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限奶令,你怎么看?

2013年04月07日 10:34  《中国商界》杂志 

  李玢岩

  香港特区政府试图迅速解决问题——随即为限制婴幼儿配方奶粉出境,修改出入口条例,即俗称的奶粉“限购令”

  不久前,香港连续爆发社会运动,抗议香港境内泛滥的“奶粉水货客”。另一些互联网运动组织者,甚至使用了惊悚的口号。包括“香港爆发婴儿饥饿,请求国际援助”。这类请愿信息甚至出现在美国白宫官网上。短短一日,就已赢得万人签名。事件一度引发国际关注,法新社等国际媒体均报道此事。

  香港特区政府试图迅速解决问题—随即为限制婴幼儿配方奶粉出境,修改出入口条例,即俗称的奶粉“限购令”:规定每位16岁以上的离境人士,最多只可携带1.8公斤、相当于两罐婴幼儿食用的配方奶粉出境。这一法例从业界咨询至生效实施,只用了21日。

  而两会前夕,出手很重的香港奶粉限带令靴子落地,多名内地人被捕,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对于国内奶粉安全问题空前激烈的讨论。有政协委员就表示,“香港奶粉限带,对内地奶粉从业人员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悲哀,最先脸红的应该是国产奶粉企业。”

  是关税还是成本?

  对于此次的香港限奶令,宏观经济学者胡释之认为,香港自己不产奶粉,奶粉可不是什么港货,但香港人足不出港就可以很容易买到全世界最好的奶粉,为什么?可不是因为以前很少有内地客来买。而是因为市场开放,关税为零,买卖自由,有很多人买,吸引很多人来卖。

  胡释之表示,现在有很多内地客来买,长期来看只会让香港人更容易买到好奶粉,而不是相反。相反,因为一时的市场波动就短视地要政府封闭市场,慌不择路的话,香港人以后怕也得像内地人一样满世界找奶。

  香港当地奶粉进口数量已经激增。一般来讲,奶粉供货商会按预计的出生率,加上估算的需求,计算市场需要的产品总量。据香港消委会数据,奶粉供货商应对市场需求了如指掌,本港每年出生婴孩不到10万,但婴幼儿奶粉的进口数量由2008年的1510万公斤,逐年递增至2012年的4436万公斤,升幅达194%。

  胡释之说:“香港人忘记自己的成功经验,内地人可不能也无视,而是要继承下来发扬光大。经验就是市场开放至关重要,把自己建成开放市场、购物天堂,各国的最好的国货你都可以在本地就很容易买到,自己的国货强不强反倒不是个太紧要的问题了。”

  胡释之认为,这次香港封闭奶粉市场,内地奶企是最高兴不过的,脸红归脸红,但竞争压力是变得更小了,“内地奶粉股这段时间都涨得不错。有些人说香港限购奶粉会倒逼国内奶粉企业提高质量,这显然是颠倒了逻辑。”

  同时,南京的一位业内人士承认,在宣称“进口奶源”的奶粉当中,进口的奶粉基粉原料其实占不了多少成本。但还有其他的,例如,“基粉是不能直接罐装就卖的吧?要雇人生产,要进入生产线灭菌、增加各种营养成分,还要使用小罐封装等等。这其中,还有我自己的利润。”

  然后,奶粉生产、包装出来了,并没有直接到消费者手中。后面的利益链还很长,流通环节上的每个环节都要分一杯羹,奶粉生产出来包装了,厂家要找省代理,然后要找城市代理,要进入超市给条码、返利费用,每个环节都要利润。超市还要配促销员,要给促销员工资……此外,不宣传卖不出去,还要上电视、广播、报纸、网络,这些都要钱。打个比方,从30-50-80-100-130-180-220-280,一个完整的利益链上,每个环节都是 “肉”。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曾指出,屡屡发生的乳制品安全事故严重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导致消费者转而消费外资品牌。这样看来,一方面奶源被国外“绑架”,另一方面销售终端的价格,也是“嘴长在别人身上”,由洋奶粉企业“说了算”。

  今年“两会”期间,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谈到消费者对国内奶粉缺乏信心时,几欲落泪,表示“从广大畜牧工作者、乳业企业到国家政府部门,都有责任”。

  国产奶粉的春天来了吗?

  早在“限购令”推出前夕,一批早已习惯从香港代购奶粉的妈妈们就开始坐不住了,纷纷加入“囤货族”,而网上代购店铺也跟风提价。法令实施后的严查以及“洋奶粉”涨价预期更是刺激了消费者的囤货心理。

  不容置疑,香港限奶令确实击退了不少“水货客”,但由于内地消费者对奶粉的刚性需求导致的囤货,已让网络代购渠道的奶粉价格疯涨。据《广州日报》报道,中国香港地区“限奶”措施虽然实施才短短半个月,措施击退了成群“水货客”,同时也让熙攘的奶粉市场恢复了宁静。数款主流产品的“港版”奶粉价格比起内地“行货”价差已在缩小,但在网络代购渠道却出现暴涨,同一款200多元的奶粉在内地上网销售后可比香港货架产品贵上80元。

  对此,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婴幼儿奶粉消费是刚性的,预计消费者首先会转向网购,例如欧盟、澳大利亚等没有“限出境”的奶粉。其次,才是考虑外资奶粉的行货产品,只有一少部分会转向国产品牌奶粉。

  与此同时,据《中国证券报》22日报道,新西兰也传来乳制品拍卖价格上涨的消息,这意味着今后“洋奶粉”不仅难买,价格也会更高。在“限”与“涨”的信息交织下,国内乳业上市公司有望受益,至少在股市中伊利股份三元股份贝因美光明乳业等奶粉制造企业已经成了“赢家”,股价均创出一年多来的新高。

  乳业专家指出,近期权威机构组织的一次调研显示,由于大量奶户和小型牧场退出,国内奶源紧张的局面进一步加剧,将长期推动成本上升。这种成本压力需要通过提价来进行缓解,如果“洋奶粉”未来价格上涨,将给国内乳业企业提供一定的价格空间,同时也会呈现传导式的连锁反应,下半年国产奶粉普遍涨价将是大概率事件。

  而胡释之认为,奶粉关税是对被征收关税的人的伤害,“好端端地卖个东西到中国来,要交很多税给政府。关税的直接受害人是交关税的人,但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一点,就是收外国人的关税还危害到本国的消费者。”对外国的厂商征进口税,实际也就是在对本国的消费者征税。

  一夜变“大奶枭”

  限奶令的颁布,至今让不少人被捕。而胡释之对于因限奶令而被抓捕的事情这样看:“这次香港搞限带令就很清楚说明一个问题。以前好好的、正常的贸易活动,因为实施限带令,就变得违法了,要坐牢了。这几天来抓了40多个人,这些人怎么就一夜之间变成了‘大奶枭’?是政府的恶法使得他们的行为变得非法化,而不是他们的行为本身有了什么质的变化。”

  中间商一直都有,但突然因为政府要设卡限带了,就使得本来互惠双赢的行为变成违法行为。谁功谁罪?一目了然。

  看到巨大商机,一些品牌洋奶粉“乘虚而入”。前天,天猫[微博]宣布将联合达能、雀巢,启动双方旗下6大品牌,在淘宝上提供海外原产地直供销售的进口奶粉。这6大品牌包括达能集团旗下的Karicare、Nutrilon、Cow&Gate、多美滋(特配系列),雀巢集团旗下的雀巢超级能恩、惠氏(特配系列)。奶粉原产地包括新西兰、英国、德国、荷兰、瑞士等。其中Nutrilon奶粉的天猫旗舰店将在本月11日开业,其他品牌最迟也将在6月开张。

  天猫相关人士表示,这些奶粉从海外奶源地直供到网上,省去不少供应链路,能确保网购消费者以更优惠的价格购买。

  根据查询淘宝上的港版奶粉代购网店发现,一款美素奶粉在2月份的价格从235元涨到260元,3月1日起更是涨到285元,并且对买家实行限购,一人只能买两罐。还有不少网店贴出了“一次限购4罐”的告示,并告知买家,接下来价格还会继续上调。

  一位淘宝店主说,即便价格接连上涨,每天咨询港版奶粉价格并购买的顾客还是络绎不绝。至于港版奶粉价格疯涨的原因,这位店主透露:“我们请的是香港本地人代购,以前每次带10罐奶粉到深圳,付代购费80元,现在每次带两罐,要付60块钱给他。这些成本,只能转嫁给消费者。”

  港版奶粉代购价格猛涨

  ??“2月4日,168元;3月3日,195元。”长沙某双皇冠奶粉代购店“香港雅培4段皇牌恩高健900g”近期的成交价格攀升。该店店主“家家妈妈”介绍,“3月1日香港开始实施奶粉限购后,我们很多产品下架了,代购人员一天只能带两听,他们来回跑的话,成本等费用急剧增加。”

  部分本土乳企也开始涨价

  ??而澳优乳业和、亚华乳业等湖南本土乳企暂时选择按兵不动,暂未调整产品价格。也有部分乳企动用了调价棒。

  ??湖南阳光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乳品开始涨价,涨幅为5%左右。该公司董事长黎军解释,调价主要是因为原材料在涨。

  奶粉抢购蔓延至欧美、新西兰

  ??婴幼儿奶粉抢购浪潮已从港澳台地区蔓延至欧美等国,荷兰、德国、丹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婴儿奶粉一度库存告急,使得这些地方也不得不推出奶粉限购令。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独家策划:全国H7N9确诊地图(实时更新)
  • 体育中超-韩鹏绝杀鲁能2-1斩4连胜 视频
  • 娱乐三亚盛筵涉淫爆料人致歉:不在现场纯转发
  • 财经专家称老百姓钱存银行会缩水回报率太低
  • 科技计算机学会:运营商对微信涉嫌双重收费
  • 博客靖江拘律师案应公开细节 H7N9可怕吗?
  • 读书<养生堂>专家于康教授力作:你吃对了吗
  • 教育高中防男女交往:须5人在场地方明亮(图)
  • 育儿跟汤唯学习准妈妈的唯美穿衣法(组图)
  • 宋文洲:破产丧钟为谁鸣?
  • 金岩石:性感产业是城市灵魂
  • 赵伟:美国经济依然引领全球
  • 陈敬东:房产制度将会形成夫妻关系契约制
  • 张明:日本央行破釜沉舟能成功吗
  • 白明:从十个不仅与而且看博鳌
  • 张化桥:咱们为什么都爱发改委
  • 杨涛:利率市场化需要深层解读
  • 姚树洁:国家从地产获利过多
  • 李伟民:规避新国五条 假离婚难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