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靠什么创新求生

2013年04月07日 10:32  《中国商界》杂志 

  周勇

  作者系上海商学院教授

  从3·15曝光的不良产品与无良商业行为来看,不仅小商人在蒙顾客,全球著名品牌公司也在尽享中国市场的“红利”,规制的不健全,执法的随意性,顾客的软弱,都被无良商人利用,作为赚取超额利润的手段。

  日前我也感受到这方面的无奈。到两家连锁店,感觉像一个规范而缺乏弹性的“塑料机构”。

  一家是大型综合超市,用会员积分换礼品,必须出示身份证。我说,报身份证号码不行吗?服务员说,公司这样规定的,我也没办法。乘高铁如果忘带身份证,到铁路警署,只要能报出身份证号码尚可获取一张取票凭证到窗口取票,难道连锁公司的服务规则比铁路公安还严格?!为什么不可以给服务人员一点授权,让他们根据顾客的特殊需求提供一些便利服务呢!

  另一家是上海宜家。买了一个“马尔姆4屉柜”,安装以后发现,板材没有封闭,内层裸露在外,气味刺鼻难闻,通风处放置一周,仍未消除异味,便向该公司官网投诉。客服反应迅速,先邮件后电话,话术温和,看似规范,但对质量问题始终保持缄默。当我表示要向有关部门投诉后,才答应上门办理退货。真可谓是“蜡烛”,不点不亮!但仍然不肯退款,一再强调上门服务只退购物卡,如要退款可到店面办理手续。不管商家是否有意所为,我作为顾客,只感受到:商家步步为营,对质量问题漠不关心,对商品退调层层设置障碍,这是一种以自身利益为核心的服务思路。

  古人曰:先义后利,不言利而利自生!这些商家如果有丁点古人的经商道义,也不至于我用文字来表达对此类服务的不满。实际上大部分顾客嫌麻烦而不愿意与他们啰嗦。是什么使他们变得表面温情,实则傲慢?

  在创新转型的大背景下,如果商家仍然不把顾客放在眼里,道貌岸然,自以为是,藐视顾客,漠视问题,后果一定会越来越严重。

  我以为,当下我国零售业最大的创新就是要换脑子,变思路,转视角。从顾客的视角看问题,用顾客的感受变思路,把规范服务提升到温馨服务,用适当授权激活每一位服务人员的热情,去感化顾客,拉近与顾客的距离。这是服务创新的“不二法门”。

  有了这个基本点,我们才可以谈具体的创新之道。大致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思考:

  1.硬创新:技术改变生活

  纵观百年零售,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与技术相关。欧尚将“智能导购机”安装在购物车把手上,实现了消费全程的“伴随服务”,消费者能够随时随地主动获取所需信息,查看购物清单与金额,并自行操作结算。智能设备的广泛使用有可能实现店商人力成本的大幅度下降,顾客体验的提升,以及管理水平的飞跃。沃尔玛实验室收购移动开发商Small,致力于沃尔玛的移动客户端技术的开发,展示了未来零售业的一个重要趋势:无论线上线下,移动化将会在购物方式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技术的点滴创新,如今如涓涓溪流,最终比将海纳百川,波涛汹涌,推进零售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未来世界。

  2.软创新:服务营造欢乐

  上海便利店正在从“迷你超市”转向“时尚驿站”。深蓝的柯南罗森LAWSON作为动漫主题店,装饰出自“柯南”片中的人物形象和著名场景。瞄准特定人群开设主题店是追求差异化的有益探索,日本的营销思路能否着地,消费者是裁判。新版快客便利,呈现出高端化趋势。2011年5月,快客在四川北路开出第一家高端店,至今已开出近20家高端店,预计2013年将达到50家高端店。据公司介绍,高端快客便利主要有三个特色。一是除了保留传统的经营商品之外大量的引入新鲜的即食品,现场制作的商品(咖啡机、油炸机、豆浆机、雪泥机、冰激凌机)即食品的占比将近30%,达到一流便利店的水准。二是进口商品汇聚,吸引了更多年轻、时尚消费群体的关注。在进口商品的选品上更是借助联华股份总部集采的规模优势,商品更新率快,品种繁多。每店可根据商圈特性选择独有的进口商品,这在便利店中是非常少见的,琳琅的商品给消费者以极大的满足感。三是服务类项目由原来的功能性逐步上升为一个重要的衍生商品,已经设想在高端门店设立金融理财自助专区,以满足白领全天候对金融理财的需求。最根本的顾客感受、品类结构、服务水平有重大转变,注重热食产品,适应了城市型便利店的消费者新需求,贵在调理好消费者的胃口。

  零售正在超越商品供商的角色,越来越像“娱乐产业”,给人关怀、质感、适意、惊喜,那是感官的享受与内心的愉悦!若想成为这样的零售商,就要像“信誉楼”那样讲诚信,就应该像“兴隆大家庭”那样培育零售技艺,让零售回归手艺人的本质,就应该像“胖东来”那样关爱员工。先有员工快乐,才有顾客欢乐!

  3. 跨界营销:做供应链链主

  为了更充分地利用资源,更广泛地服务顾客,实现更大的收益,零售商始终存在“商品攀升”的冲动。如广州的天天洗衣、祐驿站的020模式、滨江中南动漫主题购物中心、苏宁的云商等,都是跨界营销提升业绩的实例。苏宁“超电器化”转型,“苏宁EXPO超级店”使其产品线再次实现了“大跃进”。这对零售商而言是一种跨界营销,利用信息平台与移动客户端,产品线可以无限扩展,成功与否取决于两条:第一,你的平台能否被顾客认可,这需要传播能力;第二,你能否吸引产品供应商与服务供应商,这需要供应链组织能力。对顾客而言是一种购物的融合体验,会渐渐改变传统的购物方式与购物习惯。

  4.绿色营销:做可信任的商人

  面对苹果公司“换手机不换后盖”的做法,人门感叹:为什么中国的消费者会低人一等?但愿苹果缺的那一块不是良心。消费者面对德性“有缺口”的企业,越来越谨慎消费,绿色、安全、健康、便利,以及相应的品牌,备受消费者关注,在信任的品牌之间作出选择时,消费者会更关注情感体验与附加价值。所以,绿色营销,不仅仅是使用绿色能源、节能减排、绿色安全、资源再生利用等问题,更是一个商家能否“守法、守道、守信”的问题,是一个如何取信于消费者的问题。做一个可信任的商人,这是创新的根本所在。

  5.管理创新:如何改变被管理者

  上述这一切,最终还需要凭借有效的管理接上地气,为创新活动提供正能量。老板们试图感化那些一转身就会投机取巧的员工,但直到退休,都没有办法改变他们。如此看来,在中国“无为而治”压根就是圣人们的幻想!有些老板不得已用了一种办法:骂人!两个口拉车也许会更有力。是民族的劣根性还是我们的管理方法出了问题?管理是要加强管制还是通过感化使人们更自觉、更文明、更有底线?什么时候我们的高铁也能不检票进站,管理就变得简单了,这样的管理也自然更有效率。技术与严规使人的行为时刻处于受控状态,这在当前是必须的,因为人的良心与道德在当下已变得十分脆弱,很难经受金钱与利益的诱惑。在受控中养成良好习惯以后,就可以减少管制,前提是诚信与守则意识的培育。

  创新源于顾客,创新服务顾客。这是零售创新的核心。技术、服务、营销、环保与管理,则是零售创新的途径或支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独家策划:全国H7N9确诊地图(实时更新)
  • 体育中超-韩鹏绝杀鲁能2-1斩4连胜 视频
  • 娱乐三亚盛筵涉淫爆料人致歉:不在现场纯转发
  • 财经专家称老百姓钱存银行会缩水回报率太低
  • 科技计算机学会:运营商对微信涉嫌双重收费
  • 博客靖江拘律师案应公开细节 H7N9可怕吗?
  • 读书<养生堂>专家于康教授力作:你吃对了吗
  • 教育高中防男女交往:须5人在场地方明亮(图)
  • 育儿跟汤唯学习准妈妈的唯美穿衣法(组图)
  • 宋文洲:破产丧钟为谁鸣?
  • 金岩石:性感产业是城市灵魂
  • 赵伟:美国经济依然引领全球
  • 陈敬东:房产制度将会形成夫妻关系契约制
  • 张明:日本央行破釜沉舟能成功吗
  • 白明:从十个不仅与而且看博鳌
  • 张化桥:咱们为什么都爱发改委
  • 杨涛:利率市场化需要深层解读
  • 姚树洁:国家从地产获利过多
  • 李伟民:规避新国五条 假离婚难成立