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食品成消费者自我保护工具

2013年04月07日 10:34  《中国商界》杂志 

  予菲

  在选择零售食品时,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自身的两大诉求:健康和安全。

  在零售食品市场上,消费者对于健康和安全的愿望是理所当然的,而如今这一愿望正迅速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对营养、饮食的要求也更高。英敏特(Mintel)公司的最新研究表明,鉴于上述原因,中国城市消费者在浏览超市货架的时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食品种类、产地、原料以及生产加工方式。

  英敏特(Mintel)首席中国市场策略师Paul French说,“中国消费者在有机产品消费的上升表明,有机产品已经成为他们自我保护的工具之一。在这样一个食品污染、食品腐烂、仿冒产品以及有毒食品横行的国度里,怎么保护自己、孩子以及家庭免受侵害呢?面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来袭,这个问题俨然一直困扰着中国消费者,迫使他们不得不采取各种自我保护措施。”

  Paul继续说道:“有机食品消费的显著上升表明消费者(高收入)在某种程度上会抓住一切机会购买和消费有来自有信誉产地的产品,这样的产品能够追根溯源,了解原料生长过程和加工过程。并且用于出口,得到国外权威机构认可的食品,在消费者中也倍受欢迎。”

  观察产品标签

  因此,如果消费者对有机食品有需求,并且越来越多的城市消费者愿意为有机食品花费更多并渐渐将目光投向有机食品,那么市场就需要制定更为严格的认证体制。产品标签能够描述健康天然的成分、确认实物与描述(包括“有机”描述)相符,对于消费者来说重要性更加突出。

  英敏特公司关于城市消费者食品购买习惯的最新研究表明,中国消费者已经能够熟练使用标签来确保产品质量、辨别产品是否正宗或卫生。

  像其他产品一样,标签也很容易伪造,所以这一策略并非万无一失,但确实是普遍使用的策略。约97%的受访者声称他们在购买产品时倾向于检查日期戳,但最近发生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篡改事件表明这一数字可能被夸大了。中国城市消费者对膳食及营养宣称的仔细检查反映出其健康、体重和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强。

  由此我们看到由中国绿色有机标准引发的棘手问题,人们对此争议不休,确切地说是对这些标准心存疑惑。眼下一些政府和准政府机构正在发行“绿色”证书,包括中国有机食品研究中心(COFRC)、位于北京的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CGFDC)和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OTRDC),越来越多的国外认证机构在中国开设下属机构,如德国ECOCERT国际生物控制系统(BCS)、瑞士生态市场研究所和英国土壤协会和美国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OCIA)。未来中国食品行业及其监管者需要制定一些规则,以免消费者面对各色认证眼花缭乱。

  对认证的密切关注在中国创造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成功故事。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一个以种植茶叶为主、拥有330000人口的县城,它完美地顺应了消费者购物习惯的变化,并从中受益。该县是六条河流的发源地,林木茂密,在90年代后期取缔、关闭了所有工厂。随后,该县最知名的绿茶产品通过了欧盟对有机食品的严格检测,并经过认证准许销售。紧接着,该县具有垄断性质的绿茶生产商“婺源绿茶”更名为“婺源有机食品”。此后,该公司有机香菇、木耳和中药成分也获得了欧盟认证。如今,该公司也已成功申请鸡肉和芝麻酱的认证。

  对于具有描述性宣称(但不一定是从技术角度来定义,比如,“健康”显然是一种泛化的概括)的产品,以及质量经诸如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等机构认证的产品,消费者认为其是否值得花费更多,两者之间的比较可能会很有趣。在标签上下功夫似乎能够更好地说服消费者购买。88%的受访者倾向于因为“健康”这一泛化的名词而花费更多,而当质量标准引入时,只有66%的受访者倾向于为此花费更多。

  有机食品——从农场到餐桌

  也有迹象表明,农民也越来越意识到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需求。政府和农业企业在国内多地发起“为小农经营提供补贴和培训,向有机栽培转移”的方案,农民们已对此有所反应。这些方案已涉及当地政府与当地业内和农业企业投资者(如成都市政府与国外投资者红杉资本和高盛)之间的合作。当地一些农民已开始与左邻右舍合作,扩大有机食品的种植面积,避免有机食品地块与相邻非有机食品地块的交叉污染。在成都,有两个村子的900户农民共同拥有一块15000亩土地,种植有机食品。

  在中国,衔接农民、生产者与中产阶级消费者的观点并不容易。农民可能会退出该方案,或觉得没有吸引力,但至少发展有机食品已为一些农民所接受。农业部报告更多种植有机食品的家庭农场和小农场,主要种植蔬菜、谷物和水果。

  这些农场大多位于沿海省份,离主要城市中心距离更近,因而更可能了解新的需求趋势,如有机食品趋势。然而,国内有机生产规模仍然很小,不足国内农业用地的4%。

  对意欲转向有机食品生产的农民和农业企业来说,也还存在着一些阻碍因素。几十年来,过度施肥与化学品污染导致土壤处于一种难以修复的状态。估计50%以上的小农场产量正在下滑,受到污染和过度施用化肥的土地更不可能适宜种植有机食品。在中国,土壤检测是一项新发展,尽管很少的家庭式农田或耕地经过正确的检测。更多地方当局声称正在为农民免费提供土壤检测,尽管地方官员称农民们仍然继续过度使用化学品。

  有机食品何去何从?

  随着有机食品市场的增长,消费者、零售商和农业企业之间形成互赢的局面——如果消费者支付稍高价格购买绿色有机食品的意愿日益增强,则农村收入有望提高,农业技术和实践有望得到改善,有机食品零售商也有望获得更高的利润。近年来,日本连锁超市采购商愿意为高品质产品提供高利润,另外由于有机食品利润高,农民对其需求也有所上升,农村生产技术和标准因而得到改善,很少有激励措施能够发挥这样明显的效用。

  在领先的连锁超市,贴错有机食品标签这样的案例确有发生——最近一次的公布是在2011年10月,有人发现重庆沃尔玛的一般猪肉赫然贴上“有机猪肉”的标签,尽管如此,相较其他零售渠道,人们似乎仍然更信赖这些连锁超市。

  有机食品专卖店越来越受欢迎,但在中国并非随处可见,在较为发达的城市也未必实现社区全覆盖。

  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兴趣越来越浓,对于成熟而复杂的食品零售市场来说是一个健康的迹象,尽管如此,有机食品价格颇高的问题仍有待解决。

  虽然在整个食品市场中仍然仅占一小部分(因为有机食品在我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且其他所有国家都是这样的情况,尽管供应率、销售率和利润率各有不同),有机食品相比同类非有机食品价格会稍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独家策划:全国H7N9确诊地图(实时更新)
  • 体育中超-韩鹏绝杀鲁能2-1斩4连胜 视频
  • 娱乐三亚盛筵涉淫爆料人致歉:不在现场纯转发
  • 财经专家称老百姓钱存银行会缩水回报率太低
  • 科技计算机学会:运营商对微信涉嫌双重收费
  • 博客靖江拘律师案应公开细节 H7N9可怕吗?
  • 读书<养生堂>专家于康教授力作:你吃对了吗
  • 教育高中防男女交往:须5人在场地方明亮(图)
  • 育儿跟汤唯学习准妈妈的唯美穿衣法(组图)
  • 宋文洲:破产丧钟为谁鸣?
  • 金岩石:性感产业是城市灵魂
  • 赵伟:美国经济依然引领全球
  • 陈敬东:房产制度将会形成夫妻关系契约制
  • 张明:日本央行破釜沉舟能成功吗
  • 白明:从十个不仅与而且看博鳌
  • 张化桥:咱们为什么都爱发改委
  • 杨涛:利率市场化需要深层解读
  • 姚树洁:国家从地产获利过多
  • 李伟民:规避新国五条 假离婚难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