是艺术吗?

  电子游戏能否归属艺术? MoMA 的电子游戏展览一石激起千层浪。

  挑战传统美术馆作法的创意通不那么容易被接受。这边厢,MoMA与电子游戏打得火热,鲍拉明确表示:“电子游戏是艺术吗?是的,它们当然是!”那边厢,却有不少业内人士对此冷眼相对——“对不起,MoMA,电子游戏不是艺术!”

  去年11月30日,就在MoMA宣布将14款电子游戏纳入新展览的第二天,《卫报》的艺术评论员、曾担任特纳奖评委的乔纳森。琼斯(Jonathan Jones)认为:电子游戏与《星夜》(梵高)、《我的美人》(毕加索)等名画放在一家艺术馆里实在“不搭调”:“艺术作品反映的是人生,任何没有反映内心精神世界的艺术品都不能称为艺术。电子游戏所创作的世界应该形容为一个游乐场,玩家与游戏程序就在这个游乐场里体验、互动……在游戏中,没有人是艺术家,也就没有所谓的艺术品了。” 另一篇同样来自《卫报》的文章,作者甚至搬出了叔本华等哲学家的论述:“我们不应该忽视近两个世纪以来的共识:游戏不是艺术!”

  《卫报》的作者们并不是最早站出来反对将电子游戏称为艺术的人,2010年,著名的芝加哥影评人罗杰。埃伯特(Roger Ebert)在其专栏版面上写下了《电子游戏永远不可能是艺术》的文章,“鲍比。菲舍尔(前世界国际象棋冠军)、迈克尔。乔丹都没有说过他们觉得自己玩的是艺术……为什么电子游戏就需要特别的认可呢?难道是因为玩游戏时就可以以此为借口:‘嘿,我在研究艺术呢’?”

  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难以定论。“我不知道何为艺术。如果谁能给我一个定义,那就太好了”,鲍拉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说。

  谈到收藏电子游戏的初衷,鲍拉回忆道:“2006年我们举办了一场研讨会,讨论博物馆平面设计收藏的未来。我们讨论了各种可能的类别:字样和字体、电影标题、界面和互动设计(将数字产品设计得更为人性化),我们也讨论了电子游戏。你可以把电子游戏看作是电影艺术品、插画艺术或者互动设计。我们最终决定互动设计的方向。”

  关于“电子游戏是不是艺术”的讨论,MoMA的电子游戏展览一石激起千层浪。针对《卫报》“控诉MoMA庸俗”的文章,罗德岛设计学院院长约翰。麦达(John Maeda)在《连线》杂志的官方博客网页上进行了回应,两人甚至就该话题进行了一场电台辩论。“我听到的负面评价很少”,鲍拉说,“我特意不在展览中搭建游戏厅,我认为有必要让人们意识到,电子游戏是一种很好的设计形式,也有必要探索这种新的维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刘志军涉贿约6千万 曾让律师保其不死
  • 体育欧联-切尔西进4强 FIFA排名国足涨11位
  • 娱乐林志颖被曝身家百亿 网友:真正高富帅
  • 财经一汽董事长徐建一辞去职务 近期曝出窝案
  • 科技苹果售后漏洞遭利用:假iPhone被换真机
  • 博客易中天:我墓碑要刻的话 吉林下暴雪(图)
  • 读书梁晓声知青文学终结篇:返城年代
  • 教育泰晤士2013亚洲大学排名:北大第四
  • 育儿雅培奶粉里现黑色小虫 坚称质量无问题
  • 刘石: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如何不再纠结
  • 孙立坚:中国为何不能学美日的做法
  • 刘杉:新自由主义还有灿烂日子吗
  • 管清友:从朱镕基经济学到李克强经济学
  • 水皮:魏家福委屈从何而来
  • 袁岳:说给领导者听的八句话
  • 叶檀:不要救股票市场
  • 姚树洁:北京3代4口人住5平米地下室
  • 陶冬:人民币汇率不再是美国关注焦点
  • 黄鸣:黄胜妻子绝对不是受贿案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